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言真語】曾志豪:香港第四權末日來到

人氣 1495

【大紀元2020年11月09日訊】(香港大紀元記者黃采文、梁珍採訪報導)日前,香港電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因查「7.21」車牌被捕,消息震盪香港傳媒圈。前港台《頭條新聞》主持人曾志豪接受《珍言真語》專訪時表示,這標誌著香港「第四權末日」。他說,時至今日,香港記者儼然從出生入死的「戰地記者」演變成「遊走於鋼絲的特技人」,且鋼絲仍持續收窄中,手中的平衡桿也已掉失,不可預期的強風吹來吹去,令得在鋼絲上「左搖右擺」中前進,隨時面臨生命危險。

「第四權末日」 傳媒武功被廢一半 成港府傳話筒

香港電台電視部編導蔡玉玲,參與製作《鏗鏘集:7.21誰主真相》,是去年新界元朗「721」襲擊事件的追蹤報導,節目從多個閉路攝影機拍攝到當天出現在相關地點的車輛,進而追查車主與相關人員,試圖還原事件真相。

港警11月3日以查車牌時違反「道路交通條例」,拘捕蔡玉玲。「這個事件對港台或對整個傳媒界震動是很大的。」曾志豪說,以申請車牌查冊,是調查報導採證的過程之一,「如果這樣都要惹上官非,甚至被抓的話,已經宣布傳媒不用再做這些偵查報導了,甚至做偵查報導的某一些手段已經沒有了。」

他說,這顯示香港「第四權末日」,港府已用不同的方式收緊新聞自由。「深度的偵查報導這條路就不見了」,香港傳媒已被「廢了一半的武功」,他質問,難道以後傳媒只能採訪記者會,成為港府的傳話筒,「你傳話就行了,記者會講的就可以報導,想在這個資訊之外去找真相,路路不通。」

出台「港版國安法」,中共步步收緊香港自由,而今恫嚇傳媒的手法,更是令人意外。曾志豪形容,「港版國安法」像是武裝分子手中的「重型機槍」,由於執行不便,巡邏時武裝分子改用「手槍」──香港本地法例。就如這次港警以違反「交通條例」抓捕蔡玉玲,「這個條例在這星期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想到,它是一個可以對付傳媒的工具。」

「傳媒現在面對的挑戰,不是港版國安法,而是無限的、那麼多的,可能是侵犯私隱、煽動仇恨,一些相對輕一點的,動靜不是那麼大的,但是運用起來也是很容易的,現存的本地法例。」曾志豪說,「港版國安法」備而不用,但這些無處不在、各種各樣的香港本地法例,對傳媒的威脅卻是「全面、全方位的」。

他說,當今香港記者已然從「戰地記者」變成「特技人」,「就是走鋼絲、玩爆破的,隨時有生命的危險,而最慘的是你走不了了。」此前,幸運的人手裡還有支平衡桿,得以前行,但現在「一邊走那條線一邊收窄,還有一些風吹來吹去,你現在是左搖右擺。」

他為蔡玉玲鳴不平,「她(的報導)左右平衡,意見全部搜集了,她也都不用主觀的結論,她都是在陳述,她沒有指控。」諷刺的是,港警逮捕蔡玉玲的同時,她的作品甫入圍2020亞洲電視大獎(Asian Television Awards)。

「跟你的(報導)手法沒關係,它認為,你調查的範圍是政權不喜歡的,你就跌下去了。」而關於這點,曾志豪心有所感……

投入15年 《頭條新聞》被叫停

早在5個月前,曾志豪投入15年頭的香港電台老牌節目《頭條新聞》被叫暫停,因自2月起,連連收到投訴指節目內容「侮辱警方,煽動公眾對警方的仇恨」。

1989年開播的《頭條新聞》,以嬉笑怒罵形式諷刺時弊,31年來成為港人生活的一部分,節目嘲諷的對象包括末代港督彭定康、中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等。

「技術上,就像英超球會落後10多分,還沒宣布失敗,數字上還存在著翻盤的可能。」言語裡透露著對節目的不捨,曾志豪仍抱復播的希望。曾志豪在節目裡扮演太監「小豪子」,對太后吳志森阿諛奉承,兩人以幽默對白嘲諷時事,深受港人喜愛。而這些劇中對白,來自曾志豪之手。

港人視為香港言論自由象徵的《頭條新聞》被叫停,而今具公信力的《鏗鏘集》也被針對,是否造成傳媒圈的寒蟬效應,扼殺新聞自由與新聞創作?

「表面上、行動上,我想大家會繼續做下去,但是心態上會有些不同了,比如會比之前更加謹慎一百倍。」曾志豪說,如同自己若繼續參與製作《頭條新聞》,除了擔心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創作被抓,還要擔心會否連累「監製、編導,會不會連累整個部門都消失了?會不會連累被投訴?」

製作將越來越緩慢,越來越小心。曾志豪形容就宛如人們過馬路,以往只需確定綠燈,即可安心行走,但現在路燈號誌隨時可能變換,「你走兩步路,突然嘟嘟嘟然後變成紅燈。不能再很悠閒的過,可能要左看右看,很警惕,整個人就不同了,連過馬路都過得很不安心。」

他說,以前好友相聚談的是身旁是否有朋友做房地產、買樓,現在談的是「你身邊有沒有人被人抓?然後就有人說:有啊!」以前說:「自己不小心會被抓」,那是往自己的臉上貼金,「那意思就是因為我很重要,可能會被人抓。」但現在「似乎在說一件實在會發生的事情,只不過是什麼時候而已。」

港人熱愛自由存血液 而今人人心中有傷疤

2000年浸會大學傳理系畢業後的曾志豪,即進入香港電台從事幕後工作,十多年的傳媒生涯,見證了香港新聞自由的興衰。目前的他主持電台節目《瘋 show 快活人》,也於YouTube 頻道論政,並於報章撰寫專欄。

他十分懷念八九十年代,香港創作最自由的時期。「我們的電影題材什麼人都笑,港督也笑,共產黨也笑,什麼人都笑。」他說,那是存於香港人血液裡對自由的熱愛與渴求,「這麼熱愛自由的這種空間、這種創意、這種能力。」

而這些美好似乎再也回不來了,像影星周星馳從「星仔變成星爺,現在變成導演,整個經歷,他的心態也滄桑了很多,他回不去以前了。他現在所編的笑話,也不再像以前了,整個香港都不同了。」曾志豪說。

擁有自由、奔放與無拘無束,那是因為那時的「香港人是幸福的,我們沒有受過那些欺壓,共產黨的魔爪是很遙遠的。」曾志豪說,即使「六四」事件後有人移民,但留在香港的人還是「很幸福,可以無憂無慮地笑。」

而今「香港已經是一個傷痕累累的城市,每人心中都有一道傷疤」,「你怎麼可能再輕鬆的去笑呢?可以自嘲呢?」

為港人堅守傳媒 一起等待光明

他說,香港若是一艘船,擁有的獅子山精神的港人,在船上同舟共濟,經受風浪,突然有一天發現這艘船竟是撞上冰山的「鐵達尼號」,有人棄船、跳船,但也有人去扮演那位堅守到最後的船長,以及沉船前仍繼續演奏小提琴的音樂家,「有誰會做那些乘客?不知道。」

暴政步步逼近,眾多港人為了下一代考慮移民,「這種事情不可以怪他們的,真的不可以怪他們。」曾志豪也曾考慮移民,但最終發現中共的勢力已滲透歐美,甚至台灣都經受中共的軍事威脅,「我是有考慮的,但是沒有想到哪裡是安全的地方,最慘的就是我想不到,想不到的。」

於是他留了下來,且他也相信留守的港人,就像堅守鐵達尼號的人,「沒有人會希望這艘船沉沒,也沒有人會希望在這艘船還沒有沉沒之前就跳船。我想香港人無論到了多艱難的時候,他們都還是想挽救這艘船的。」

堅守香港,也堅守傳媒陣地,曾志豪說,自己心目中的老闆就是人民,「不只是我,我想很多傳媒朋友堅持,就是為市民服務。」

「每次一出事,大家可能會給一些打氣、說加油的話」,他說,「當說傳媒是無冕皇帝的時候,這些也是一種無冕的加冕,它不可能令我們記者多了一件避彈衣,但是會令記者、很多同行覺得他的堅持是有個方向──就是為市民服務。」

等待傷痕累累的香港重生,再度啟航。「重生,也沒有辦法再變回像以前一模一樣,它可以再走,它可以再飛,但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香港。」但他仍期待,「希望大家一起,可以看到光明的那一天。」

完整的訪談內容請點擊觀看《珍言真語》節目。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珍言真語】記者憶採訪被刺:報真相不退縮
【珍言真語】陶傑:美大選是南北戰後最大內戰
【珍言真語】謝田:利益分贓不均 中共叫停螞蟻
【珍言真語】《十年》再映 周冠威:盼望超絕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