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雅句】中國文化中 禮樂對人有什麼影響

作者:雅蘭
明 仇英《春山吟賞圖 》軸 (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font print 人氣: 87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嘈雜與煩惱,雅蘭和您一同探尋中國傳統文化中身心安和之道。安和系列內容將分為三季:第一季「人與自然之和」(從第1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至第14集「中國園林」)第二季「人與人之和」(從第15集「人生短暫 選擇簡單」至今)第三季「人與心之和」

聽新聞:

(聽更多新聞請至「聽紀元」平台)

我們從四十二集《周公解夢》開始到上一期《君子無所爭》,分享的內容用六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古時稱為「六藝」,六藝對人心安頓起到什麼作用呢?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禮,中國文化中禮不僅僅是交往的禮節,還有更深的含義,中國文化中曾用禮來梳理人間秩序,這個禮又像法於上天,「禮承天道以治人情」,比如在時間上古人會根據日月的運轉制定曆法——黃曆,黃曆裡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古人順應自然節氣變化來安排一年中的農事生活,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再比如在空間上,紫微星居於天正中的位置,人們認為那是天帝所在的地方,紫微星所在的星區被稱為紫微宮,對應天上的紫微星,地上皇帝住的宮殿,唐朝的時候稱為紫微宮,明清的時候稱為紫禁城。

除了時空上人們像法天地,在社會制度的建立上,《周禮》裡把掌管社會各方面的官員分為六種,因為自然界裡有天地春夏秋冬,所以這六種官員被命名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隋唐的時候形成了六部的制度: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這六部的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六部就是來源於《周禮》中的六官。其中吏部對應天官,主管官員選拔考核;戶部對應地官,掌管百姓戶籍、土地管理等;禮部對應春官,主管祭祀;兵部對應夏官,主管軍事;處決犯人多在秋天,刑部對應秋官,主管司法;冬天農閒多工程,工部對應冬官,主管建造工程。

在社會制度安定下來之後,禮又用來梳理人與人之間的秩序,包括夫妻、父子、兄弟、朋友、君臣,還有人生當中的婚喪嫁娶等等,但是當這一切都井然有序的時候,人們也發現因為外在的長幼尊卑不同,人和人之間會因為這些區分變得疏離,如何讓人既有區分又能夠融合在一起呢,古人又創造了樂。

我們來看第二個——樂。在戰國時期曾侯乙的墓裡出土了一組編鐘,讓人們看到先秦時期的音樂,中國文化裡還有「士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人對音樂非常重視,會經常通過音樂來調整身心。

為什麼樂會如此重要呢?因為人天生就有各種情緒,比如喜、怒、哀、樂、恐、惡、欲。中國文化認為情緒和人身心的健康是對應的,哪一種情緒太過對人都會造成傷害,比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黃帝內經》)意思是:太過高興會傷心,太過憤怒會傷肝,太過思慮會傷脾胃,太過悲傷會傷肺,太過驚恐會傷腎。

正體字的「藥」和「樂」很相似,預示著音樂和藥是相通的,五行對五臟,音樂中的:宮、商、角、徵、羽,對應自然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對應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通過音樂的調節可以使人心達到中正平和的境界。

但是古時不是所有的音樂都可以稱為樂,音樂分為三種層級:聲、音、樂,凡是可以發出聲響的稱為聲,如流水聲、鳥鳴聲等;有節奏的聲稱為音;只有那些能夠淨化人心靈,提升人精神境界的音被稱為樂,這種樂也稱為德音雅樂。

為了讓人的心靈不至於迷失,在我們這次文明之初,先祖們便創制了一些德音雅樂,從黃帝、堯、舜到夏、商、周,一共六支樂舞,合稱六代舞,黃帝編制的樂舞是《雲門》,雲門也就是天門,相傳黃帝統領天下的時候,以雲為圖騰,黃帝時期的官員,多以「雲」來命名,比如:青雲氏、白雲氏、黑雲氏等等,「氏」最早指神明,黃帝創作的《雲門》,主要內容是歌頌掌管天空的各種神,也是喻示地上的人真正的故鄉,其實是來自白雲之上。

中國文化中好的音樂有融合人心、安頓人心的作用。但是不好的音樂,也會讓人追求慾望而迷失自我,這種音樂被稱為「靡靡之音」,不少君王因為喜歡這類音樂而導致亡國,比如周武王在討伐商紂王的時候,宣讀商紂王的罪狀,其中一條就是商紂王製作淫曲,取悅婦人,敗壞朝綱。

五千年的文明彈指一揮間,現在人們很難知道古時的德音雅樂了,現在的社會非常嘈雜,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音樂,但是人們很難找到真正淨化人心的音樂了,不管我們是為了個人身心安頓,還是為了給孩子尋找一個純淨的精神世界,很多人會問:現在哪裡還能找到德音雅樂呢?

不知您是否聽過「神韻藝術團」,最近幾年神韻風靡全球,世界很多國家的名流觀後紛紛讚歎:彷彿看到了失落的中國文明,神韻裡有很多原創的音樂,讓人聽後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古風中原,看到曾經輝煌燦爛的神傳文化。音樂裡也有很多對人生意義的探尋,也引發人深深地思考,往往一曲過後,彷彿被清水洗滌,煩惱頓消,也或許是為什麼他風靡全球,受到很多藝術文化界精英都非常推崇的原因吧。關於中國的文化還有哪些呢,我們下次和您接著分享。

點閱【馨香雅句】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弟子規》之外,孩子們從小還會學習讀認漢字,說到漢字,這個不僅對中國人,對中國週邊的國家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 上次我們分享到中國文化中漢字是神傳給人的,漢字源於倉頡造字,近代在中國大陸漢字被簡化,簡化之後人們就不容易讀懂原來的古籍了
  • 上幾期我們和大家分享到中國漢字,不僅有深厚的涵義,而且還影響了其它國家,除了漢字,中國文化有一個方面對世界有深遠影響,那就是數學。提到數學,您知道國際數學節是哪一天嗎?它是3月14日,為什麼是這一天呢?
  • 上次我們和大家分享到中國古代的數學,我們也曾和大家分享過,古時男子出生會在門的左邊掛上一張弓,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還保留著這一習俗,為什麼要掛一張弓呢?弓箭和男子又有哪些淵源呢?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談談射藝。
  • 上期我們分享到中國射藝文化,為什麼射藝從夏商周一直延續到元明清呢?因為射藝一方面用於狩獵打仗等武事,另一方面它還承載了文化內涵,作為修身養性的一項活動,所以能夠延續千年。
  • 上次我們和大家分享到射藝文化裡承傳的一些智慧,比如射箭之前先調整自己內心,讓心很靜,一箭射出去之後如果不中,不去抱怨外界,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關於射藝古人還留給我們哪些智慧呢?
  • 服裝不僅僅是用來遮寒蔽體,還有更深的內涵,中國曾被稱為「衣冠上國」,中國的服飾也曾經深遠地影響著朝鮮、日本、越南等,曾經的絲綢之路,更將中國的服飾文化遠輸歐洲。韓服和漢服非常地相像,很多人也不能夠區分,為什麼傳統的韓服會和漢服這麼像呢,我們從文化方面來探討一下。
  • 過來人知道,人一生要經歷諸多溝坎。如遇事情不順心時,會迷惘,會痛苦……不知該如何面對。當捧起他的詩詞慢慢品賞時,你會發覺那顆被蒙塵的心,一點點變得清淨,他的詩詞如一泓甘泉滋潤著心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