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失衡 德國聖誕用品面臨缺貨

人氣 398

【大紀元2021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全球供貨緊張的問題也波及到德國,很多非食品類產品都受到影響,甚至出現「物價漲、貨架空」的尷尬。目前,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聖誕用品短缺,就連著名連鎖超市Aldi、Lidl也飽受缺貨苦惱。

德國超市從8月份就陸續推出聖誕餅乾,進入10月份後更是到了聖誕銷售旺季,各種聖誕用品應該在貨架上各就各位了,但細心的顧客會發現,今年的聖誕用品大幅減少,很多超市到現在還在為貨源發愁。

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報告說,德國四分之三的零售商都在抱怨供貨瓶頸。IFO調查負責人沃爾拉貝 (Klaus Wohlrabe)表示,工業採購問題現在也出現了, 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波及,從建築木材到芭比娃娃的供應全都出現問題。

無論是電動自行車還是毛絨玩具行業,大家都在談論交貨時間長、物流限制和更高的價格,甚至以組織嚴密著稱的連鎖超市的營銷計劃也在動搖。

幾天前,Aldi Nord 宣布,在埃森和漢諾威的自有時裝系列的銷售日期將「不幸地被推遲」。宜家(IKEA)的經典家具也出現斷貨。據宜家稱,疫情「導致全球商品供應失衡」,這也影響了該公司。

另外,芯片的短缺也導致不少遊戲產品和電子產品缺貨。由於物流遲緩,塑料、木材、紙張、紙板統統漲價,樂高、Playmobil等眾多玩具也面臨缺貨。商家已經開始提醒顧客,聖誕禮品如果不早做準備,到時候可能買不到心儀的產品。

就連農產品以及五金店市場也不能倖免。聯邦統計局報告說,德國的穀物價格在一年內上漲了三分之一以上。建築和園藝貿易協會(BHB)的負責人伍斯特(Peter Wüst)表示,經銷商有時會採取限制銷售的措施。他認為市場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才能正常化。

造成供貨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疫情危機、物流問題和異常天氣等。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直接原因是集裝箱價格暴漲。德國電視一台10月初在一篇文章裡進行了對比:2019年從上海海運到漢堡,每個集裝箱要價2000美元,可現在這個價格暴漲到了2萬美元。

疫情造成的影響也在不斷顯現。許多公司在中共病毒(Covid-19)大流行期間縮減了產量,現在只能緩慢應對不斷增長的需求。

運輸司機匱乏使得供貨緊張的問題更嚴重。據分析,這是長途貨運司機感覺工資和工作條件不理想而大批改行造成的。

另外,德國市場相當依賴中國的供應商,如果供應鏈出問題會直接影響德國市場。德國一份面向食品行業和零售業高管的週報《食品報》(Lebensmittel Zeitung)報導,連鎖超市Lidl有超過1,400種非食品類產品來自中國。目前那裡的供應商無奈地透露,由於供電出了問題,無法按計劃生產,無法如約提交產品。該報還舉例說,一位中國供應商在郵件裡告訴德國商家:「我們上個星期只有兩天有電。」

專家預計,這種供應鏈緊張的狀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短期內不會改善,也就是說,今年聖誕銷售可能因此受到影響,部分用品、禮品可能缺貨,已有的貨品也可能比往年貴。

責任編輯:王亦笑#

相關新聞
能源價格瘋漲 德國冬季取暖費將為史上最貴
德國奇缺護理員 行業代表要求四千歐元起薪
緊急狀態結束 德國12月起取消防疫限制?
德國三黨正式開啟組閣談判 擬年內組建新政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