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找到不用運動燃燒脂肪的藥物分子

人氣 528

【大紀元2020年06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少維編譯)13%的世界人口和40%的美國人存在肥胖的問題。一項新研究發現線粒體解偶分子能夠增加分子代謝所耗費的能量,不損耗身體的肌肉,不影響食慾。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化學教授桑托斯(Webster Santos)說,找到一種線粒體解偶分子BAM15,讓小鼠減脂,卻不影響進食,不減少肌肉的質量,也不會使體溫上升。而且,在小鼠身上還看到了抗氧化、抗炎症的效果。

這份5月發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研究,認為這是未來治療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基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種脂肪堆積在肝臟的炎症,據估計,未來幾年,這種疾病將是導致美國人需要肝移植的首要疾病。

線粒體就像細胞的動力源泉。細胞器產生細胞的能量來源——三磷酸腺甘,供給身體運動和其它生化過程所需的能量,保證身體正常工作。

為了製造三磷酸腺甘,營養必須被燃燒,使線粒體內膜以外的質子濃度高於線粒體內部的質子濃度,造成質子梯度,在線粒體內產生質子動力勢差。當質子通過線粒體細胞膜上的三磷酸腺甘合酶時,產生三磷酸腺甘能量。因此,研究者發現,營養物的氧化、燃燒與三磷酸腺甘合酶相關。

「因此任何降低質子動力勢差的物質將加劇細胞的呼吸。線粒體解偶分子是一種可以進入線粒體增強細胞呼吸的分子。它們的效果是改變細胞內的代謝,讓機體無需運動卻燃燒更多卡路里。」桑托斯說。

線粒體解偶分子繞過三磷酸腺甘合酶,把質子送入線粒體,避開了質子動力勢差。為了建立質子梯度,質子必須被送出線粒體。這導致細胞消耗更多的能量。

了解到這些分子具有改變細胞代謝的功能後,研究人員必須確定這種藥物的安全性。從小鼠身上的一系列實驗來看,BAM15即使計量很大也無毒,也不影響小鼠大腦的飽腹感信號。

以前不少減肥藥物靠改變大腦的飽腹感實現,使用者體重反彈得厲害,有的反而吃更多。小鼠使用了BAM15後,食量沒有變化,但是體脂減少了。

以前曾發現線粒體解偶分子有刺激體溫升高的副作用,這項研究中,使用直腸探測器,研究人員沒有發現小鼠體溫的變化。

不過研究人員認為BAM15有個較大的問題,在小鼠和人體內藥效時間都太短,因此研究人員必須尋找其它同類分子化合物。目前他們已經嘗試了數百種相關的分子。◇

責任編輯:朱涵儒

相關新聞
減肥好幫手 智能手機程序助你燃燒脂肪
九大超級減脂食物 燃燒脂肪
新西蘭黑醋栗能增加女性燃燒脂肪能力
減肥新突破 台中研院發現燃燒脂肪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