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 一棵最挺拔的树

罗西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6日讯】大二的时候,曾有一次午夜时分,我独自一人站在闽江大桥上临风,望月,沉思。有个拄拐的老人迟疑地向我走来,非常婉转地询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想不开……我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便用幽默安慰这位好心的老人:“谢谢你,我不会游泳,所以不会干蠢事的!”他有点不好意思,说:“对不起,我看到了,就不能不过问,要不,我会不安的……”

  在公车上,曾见过一位长相“困难”的女生,给一位老奶奶让座,老奶奶冷漠地理所当然地坐下。快下车时,我特地挤到那位女生身边,真诚地说:“谢谢你!”看到别人的善良,我有责任让对方明白我的感动与感激。

  有天中午,8岁的女儿给我打电话,语气焦急地说,她在街头发现路灯都亮着,这多浪费呵,可是,路灯的开关在哪儿?该向谁报告这事?我当即表扬了她,这种公德心,弥足珍贵。女儿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也是班里的周五值日班长,有次问她该怎么做好班长,她说,在黑板上登记上课“讲话”的同学,还有把好人好事记下来,交给班主任……不过,她喜欢后者,至于前者,又不能不管,因为“明明自己看到了”,总不能睁眼说瞎话!我满心欢喜,女儿有一颗激情生动的心,要不她怎么会看见彩虹时,给电视台打电话要求赶快“现场直播”,多么美丽可爱的建议呵!

  如果爱心是这个世界美妙的花朵,责任心则是这个世界最挺拔的树,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美好而有力的支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南方网7月9日报道﹐一位登山者遇到暴风雪﹐正当他寻求自救之时﹐碰到一个冻僵的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决定放弃继续前行﹐转而救助他人。“也许不是人人都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选择﹖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就是今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
                     
  • 大学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深圳一家公司,刚到公司的那段日子,由于我所在的车间刚成立,机器设备还不齐全,所以经常干干停停。
  • 那年秋天,揣着一张普通大学的本科毕业证,她跟着一群硕士和博士去竞争某跨国公司的两个驻外营销员职位。几番考试下来,她已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综合实力的确逊色于同去的许多对手,成功之门不可能向自己敞开了。
  • 有人问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这么活着觉得痛苦吗?”盲人回答:“我痛苦干什么?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下肢瘫痪者相比,我能行走;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之所以能活得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美好。”
  • 考上高中后我从乡下到城里寄宿读书,城里的学生很有钱,成绩也很好,因而我总是很自卑,上课老师提问时城里学生都抢着回答,我却从不抬头也几乎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我的物理基础很差,物理课上教师几乎每堂课都要提问,但很少叫坐在后排的我回答问题。
  • 我在美读书时,我的室友是日本人,她有一颗珍珠是她母亲在她离开日本赴美求学时给她的。她们家世代采珠,在她离家前,她母亲郑重的把她叫到一旁,给她这颗珍珠,告诉她说:“当女工把沙子放进牡蛎的壳内时,牡蛎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牡蛎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牡蛎开始把它的精力营养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来。当沙子裹上牡蛎的外衣时,牡蛎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的牡蛎成分越多,牡蛎越把它当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
  • 在电子邮件上收到朋友转寄的两则故事,觉得很是有趣。
  • 古人向以来以忠诚老实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道德准则,作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卡耐基对此亦深有体会,一次,他在亲眼看见一个年轻人力车夫的忠厚。
  • 老田住在偏僻的乡村,而他却在城里某公司工作。近来,他老婆快生小孩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