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華:向不當節目主持人說NO

張錦華/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

人氣 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7日訊】近年來台灣的綜藝節目在惡性競爭下,主持人承繼早期台灣社會的牛肉場文化風格,以低俗、損人的話語來消遣來賓為樂,特別是女性來賓。於是台灣演藝圈獨特的「虧人文化」就這樣誕生了:男主持人用不堪入耳、隱含性暗示的話語「虧」節目中的女星,而這些被虧的女星不是彷彿得到恩寵地故作愉悅,就是用同樣低俗的言語反虧回去。

甚至到後來,這些大牌主持人擔綱的綜藝節目紛紛推出少女清涼秀、兒童模仿秀,讓一群十幾歲,身材姣好的年輕女孩穿著清涼、勉強遮住三點的比基尼泳裝在節目上走秀亮相;或者找一票五、六歲的小朋友,穿著時髦、暴露的裝扮,模仿演藝明星唱歌跳舞。而主持人也用挑逗的、帶性暗示的雙關語言來訪問這些年輕女孩甚或小朋友,逗得現場及電視機前的觀眾曖昧的哈哈大笑。

尤有甚者,某些訪問脫口秀為了製造聳動話題,還特地邀請了檳榔西施、A片女星、情婦、援交的女孩來上節目,大家「猜猜看誰是狐狸精、誰是女公關」等。而吳宗憲(以及他的徒弟們)更是滿口黃腔地「虧」這些來賓,藉由貶損來賓的尊嚴製造笑點,逗人開心。

這種遊走道德及法律邊緣的節目內容,以及對女性輕佻、性騷擾式的主持風格終於引發抗議。

89年5月11日,中國時報記者唐湘龍在報刊上針對當時盛行各台的「兒童模仿秀」義正辭嚴地批評,痛責綜藝節目對於兒童的騷擾與敵意,造成一股社會的「集體戀童」與「幼齒崇拜」。

89年5月18日,名新聞人李豔秋,以「一個孩子的母親」角色召開記者會,指責某主持人充滿情色內容以及性暗示對話,不僅不適闔家觀賞,且讓人忍無可忍。她指出:「他可以觸怒任何人,但不要觸怒一位母親。」她並痛批:「做母親的要如何教小孩?」「文化已經到了下流的地步,真是向下沈淪!」

緊接著,學者投書民意論壇,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紛紛舉行座談會和公聽會,對綜藝節目亂象提出反省批判,歷經數月諸多反應及迴響,該主持人「天王」的收視率大跌一半以上。這次規模甚大的「反羶色腥」、「反牛肉場文化」的媒體監督運動,終於獲致初步成效。

然而要持續改善媒體,實需更多關心人倫、文化的有識之士,加入監督行列,相信如果這個社會有更多人重視人際之間的真誠、良善與互相尊重的價值,就越有可能改造當前的媒體文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綜藝大觀》面臨關門? 導演出面辟謠
亞宁婉拒采訪 戲稱自己是"燒鍋爐的"
劉德華淚眼頌母親 高唱「愛你一萬年」
韓東方反對中國返聯國勞工組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