我与做人──一個大學生的心路(五)

“從心欲而不逾矩”──自由境界
行者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8日訊】“自由”如果是被作為一种做人理想的話,那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和境界。

從中學到現在我一直習慣于生活中的自由自在,想到了就去做,并努力做得最好;若是被勉強,我做的也許也不差,但那會是很難過的事情。有個同學說他喜歡無牽無挂地隨時發動自己的熱情,我覺得這話說的棒極了!大二的時候,与讀書小組的朋友們研讀了胡平的《論出版自由》,于是關注思想上的自由了。對于理性的頭腦來說,自由涉獵是通向真理的先決條件,真理不是自我封閉的、自我標榜的,而是在廣采博收地比較、批判、吸收和實踐的檢驗中成長壯大起來的。因而,僵化、封閉和自負是認識真理的大敵,而對思想自由的扼殺就是對真理的扼殺!一個追求真理的人,首先要樹立堅守自由的信念和沖破束縛的勇气。

三年級時選修了《中國倫理思想史》,又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沐浴,引出了人格自由的主題。

如果說西方人所崇尚的自由更注重人的外在的話;那么中國傳統文化的先哲們所論的自由就是一种內向的,注重通過人的內心修煉而達到的境界。其中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中都涉及到這一內涵,且有很大的相通之處。

《中庸》中論及:宇宙中存在著的和諧也就是一個人內心的和諧,及天道,因而可以做到天人合一。君子通過自我修習,感悟天道,与天地、他人、家庭及其本性達到和諧,他便獲得了內心的平和。不管社會或私人生活發生什么樣的變故,他都能自覺地采取居中的立場,而不受制其中而拋棄均衡,這也就是達到了“中庸”。于是他便通曉并具有了道的力量。這里的“中庸”便是一种自由的境界。而勤篤的修習可以使人發現天道。

以老庄為代表的道家更是賦予了“道”以神秘的色彩。它是一种不可言的先于天地万物的一种永恒,它不可改變,充盈于万物之中。人只有隨時隨地使自身与道同一,才能超常平靜地看待一切紛擾而獲得心靈的自由。我始終認為,在老庄哲學中雖不是主旨,卻最具价值,意味無窮的一點是“刀不斷水,水滴石穿”所謂“以柔克剛”的思想,而“柔”的力量直接來源于對“道”的感悟与獲得。

這些東西雖然有點懸乎,卻堪稱中國几千年智慧的積淀和精華。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欲,不逾矩。”這里的隨心所欲而做,卻不會超出任何規矩便是一种真正的自由境界。四年的大學,現在回想起來,我便有一种自由的感覺。凡是有益于我發展的事,只要我想到了,就能做到,而且一定是健康的、向上的、為師長朋友贊許的。

道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你把視野同更高的道合一起來,你便會感到豁然徹悟的喜悅和廣闊。通向自由的道路,任何一家之說都是通過自我的修省,對于我來說就是學与思而獲取智慧。一個人只有不斷地把外在的約束內化為本心的約束,進而成為一种自覺和良知,才能獲得“從心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這決不是可欲而不可及的幻境,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由你對即得自由的感悟向更高境界的邁進!我總是覺得在做人上,人的差別是很大的。為什么有些人能那么游刃有余而且強有力地影響他人?那便是他与天道、別人、家庭及其本性達到了更高超的和諧之故吧。大學,我體會最深的是,達到這种和諧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放自我,省思自我!

此時此刻,我心中充滿感激,這塊我播种了四年的土地,所有給我引領、讓我豁然打開的人們。同時,我也自信,我完全可以憑借自己自由的探索而找到足夠正确的道路!

**************************
常听人說做人難啊,做好人更難呀之類的話,其實我倒覺得事實并非如此。任何事對于樂此不疲的追求者來說都遠沒有那么痛苦和艱難!相反,失掉這种追求才是最痛苦的事情。有一句話說得不錯:把愛与真相結合,堅強与永久的熱情相結合,深邃的思想与永在的童心相結合,一個人具備了這三种結合中的一种,他便不?陘@位真正的朋友,一位成熟的人。

和自己做了這么一次談話,便覺得輕松了許多,開闊了許多,也壯實了許多。我很少怀舊,我喜歡把它們整理好,珍藏起來,然后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嶄新的天地中去!

最后,我想就以汪國真的兩句詩作為結束吧:

我不去想未來是坎坷還是泥泞,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中!(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我与做人──一個大學生的心路(四) (4/17/2002)    
  • 我与做人──一個大學生的心路(三) (4/16/2002)    
  • 警察自述心路歷程 (4/15/2002)    
  • 我与做人—一個大學生的心路(二) (4/14/2002)    
  • 我与做人――一个大学生的心路(一) (4/12/2002)    
  • 【紀元專欄】沈默: 中共的新統戰伎倆可以休矣 (3/5/2002)    
  • 科龍營銷副總裁31日離任 (1/29/2002)    
  • 為了娶四個妻子 美籍塔兵追隨塔利班 (1/27/2002)    
  • 美籍塔利班士兵追隨塔利班 据傳是為了娶四個妻子 (1/27/2002)    
  • 毛阿敏的故事–兩度企圖自殺國外流浪 (1/14/2002)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手毛阿敏昨晚亮相鳳凰衛視《魯豫有約》談話節目。面對陳魯豫親切直白的提問,這位歌壇大姐大首度公開披露兩次稅案風波的前因后果、四年國外流浪生涯的辛酸史以及兩度企圖自殺的心路歷程。羊城晚報消息﹐面對鏡頭的她,多次落淚。
    • 美籍塔利班戰士沃克被美軍俘獲后,有關他投向塔利班的心路歷程備受關注,他曾就讀的巴基斯坦回族學校校長伊爾泰馬斯表示,沃克在校期間已顯出自己崇敬塔利班,并有意像不少回教徒一樣娶四名妻子。
    • 美籍塔利班戰士沃克被美軍俘獲后,有關他投向塔利班的心路歷程備受關注,他曾就讀的巴基斯坦回族學校校長表示,沃克在校期間已顯出自己崇敬塔利班,并有意像不少回教徒一樣娶四名妻子。
    • 廣州日報編者按 屈雲波是中國家電界中“空降兵”的代表人物,幾乎是從他前年3月開始進入科龍,就已流傳各種離開的版本。業內外對沒有家電行業實戰背景的他能否駕馭科龍營銷戰車,一度持懷疑態度。在科龍營銷副總裁的位置上呆了2年,關於他辭別科龍的傳聞就傳了2年。但事實證明都是流言。直到昨天下午,傳言成真,他親口向本報記者證實,他確實於去年10月30日遞交辭職報告,並將於1月31日正式離開科龍,離開之前,他向本報記者坦陳了兩年來在科龍的心路歷程。
    • 中共在統戰國民黨的時候不妨向彼學一些從威權政治步向民主政治的經驗,聽一下百年老店和平移交 政權的心路歷程,取一些列寧党和平轉型和如何學著做一個反對黨,以重新嬴得民心的真經始爲上策,不要到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時才悔不當初起來。
    • 每个人都是一个不断展开的主题,直到你生命的尽头。大学四年当然是这一主题中极为重要的一段,那么当这一段即将成为记忆与历史的时候,无论如何是应该给自己作个结的。
    • 前不久,翻閱報紙的時候,突然看到路遙去世了。這位以《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震憾了千万人的心,并贏得了茅盾文學獎的作家,這么早就去世了,我不由得非常難過,因為他以生命寫成的《平凡的世界》。他的“孫少平”。曾經多么深刻地影響了我,直到今天。
    • 三年級的暑假在學校讀輔修專業的時候,我對愛因斯坦發生了興趣,當時是為了尋求對科學的深刻理解──科學的魅力在哪里?什么是真正的科學精神?我讀了一些這位科學巨匠本人的以及評价他的文章,領悟到了許多東西。
    • 我很喜歡看根据名著拍成的電影。三年級的時候,看了《悲慘世界》,受到了很大的啟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