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傾聽星體的「心跳」探知其年齡

人氣 102

【大紀元2020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笛睿編譯)一組科學家第一次找到了一種特定類別恆星的脈動規律。作為星震學的前沿進展,這些規律為探知這類恆星的質量、年齡和內部結構提供了新的線索。

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授貝丁(Tim Bedding)說:「以前我們迷失在大量沒有規律的數據之中,無法了解恆星的脈動規律。太亂了,聽起來就像一隻貓在鋼琴上踩出的聲音。」

這個研究組使用美國宇航局(NASA)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的數據,分析了數千顆恆星的光變曲線,即恆星光度隨時間的變化,找到了60顆恆星的「心跳」規律。

「這些數據讓我們剔除雜音,發現規律,找到鋼琴上的和弦。」貝丁說。

這份研究探索的恆星以南天盾牌座(Scutum)中的一顆變星為代表,類似的恆星以其命名為矮造父變星(delta Scuti stars)。這類恆星質量為1.5~2.5倍太陽質量,星光有特定的變動規律。

這個小組發現了60顆矮造父變星一致的高頻脈動規律,它們位於離地球從60~1400光年不等。貝丁說,這個脈動模式是決定這類恆星質量、年齡和內部結構的新方式。

「我們取樣的恆星中,有的周圍存在系外行星,比如繪架座β(β Pictoris),它距離地球僅六十多光年,從澳大利亞肉眼就能看到。對恆星了解得越多,也越了解它對系統內行星的影響。」

通過星光變化探究恆星內部的情況,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星震學分支學科。貝丁說,這份研究結果把星震學推向新的前沿,有助於確定星雲的年齡。

TESS首席研究員里克(George Ricker)說:「貝丁引領的這些研究成果對進一步了解這一類恆星打開了新的視野。」

這份研究近期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責任編輯:朱涵儒

相關新聞
平靜星系突然爆發變成類星體 原因不明
戴上3D眼鏡看到的類星體是什麼樣?
天文學家發現來自類星體最強宇宙風暴
上海五星體育女主持患癌去世 年僅42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