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放膽文章拼命酒

曹長青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3日訊】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一位重要報人,著名的新聞學府、座落在紐約曼哈頓北端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就是以普利策基金創辦的,在這個新聞學院門口,至今還矗立著普利策的全身銅像。

美國有兩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新聞學府,一個是密蘇里新聞學院,它設立博士學位,主要培養理論及研究人才;美國很多新聞學教授就出於這個學府。另一個就是哥大新聞學院,它僅設新聞碩士學位(近年剛開始和哥大文理學院聯合招收傳播學博士生),主要培養實幹家,美國很多大報記者,都是這個學院的畢業生。由於哥大新聞學院和普利策獎均由普利策基金創辦,所以每年四月在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頒發這個在美國新聞界享有最高權威的普利策獎。

獲今年評論獎的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48歲的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這是他第三次獲得這項榮譽。

美國現有1,500多家日報,上萬家雜誌,幾十萬新聞從業人員,可謂人才濟濟,天外有天,能獲得一個普利策獎已屬幸運,獲得兩次已經少見,像前《紐約時報》老牌專欄作家、並在哥大和哈佛兩家法學院擔任客座教授講授憲法第一修正案(關於新聞和言論自由)、今年74歲的安東尼.路易斯(Anthony Lewis),才得過兩次。

弗里德曼1954年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首府明尼安那波利斯,先在一家小報做任記者,因文筆好,後被《紐約時報》挖去,派駐黎巴嫩做採訪主任,專事報道中東問題。弗里德曼反應快,文字生動,吸引力強,他前兩次獲得普利策獎(1983和1988),都是因為出色地報道了中東問題。他成了這方面的專家,1989年他撰寫的有關中東問題的專著《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不僅成為研究中東問題的必讀書之一,而且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在這部作品中,他用新聞記者的簡潔、通俗、清晰的語言介紹了中東問題的來龍去脈。其背景資料介紹之清晰、實地採訪內容之豐富、深入淺出的推理之令人信服,都是我所見過的最好的新聞教材,難怪這部作品獲得了1989年的全美圖書獎。它非常值得任何關注中東問題、尤其是新聞記者閱讀。

在新科技紅火的九十年代後期,他被從中東調回紐約,派去專門報道華爾街股票市場,結果使他進入經濟領域。1999年他寫新科技經濟的專著《名牌車和橄欖樹》(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一出版就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書中名牌車體現新科技,橄欖樹代表阻礙全球化的落後村落,主要論證了新科技的偉大前景,以及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該書除了保持他前一部作品的豐富的第一手採訪資料、文字清晰、簡潔等風格之外,更增加了風趣幽默,把複雜的經濟問題用淺顯的例子講明,不僅成為一部雅俗共賞的讀物,同樣也是一本很好的新聞教課書。讀者會在閱讀時經常為他的聰明和妙筆而每每拍案叫絕。在經濟越來越左右世界局勢的今天,經濟知識的空白往往會導致對其他問題看法的偏頗,弗里德曼這部作品可以作為新聞記者和普通讀者瞭解新經濟和其對世界影響的入門讀物。它絕不乏味。

今天巴以沖突加劇,弗里德曼作為中東問題專家,每次從中東回來,都被美國公共電視台(PBS)邀去做一個電視評論。他在911之後寫的專欄文章,幾乎全部都是關於反恐和中東問題。所以他的專欄成為新聞界、學界和一般讀者最為關注的觀點之一。他的分析多建立在第一手採訪資料之上,以事實和道理服人,所以他的多數觀點同時被左派民主黨和右翼共和黨所接受。他的確是應該獲得今年普利策評論獎的第一人選。普利策獎董事會表示,弗里德曼獲獎,因為他關於反恐和中東問題的評論“是建立在大量新聞報道基礎上,具有清晰的視野”。

弗里德曼對中東問題的主要看法簡單說有兩個﹕一是他認為以色列應該還給巴勒斯坦人土地;巴勒斯坦應該承認以色列的存在權利,雙方和平共存。他認為現在巴以雙方都越了“線”﹕以色列右翼強硬派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築屯墾區,想永遠佔領這些土地,越過了聯合國劃分的邊界線;巴勒斯坦人則長期不給以色列人安全感,使他們不敢撤軍;最近又使用自殺炸彈等恐怖主義手段,越過了人類最基本的道義底線。

他的另一個觀點是,巴勒斯坦人沒有產生真正的領袖,從1969年就出任巴解主席(迄今已當了33年,從無真正的選舉)的阿拉法特沒有政治遠見,本質上仍是個游擊隊長,這是中東問題處於僵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以兩本報道新聞為主的作品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獲全國圖書獎、並三次獲得普利策獎,在美國還沒聽說有第二個人。這當然是由於他的智慧和勤奮,但更由於美國的新聞自由制度,他可以口無遮攔,怎么寫,怎么說,怎么評論,都沒有任何麻煩。中國俗語說“放膽文章拼命酒”,就是指只有在最盡興的狀態才能喝成酒中仙,才能寫出美妙的文章。這個“放膽”的基礎就是自由,而“美是自由的象徵”。(自由亞洲電台評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紀元專欄】曹長青:親共反美的美洲總統下台 (4/13/2002)    
  • 曹長青:拉丁美洲的民主和新聞自由 (4/9/2002)    
  • 曹長青:布什訪問北京和中美較量 (3/2/2002)    
  • 曹長青: 土耳其挑戰亨廷頓 (2/27/2002)    
  • 曹長青﹕當我的同行被謀殺 (2/27/2002)    
  • 曹長青﹕誰妖魔化中國 (2/23/2002)    
  • 曹長青﹕再見,朱利安尼! (1/2/2002)
  • 相關新聞
    曹長青﹕再見,朱利安尼!
    曹長青﹕誰妖魔化中國
    曹長青﹕當我的同行被謀殺
    曹長青: 土耳其挑戰亨廷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