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授:中共封城難堵病毒 防疫需尊重人權

人氣 3793

【大紀元2020年0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馨綜合報導)中共肺炎(俗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關注,美國對湖北發出最高級別旅行警告。武漢繼封城後再封區,整個湖北省幾乎都被封。阻止疫情蔓延靠封鎖能奏效嗎?美國專家認為,封城難以圍堵病毒,防疫需尊重人權。

許多中國公眾抱怨中共宣布的數字大大偏低,醫院醫生常常拒絕確診。

迄今為止,絕大多數病例和所有已確診的死亡都在中國,但在泰國,越南,新加坡,日本,韓國,台灣,尼泊爾,馬來西亞,法國、加拿大和美國也發現病例。

未來時態(Future Tense)是在線雜誌《石板》(Slate)、美國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和亞利桑那國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合作夥伴,致力於研究社會、新興技術和公共政策。

1月24日,《石板》雜誌網站刊登了由未來時態的亞利桑那國立大學公共衛生法律政策中心主任詹姆斯·G·小霍奇(JAMES G. HODGE JR.)教授和助理教授萊拉·巴拉薩(LEILA BARRAZA)撰寫的文章,該文指出,中共迄今為止的許多行動在遏制新近爆發的中共肺炎疫情方面,過於激進而無效。他們同時指出侵犯人權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相反,尊重法律規定,尊重人權才有希望共度難關。

世衛未宣布武漢疫情為國際緊急事件不明智

兩位教授在文中指出,鑑於自2002年以來成功控制了先前的冠狀病毒,例如SARS和MERS之後,現在人們可能會認為人類已經為應對這種類型威脅做好了全球準備。但是凱瑟琳·鮑爾斯(Catharine I. Paules)、希拉里·馬斯托(Hilary D. Marsto)和安東尼·福西(Anthony S. Fauci)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中寫道:「 (冠狀病毒)引起的又一次人類疾病暴發……突顯新興傳染病的長期挑戰以及持續防備的重要性。」

然而,這樣的當代人類挑戰似乎並沒有引起世界衛生組織、中共政府當局和其他國家領導人的重視。1月23日,在審核了所有現存的證據之後,世衛組織應急委員會投票反對宣布中共肺炎疫情屬於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即PHEIC。請求確認緊急狀態更像是一種政治姿態。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曾觸發了《國際衛生條例》的實施,該條例特別針對SARS的經驗教訓於2007年進行了更新。

儘管世衛組織「預計進一步國際輸出案例在任何國家都可能出現」,但還是做出了這一決定。根據隨後進行的重新審議,這樣的結論似乎並不明智,因為目前面臨的情況是: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沒有已知的治癒、治療方法或疫苗;死亡率已經接近4%。

武漢肺癌疫情的病例,為何從1月19日開始激增?(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共肺炎目前面臨的情況是: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沒有已知的治癒、治療方法或疫苗;死亡率已經接近4%。(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共侵犯人權 強制封城 另加恐嚇

或許是試圖避免重演2002年因SARS的不當處理和公然失實陳述而造成的全球崩潰,中共當局對武漢疫情大大加強了反應力度。然而,兩位教授認為,迄今為止,中共的許多措施過於激進,侵犯了人權,對遏制疫情毫無效果。

中共官員在武漢及其它多個被確定為病毒孵化和傳播溫床的城市建立了「防疫封鎖線 」,基本上阻止了數千萬人離開其管轄範圍。數千航班取消,同時也阻止外人進入。

滯留在武漢和其它地方的人們在其社區活動中受到進一步限制。那些有感染症狀的人正在淹沒當地醫院,醫院對他們進行入院篩查。數百名受感染的個人被隔離。十多名醫護人員在嘗試治療首發的病例時被感染。

更糟糕的是,中共媒體和其它消息來源對公共衛生威脅輕描淡寫。最近的中文廣播避免將病毒描繪為當下民眾的風險。社交媒體平台不僅幫助發布政府批准的虛假信息,而且還散佈有關該病毒的虛假謠言,以及對未能報告症狀的報復性措施的擔憂。一些中共官員採取了嚴厲措施來確保公共衛生合規。中共黨委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一則臨時帖子稱,任何故意在中國隱瞞疾病感染的人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支柱上」。

中共肺炎爆發,機場是各國首先注意的焦點。(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國際傳播加速 衛生干預需合法合理

兩位教授認為,各國會以史為鑒,儘管世衛不宣布武漢疫情屬於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一些國家仍將很快考慮限制進出中國的航班。

可以理解的是,諸如2019中共病毒之類的新興傳染病助長了公眾的憂慮,而政府過分激進的反應加劇了這種憂慮。兩位教授認為,在理想情況下,應基於特定的流行病學發現來採取公共衛生措施,可靠的干預措施應與由可靠擴散數據支持的實際風險直接掛鉤。誠然,當可用數據不完整或受到質疑時,部署公共衛生措施非常困難。

因此,國際衛生實體和國家或地區政府有時採取:
1)「安全」的決定,以避免政治爭議,例如,世衛組織不宣布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決定;或
2)高度限制性的措施,以限制公共衛生的影響,例如,中國城市隔離區/ 旅行限制。但是,事實是,這兩種方法都不可行。

兩位教授強調,起作用的是合法的、符合倫理的,並基於人權的干預,這種干預允許針對特定風險的公共衛生權力發揮效力,並鼓勵人們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自覺遵守法律,以達成共同的目標。

以確保安全航空旅行的公共衛生干預為例。毫無疑問,全球航班會帶來疾病傳播的風險。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經記錄了通過航空旅行傳入境內的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病例。肯定會有更多案例浮出水面。然而,從經濟上考慮,關閉航空旅行不是一種選擇,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也無濟於事。大多數乘客和機組人員都沒有感染該病毒的風險。

圖為2020年1月21日的北京地鐵站:中共肺炎令人們憂心忡忡。(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最佳民眾保護 須尊重人權

美國公共衛生部門並沒有像某些國家,包括中國,那樣在爆發之前就限製或禁止來自中國的航班,而是明智地對選擇的航班實施非侵襲性檢查工作,以評估乘客或機組人員的健康風險。

美國聯邦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最初於1月17日在美國3個機場(肯尼迪國際機場、洛杉磯國際機場、舊金山國際機場)啟動了針對中共病毒的增強篩查,此後不久又指定了另外兩個機場(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和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增強的篩查方法採用監視來跟蹤機場內絕大多數來自受病毒影響國家/地區乘客的潛在病例。這些乘客最初受到詢問,並在出口和入口點參與非侵襲性的體溫檢查。

在機場檢查之後,很少有人需要採取更具侵襲性的措施,例如檢疫和隔離。通過這些篩查措施實際上發現極少的乘客具有傳染性。

當世衛組織於2014年8月8日宣布關於西非埃博拉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時,傳播活躍的國家在國際機場進行了出境檢查。在塞拉利昂的弗裡敦國際機場,有166,242名乘客在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間接受了埃博拉病毒的出口篩查。發現十名乘客有潛在症狀;五人被拒絕旅行,因為他們感染了瘧疾和傷寒,但未感染埃博拉病毒。在2014年的爆發中,美國多家機場採用超過30天的入境篩查技術,未確認任何病例。

儘管對埃博拉和2019中共病毒等傳染病進行非侵襲式的有限機場篩查有效性存在質疑,但其合法性和實用性並未受到質疑。世衛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認為,這種篩查是全球應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高全球意識,阻止潛在的感染旅客上飛機,跟蹤和監視潛在病例,並使所有乘客對航空旅行的持續安全充滿信心。

兩位教授表示,實時響應是必須的,但是如果實時響應沒有正當理由而侵犯了人權,則就是不必要的。在與先前暴發的疫情一樣,保護民眾面對疫情的最佳方法是提供準確的數據,配合優秀的醫療科技,並尊重人權。◇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亞省拉響應對中共肺炎警報
中共肺炎失控! 「關心政治」或可救命
李靖宇:中共肺炎失控! 「關心政治」或可救命
中共肺炎迅速擴散 青海淪陷 確診首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