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藝術科技結合 500件風箏科工館起飛

台灣知名風箏藝術家黃景楨(左)500件風箏精品,即日起在高雄科工館展出。(方金媛/大紀元)
人氣: 18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0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台灣高雄報導)「風箏」這項古老童玩,至今仍是很多人共同的兒時記憶。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自7月18日起推出「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特展,展出台灣知名風箏藝術家黃景楨500件風箏精品,兼具科技與藝術、美麗與創意的精彩創作,在520坪超大特展廳一次展出,為台灣風箏史話寫下新頁。

「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即日起在高雄科工館展出。(方金媛/大紀元)
黃景楨風箏精品「空中花園」。(方金媛/大紀元)
「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即日起在高雄科工館展出。(方金媛/大紀元)

科工館表示,黃景楨在2003年與科工館舉辦過「風箏特展」,令參觀者驚喜不已,這次特展規模更大,數量更多,運用材料更廣,展示方式也更多元,堪稱風箏特展2.0版。

這次風箏特展從「藝術創作」與「科技成就」兩個層面詮釋風箏,善用科工館建築空間高大廣闊優勢,將「風箏的歷史與文化」、「風箏的類型、製作」、「風箏昇放、節慶」等科普知識帶給參訪民眾,享受遨遊天際的知性之旅。

這次展出的500多件作品,不僅尺寸超乎以往,類別也更豐富,包括具台灣在地特色的台灣黑熊、藍鵲、風獅爺、台灣彌猴、梅花鹿等,以及對於社會現況批判的新聞真相、都市系列等,還有獨特詮釋的金龍、青龍、龍的化石、大帆船、達悟漁舟、飛機、流金歲月等作品,呈現將風箏傳統技藝提升至藝術品,「十年磨一劍」不斷精進的成果。

「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即日起在高雄科工館展出。(方金媛/大紀元)
黃景楨風箏精品「風獅爺」。(方金媛/大紀元)

為了這次展覽,科工館大廳特別點妝了7條美人魚風箏意象,它不是海報也不是布旗,而是一種高難度的長尾瀉風創作,如何讓魚尾平穏地在天空上下擺動,考驗創作者對骨架剛性與彈性的綜合運用。

科工館特別指出,這次特展在宏偉特展廳中展出,放眼國內,能具備如此高且寬廣而富變化展示空間者,也只有科工館能成其大。

黃景楨10歲時和哥哥們順利地將一隻簡單的菱形風箏飛上天空,那種「以風箏會白雲」的感動,開啟了他的風箏製作生涯。就讀建築系後,他更將建築設計運用在風箏創作上,並將風箏更精確地解構為科學、工藝、美術的綜合運用;曾二度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創作贊助,在台灣各地多次舉辦個展,也在國外舉辦過特展與表演,並經常擔任國內重要風箏競賽裁判。

「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特展

展出日期:2020年7月18日至2021年3月14日

展出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B1F第4、5特展廳◇

責任編輯:王愉悅

黃景楨風箏精品「12生肖」。(方金媛/大紀元)
「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即日起在高雄科工館展出。(方金媛/大紀元)
「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即日起在高雄科工館展出。(方金媛/大紀元)
「風箏@黃景楨的夢之翼」即日起在高雄科工館展出。(方金媛/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