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天定.拨开迷雾

【命理】为何算命师说他:死后方行好运享光彩? 

作者:泰源整理

人间说因果,今生的财富、官禄,是前世布施的福报,非强力之所能求。即使勉强得,也要还。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6461
【字号】    
   标签: tags: , ,

千金之财必是千金之人才能得!真有这回事吗?人间说因果,今生的财富、官禄,是前世布施的福报,非强力所能求,官禄也是贵重的福分,所得非分也要付出代价,代价有多大呢?

有个叫厉子元的人,一生汲汲营营就想要发点财,然而总是徒劳无功。他幼年时,曾经遇到一位算命师批算了他八字,告诉他说:“此命只能粗衣淡饭过一生,家中不能积蓄钱财,小心,如果一旦积蓄超过百金,必定会有飞灾横祸。好的是死后方行好运,比较起生前来大有光彩。”

厉子元听他说“死后方行好运”心里很郁闷,不高兴地说:“既然都已死,还行什么好运?虽有光彩,对自己又有何益?”

他从事小本买卖的生意,虽然竭力经营,收入总是不出百两。一天,他遇到一个贩卖旧衣的人,对他说:“因为老母去世,需要立即返乡奔丧,我身边还有存货不便带着走,大约值二百余金,就便宜卖给你,可好?”

厉子元乐坏了,以为好运找上门,利欲熏心之下,算命师的忠告早不在脑中。他用极低价的五十金买得那人的货物,转卖之后,获利三倍,一时积蓄大增,超过了百金。

岂知飞灾横祸也随之降临!原来那人是个大盗、骗徒,卖给他的都是赃物。窃盗事发后,大盗被捕获了,官府追查赃物去处,抓了厉子元。厉子元沾上刑责,缴回了那些赃物所得款项方才了事。结果,经过此祸厉子元一贫如洗,从此做生意的本钱也没了,只好与妻子耕地种植一些粮蔬度日。

农家 (pixabay)

一天锄地时,他们忽然锄到一块大石板,揭开石板,下面有六个巨瓮,瓮里是满满的白银。夫妇大喜,刚想伸手去碰巨瓮,忽然身体战栗,手脚也发软无力,好像神魂俱失,动弹不得。一时只好将石板盖上,依旧用土将之掩埋。

那天夜里,夫妇俩竟然同时梦到神,对他们说:“瓮中之物,是‘攀柱’的,你们怎能擅自动用呢!小心看守,二十年后,自有好处,切勿轻泄给他人知道,戒慎戒慎!”

后来厉子元的妻子分娩时,生了三天仍然不能生下胎儿来。厉妻用手攀住床柱使劲,方得生下了孩子,于是就给取名叫“攀柱”。

二十年过去了,夫妇俩牢牢记得当年神所示,于是带着儿子“攀柱”往田里去挖出巨瓮。巨瓮还在,白银依然还在。夫妇俩便用手去拿,奇的是昔日身体战栗,手脚发软拿不了,那天竟然安然无恙。他们和攀柱将白银搬回家中,买房置地,成了大富之家。

不出几年,厉子元夫妇俩相继过世,人说命薄,消受不了。攀柱是个孝顺的儿子,为父母办理殡殓葬祭极其隆重、丰富。当初算命师说厉子元死后方行好运,比较起生前来,大有光彩,于此应验了!

由此可见,即使是身为父亲尚不能占有儿子的钱财,何况是他人呢?分外之财求不得,即使勉强得了也享受不了,命运的道理在厉子元身上昭然若揭。

古人说世间扰扰嚷嚷,名来利往,最是让人日夜牵系。那么求利者福薄受不了,求官又如何呢?

唐初有个王显是唐太宗年轻时的旧交。王显有三个儿子,在唐太宗登基后,都得到封赐五品官的职位,而王显本人没得官职。

王显向唐太宗请求赐封,唐太宗告诉他说:“其实是你没有富贵的相貌,我怎么会吝惜官职呢?”

王显回太宗说:“早上富贵,即使晚上死了也满足。”

大臣房玄龄对唐太宗进言道:“何不试着授给他官职呢?”

唐太宗因此授予王显三品官的官衔,同时赐给象征极富贵的金带紫衣。果然,就如王显自己的意愿,受官的那天晚上,他就死去了。

不管是名、是利,都是福报而来,强求不得。这两个故事,都显示了强求的结果,代价之大,得失之间已经无法平衡。生命是无价之宝,也在命运棋局中昭告世人。

资料来源:
清代 陈镜伊《命相真谛》
明代 彭大翼《山堂肆考》
@*#

-点阅【命运天定.拨开迷雾】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商人总是把利益摆在第一位,不顾礼义道德,甚至过去有句俗话说“十商九奸”,指责商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行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道德高尚,品行良好的商人,他们不为巨大的利益所诱,分毫不取别人的钱财,清高自守,义气干霄。本文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 街言巷语中不乏冤魂讨债索命的传说,不同阶层的人都曾有过的遭遇。乾隆年间,两个书生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冤魂讨债所为何来呢?清朝当涂县的黄钺(1750年—1841年,字左田,号左君,谥勤敏)应科考,进入考场,坐在某字第一号上。天快黑的时候,看见号门外有一个女子常来窥视,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考场里哪会有女子到来呢?于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么怪异人事儿出现。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 当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讲“五行”了。但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知道五行是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则的第一种。虽然有些现代人不相信五行,不过,五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周行。本文举一个“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试难中,在北方则隆隆直上”的实例。
  • 清朝时,海宁郭去非,他生来就对琴弦的声音情有独衷,在襁褓中听到有人弹奏琵琶,就在母亲的怀中欢喜跃动。少年时学琴之后,几十年中不分寒暑,从早到晚都在弹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欲,不但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嘲笑都不为所动。人们却视他为痴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艺洲,性情爽直,喜于交游。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见一个卖艺乞丐。这乞丐舞弄的刀剑棍棒,各种各样,都能出神入化,绝妙异常。邵艺洲心里明白此人本领高强,不是寻常的乞丐。……后来他们怎样变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华亭人汪瑾,五十多岁时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风吹起,他十分厌倦在外客游,动了思念家乡之情,便乘船南归。在归途他遇上了不寻常的事。阴阳两界人事相通的事给世人展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 一对来自不同家境、贫富差距极大的男女同学,有志竟成终成眷属,但是,后来遭逢战乱生离死别……,道尽人生无常。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