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飯后養生談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4日訊】老年人不僅要吃飽、吃好,而且還要吃得科學。然而,人們普遍忽視了進食后的養生保健,從而影響飲食的效果,甚至危害健康。現介紹几則古人的食后養生法:

食后手摩腹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曾說:“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畢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有益于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為一种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傳入大腦,有益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和發揮,有益于健身防病。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臍部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食后慢慢走 《攝養枕中方》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食后慢步行,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益于人體健康。但食后不可急步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不可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否則會給健康帶來不利。

食后賞音樂 古人說:“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柔和輕快的音樂,乃至賞心悅目的環境,都可以作為一种良性刺激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与此相反,喧鬧噪雜的聲音、強烈激昂的節奏、混亂不堪的環境、污濁難聞的气味,毫無疑問會對情緒和食欲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食后欣賞輕柔明快、美妙動人的樂曲,對人體大有裨益。

食后須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濕潤度和清洁固齒,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還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齒的疾病,保護好口腔和牙齒,有益于增進食欲和幫助消化吸收。如此,老年人就會感覺吃得香、身體好,就能健康長壽。

(健康時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春季的合理飲食
最佳養生食品
古人飲食養生十經
《紅樓夢》中的捶背療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