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推翻共產專制后的波蘭

曹長青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1日訊】如果你去歐洲,問哪個國家首腦最親美,答案不是美國的最親密盟友 英國的首相布萊爾,也不是那位名言為“不管美國主張什么我都贊成,即 使還不知道美國要說什么”的意大利右翼總理貝盧斯科尼,而是波蘭總統 亞歷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Aleksander Kwasniewski)。這位親美派總 統7月16日抵華盛頓訪問了三天,被人稱為和布什總統度了“三天蜜月”。   

布什總統為這位波蘭元首舉行了隆重的國宴和歡迎儀式,并陪同這位 “波蘭知己”一起乘坐空軍一號總統座机前往密西根州。在歡迎午宴上, 國務卿鮑威爾稱贊波蘭是歐洲捍衛自由的重要力量;布什和波蘭總統會談 后發表的聯合公報說,美國和波蘭有“深厚友誼”,是“緊密盟友”。《 華盛頓時報》報道說,這位波蘭總統不僅完全同意美國的全球反恐政策, 并且使用的語言都和布什一樣,也是用“邪惡”來指那些共產政權和中東 的流氓國家。   

布什總統如此隆重接待波蘭總統,不僅因為他是歐洲國家中最支持美 國強勢外交政策的領袖,更因為波蘭是東歐最早挑戰共產專制,并成功地走向民主和市場經濟的樣板。   

克瓦希涅夫斯基在6年前擊敗波蘭首位民選總統、前團結工會主席瓦文 薩而當選總統。由于克瓦希涅夫斯基是前共產党人,當時人們對他還有些 擔心。1996年我曾到波蘭采訪,回到美國后曾撰文介紹說,波蘭不會倒退 ,因為克瓦希涅夫斯基在競選時就宣稱:“共產主義時代已經死亡并被埋 葬。”曾為前波蘭國防部長做助理的普拉塔斯(Arkadiusz Protas)在華 沙對我說,雖然前共產党人當選上了波蘭總統,但他的政見和瓦文薩几乎 一樣。  

波蘭第二大報《Rzeczpospolita》總編輯盧卡西維奇(Maciej Lukasiewicz )17日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說,在開始的時候他也有點擔懮,畢竟克瓦 希涅夫斯基是前共產党人,而且競選時是“民主左翼聯盟”的候選人。但 6年過去了,這位波蘭大報總編說,“在波蘭從共產主義向公民社會的轉型 過程中,沒有誰比克瓦希涅夫斯基這位現任總統扮演的角色更大。他現在 是波蘭最受歡迎的政治家。”   

在這位親美派總統領導下,1999年波蘭和捷克、匈牙利一起加入北約 (北約擴為19個成員);根据目前的進度,專家預測,波蘭將會在2004年 加入歐盟,從而完全融入歐洲,成為西方的一員。   

除了走向民主,融入歐洲,波蘭的經濟改革也是世界出名的,尤其在 中國知識人中間曾引起爭議,因為他們在俄國之前率先使用了“震蕩療法 ”,即把國營企業一次性賣給私人,一次到位地私有化。當時為波蘭的這 种改革做顧問的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賽克斯曾形象地比喻說,這就像一個 人跨越壕溝,只有運足力气一大步沖過去,如果用兩小步,一定會掉在溝 里。   

波蘭的震蕩療法,如同快刀斬亂麻,或像動大手術割去癌瘤,雖然短 期劇痛而衰弱,但恢复過來,才有健康的前景。普拉塔斯在華沙接受我采 訪時說,“震蕩療法”給波蘭經濟帶來活力,波蘭多數企業迅速實現了私 有化,經濟一直穩步成長,1995年的經濟成長率達到6.5%,使波蘭成為東 歐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克瓦希涅夫斯基總統17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文 章介紹說,12年前的波蘭,70%的產品是國有企業生產的,現在正好反過 來了,70%以上的產品來自私營企業;在1990年時,波蘭的主要出口是向 東歐市場,現在波蘭70%以上的經貿是和歐盟市場;波蘭現有200万中小企 業;外國投資達500億美元。   除了政治民主和經濟私有化,波蘭更令人矚目的是新聞自由的擴大, 言論自由的保障。當年我在華沙中心火車站的報亭,就看到李志綏的《毛 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被擺在顯著位置。當地的記者朋友告訴我,這本書 的波蘭文出版后竟登上了波蘭全國暢銷書榜的榜首。   最讓波蘭新聞界自豪的是,他們有一張被譽為“波蘭的《紐約時報》 ”的嚴肅報紙《新聞報》(Gazeta),并是波蘭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在該 報的總部大樓,副總編輯培斯維奇(Piotr Pacewicz)告訴我,《新聞報 》周日發行50万份,周末達70万份。在只有3,700万人口的波蘭,能達到這 個發行量是令人惊奇的。美國人口近三億,鼎鼎大名的《紐約時報》周日 發行量才80多万份,周末約150多万份。   

《新聞報》的波蘭文全名是《Gazeta Wyborcza》,意思是《選舉期間 的新聞》。培斯維奇向我解釋說,因為這張報紙是在1989年6月波蘭全國大 選期間正式公開發行的。在這之前,它是一張地下周報,1982年由10名持 不同政見的知識份子創辦,秘密發行。現在《新聞報》的總編輯、副總編 輯和主要編輯記者都是前持不同政見者,是當年辦地下報紙的主力。   

波蘭知識份子不是像中國自由派知識人那樣,絞盡腦汁在體制內和當 局打“擦邊球”,而且站到共產党對立面,像當年抵抗納粹一樣從事地下 反抗運動。這一點我在采訪華沙的“赫爾辛基人權基金會”時更有感触。 該基金會的干事考茲埃特(Adam Koziet)向我介紹說,在共產党執政時, 這個基金會就在地下成立,20名發起人中有記者,醫生,法官、物理學家 ,法學教授,還有當年反抗納粹的英雄等,基金會成員90%是持不同政見 者。他們向國際社會揭露共產波蘭的黑暗,譴責當局踐踏人權。在共產党 倒台后,這個基金會才由地下轉入公開。   

當我提到中國流亡者中有人認為是中國的八九民運和天安門屠殺推動了東歐的劇變時,考茲埃特對此沒有正面回答,他說,1989年“六四”那 天,正好是波蘭全國大選,波蘭人第一次享受投票選舉的時刻,卻听到北 京正在屠殺,心情極為痛苦和感慨。“那天有几千人投票后去了中國領館 前示威抗議。”不言而喻,在中國人還不相信共產党會屠殺的時候,波蘭 人民已經開始用選票埋葬共產党了。原因就是這樣簡單:在中國知識份子 先是感激涕零鄧小平的改革,繼而千呼万喚胡耀邦、趙紫陽時,波蘭知識 份子們卻在用地下報刊和地下組織傳播從根本上結束共產党統治的聲音。   

克瓦希涅夫斯基總統另一個令人矚目的舉動是,他將使用否決權,來捍衛波蘭的新聞自由。由于左翼議員在國會是多數,尤其是波蘭左派總理 米勒(Leszek Miller)一直想限制《新聞報》媒體集團的發展和擴大,因 為它不僅發行量大,倡言改革和西方化,而且這家媒體集團准備購買電視 台。米勒和他的左派國會同志提出議案,禁止報紙集團同時擁有電視台。 克瓦希涅夫斯基已公開表示,如果國會通過這個議案,他將使用總統否決 權。   波蘭左派總理的另一個舉動是,對獨立的波蘭“貨幣政策委員會”設 限,而這個委員會的主席是波蘭“國家銀行”行長,并是把波蘭經濟帶出 公有制的“震蕩療法”的設計師。波蘭第二大報《Rzeczpospolita》的總 編輯盧卡西維奇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文章說,“對于這些不民主的 行為,唯一有效的路障,將是克瓦希涅夫斯基總統的否決權。而他已公開 宣布,准備這樣做。”這位報人在文中感嘆說,克瓦希涅夫斯基的這些行 動,“不僅是站起來反對他以前的共產同志,而且在為波蘭做出關鍵性的 選擇。”   

當年在波蘭采訪國防部長助理普拉塔斯時,我曾讓他比較一下“先政 改、后經改”的“波蘭模式”和中國的“先經濟改革,以后政治改革”模 式的利弊,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波蘭的模式已被實踐證明是成功的。我 們的民主政治不僅穩定,經濟也穩步成長,人民享受著言論自由和新聞自 由。”普拉塔斯最后的結論是,“我無法評价中國模式,因為它還談不上 是一個模式,因為中國至今還沒有進行政治改革。我們無法知道它是否進 行政治改革。而且經濟改革并不意味著自動的政治改革。”   

正是由于對共產主義制度之惡劣的深刻體驗和理解,波蘭總統克瓦希 涅夫斯基才比任何其他沒有經過共產社會的西方國家首腦更加親美,因為 他清楚美國式的資本主義和民主體制才是目前人類的歷史和經驗已經證明 的最可行的道路。

2002年7月18日於紐約(多維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曹長青:“泰坦尼克號”重建再次起航——紀念泰坦尼克號海難90週年(4之1)
曹長青: “泰坦尼克熱”之謎——紀念泰坦尼克號海難90週年(4之2)
曹長青: 永不沉沒的人性輝煌——紀念泰坦尼克號海難90週年(4之3)
【紀元專欄】曹長青: 被貧窮致殘的中國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