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12.19】法國推疫苗令 巴黎取消跨年活動

人氣 1599

【大紀元2021年1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戴芙若、顏抒綜合報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日(12月19日)上午11:21,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病毒、新冠病毒、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2.74億(274,401,710)例,死亡人數超過535萬(5,352,910)人。

以下是12月18日(週六)部分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統計數據(部分數據根據worldometers調整):

美國85,924例確診,487人死亡;
加拿大7,566例確診,8人死亡;
澳洲4,030例確診,8人死亡;
英國90,418例確診,125人死亡;
法國58,536例確診,85人死亡;
德國30,953例確診,230人死亡;
印度7,081例確診,264人死亡;
巴西3,323例確診,137人死亡;
俄羅斯27,434例確診,1,076人死亡;
越南15,895例確診,248人死亡;
日本181例確診,1人死亡;
韓國7,313例確診,53人死亡;
台灣13例確診,0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法國推疫苗令 巴黎取消跨年活動

2021年12月17日,法國總理讓·卡斯特克斯(Jean Castex)在巴黎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實施最新的Covid-19限制措施。(GEOFFROY VAN DER HASSELT/AFP via Getty Images)

面對每日破5萬的新增病例與耶誕連假,法國政府祭出更嚴格的抗疫措施。預計明年初起,將變相強制民眾施打疫苗,巴黎市政府週日也宣布取消原訂於香榭大道的跨年與煙火活動。

中央社報導,本週末為法國聖誕連假前的最後一個週末,COVID-19確診人數卻不斷飆升,每天新增病例已超過5萬人。總理卡斯特克斯(Jean Castex)週四在防疫會議後宣布,將採取進一步措施,以防堵第5波疫情。

卡斯特克斯警告,Omicron正以「閃電般」速度在歐洲傳播,每2到3天確診病例就翻一倍,並將自2022年初起成為法國主要病毒株。

其中將上路的主要措施,便是把「健康通行證」(passe sanitaire)改為「疫苗通行證」(passe vaccinal),也就是只有完整施打完疫苗才能作為證明,近期COVID-19陰性篩檢結果將不再作數,無法轉為有效通行證。

此外,卡斯特克斯也呼籲各地方市長取消跨年晚會活動與煙火,且跨年期間,民眾禁止在街上喝酒,以減少Omicron變異株群聚傳播。他也希望民眾減少節慶團聚人數,但並未如去年訂出門檻。

鑑於此,巴黎市政府週日宣布將回應政府呼應,取消原訂於香榭大道(Champs-Elysées)上舉辦的跨年音樂會與煙火施放活動,避免群聚。

歐洲各國近日無不拴緊螺絲,祭出更嚴格措施以面對Omicron變異株以及耶誕假期,因此,自今年夏天開始的每週六反疫苗示威也重振聲量。週六倫敦、巴黎、盧森堡、畢爾包、亞維儂等各歐洲城市都舉行反疫苗遊行。

奧地利數萬人燭光悼念染疫死者

週日(19日)晚,奧地利數萬人齊聚首都維也納,為大流行中死去的人們舉行燭光悼念活動。

2021年12月19日,在奧地利維也納的環城大道(Ringstrasse),人們點燃蠟燭,悼念死於COVID感染的人,並感謝醫務人員。(FLORIAN WIESER/APA/AFP via Getty Images)

一條由13,000支蠟燭組成的蠟燭鏈,沿著奧地利維也納的巴洛克式街道伸展開來。然後,3萬人為死於Covid感染的人們默哀。

總理卡爾.內哈默(Karl Nehammer)在推特上說:「今晚,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維也納,用燈海(Sea of​​lights)來紀念所有被病毒奪走生命的人,並感謝我們的醫務人員。」

奧地利已有超過13,000人死於與Covid相關的疾病。

時代廣場是否舉行跨年慶典?白思豪:聖誕節前決定

2018年1月1日,新年到來的那一刻,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水晶球緩緩降下,數萬張彩紙漫天飛舞,絢麗的煙花照亮夜空。(Stephanie Keith/Getty Images)

美國紐約市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週日(19日)表示,將在聖誕節前決定,是否像大流行爆發前一樣,在時代廣場舉辦新年除夕慶祝活動,因為omicron變種正在該市迅速傳播,官員們正忙於提高檢測能力以應對更高的需求。

接種過疫苗加強劑 美參議員沃倫仍感染Covid

美國參議員、馬薩諸塞州民主黨人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被驗出對Covid呈陽性反應,且出現輕微症狀。

現年72歲的沃倫週日(19日)發推文宣布了這一消息,並說自己接種過疫苗以及加強劑。

「我定期接受COVID檢測。儘管我在本週早些時候檢測呈陰性,但今天檢測呈陽性,屬於突破性病例。謝天謝地,我只是出現了輕微症狀。」她在推文中說。

祕魯首現Omicron病例

祕魯衛生部官員表示,該國週日(19日)發現了4例Omicron變種病例。這是祕魯首次發現這種病例。

衛生部長埃爾南多.塞瓦洛斯(Hernando Cevallos)告訴記者,4名Omicron感染者中,一人是來自南非的旅客,另外3名感染者是在祕魯境內發現的,當局「正採取必要措施跟進並追蹤接觸者」。

祕魯週六報告新增3,559例感染、78例死亡。該國迄今共有202,000人死於Covid感染。

德衛生部長排除聖誕節封鎖的可能

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排除了聖誕節期間封鎖的可能性。

2021年12月16日,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對媒體發表講話。(Omer Messinger/Getty Images)

勞特巴赫對德國廣播公司ARD表示:「聖誕節前這裡不會封鎖。但我們將迎來第五波——我們已經超越了Omicron感染的臨界值。這一波再也無法完全遏止了。」

由於病例不斷增加,德國於12月初禁止未接種疫苗的人進入非必要場所。約70%的人口接種了雙劑疫苗。

德國還對來自英國的旅客收緊了限制,將從格林威治時間週日下午11點起,要求旅客必須隔離14天,即使接種了雙劑疫苗。英國迄今共發現37,000例Omicron病例。

意大利日增24,259例感染 比兩週前激增62%

過去24小時內,意大利記錄了24,259例新增Covid感染病例,比兩週前週日的15,010例增加了62%。

過去24小時內,又有97人死於與Covid感染,比兩週前的43人增加了126%(週末報告的數據往往較低)。

自12月16日起,來自歐盟其它國家的旅客在入境意大利之前,必須接受Covid檢測且結果呈陰性。部長們希望,此舉能阻止Omicron變種的傳播。

但意大利國家衛生研究所週六(18日)表示,Omicron已在該國迅速蔓延開來,北部和南部地區病例不斷增加。

俄疫情呈下降趨勢 單日確診數較兩週前降13%

在過去24小時內,俄羅斯記錄了27,967例新的Covid感染,比兩週前週日的32,031例下降了13%。

2021年11月8日,乘客戴著口罩在莫斯科一地鐵站等候列車。(KIRILL KUDRYAVTSEV/AFP via Getty Images)

在11月初單日病例激增之後,俄羅斯疫情正呈下降趨勢。但單日死亡人數仍高居不下。週日又有1,024人死於Covid感染,自10月下旬以來,單日死亡人數大多超過了1,000人。

目前尚不清楚Omicron變種是否會讓病例再次飆升。

法國日增48,473例感染 比兩週前增15%

法國週日(19日)報告,過去24小時內新增48,473例Covid感染,比兩週前的同一天報告的42,252例增加了15%。

過去24小時內,還有75人死於Covid感染,低於週五的162人(週末報告的數據往往較低)。法國已有超過121,000人死於Covid感染。

法國週四(16日)對往返英國的旅行進行了限制,以阻止Omicron變種入境。

隨著病例的增加,總理讓.卡斯特克斯(Jean Castex)週五要求市長們取消新年除夕的燃放煙火和慶祝活動。他敦促人們在聖誕節慶祝活動之前接受檢測。巴黎市政廳週六取消了它的一場公共派對。

卡斯特克斯還宣布,法國將把健康通行證改為疫苗接種通行證,這意味著從1月起,它只能由接種了雙劑疫苗的人使用。

以色列總理敦促父母讓孩子接種疫苗

以色列總理貝內特(Naftali Bennett)週日(19日)呼籲父母讓他們的孩子接種Covid疫苗,因為omicron變種顯示出傳播的跡象。同時,衛生當局準備將旅行禁令擴大到包括美國在內。

馬里蘭州州長:不打算發布新的封鎖令

美國馬里蘭州州長拉里.霍根(Larry Hogan)週日(19日)表示,儘管他擔心COVID-19感染和住院人數激增,但並不打算發布任何新的封鎖令。

2021年8月5日,美國馬里蘭州州長拉里.霍根(Larry Hogan)在位於安納波利斯(Annapolis)的州議會大廈,舉行關於該州Covid疫情的新聞發布會。(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應對感染數上升 NBA再推遲5場比賽

為應對Covid感染數的日益上升,NBA週日(19日)總共推遲了5場比賽,涉及9支球隊,使本賽季推遲的比賽數增至7場。

週日的三場比賽也被取消,包括克利夫蘭騎士VS亞特蘭大老鷹、丹佛掘金VS布魯克林籃網、新奧爾良鵜鶘VS費城76人。

西班牙一足球俱樂部22人感染COVID-19

西班牙足球俱樂部盧戈(Lugo)週日(19日)表示,新爆發的一場COVID-19疫情感染了該俱樂部的22人,其中包括14名球員。

教練組的7名成員和另一名工作人員也被感染。

印第安納州確診首例omicron病例

美國印第安納州衛生官員週日(19日)宣布,該州確診了首例已知的omicron變種病例。

美醫生警告:兩種標準藥物不大可能對抗omicron

omicron變種的迅速傳播正引發美國COVID-19病例激增。醫生警告出現另一項挑戰:他們用來對抗COVID-19感染的兩種標準藥物,不大可能對抗這種新變種。

從週一起 羅德島州部分恢復室內口罩令

隨著COVID-19病例再次激增,美國羅德島州(Rhode Island)將從週一(20日)起實施部分口罩強制令。

該州將要求餐館、娛樂場所的工作人員和顧客佩戴口罩,無論他們是否接種了疫苗。

英衛生大臣:聖誕節前可能收緊限制

資料圖:2021年10月20日,英國衛生部長薩吉德‧賈維德(Sajid Javid)在倫敦唐寧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Toby Melville-WPA Pool/Getty Images)

面對感染激增以及omicron變種持續的不確定性,英國衛生大臣薩吉德.賈維德(Sajid Javid)沒有排除在聖誕節前實施更嚴限制的可能性。

亞利桑那州報告2,745新病例 3人死亡

亞利桑那州衛生官員週日報告了2,745例新確診的COVID-19病例和另外3例死亡病例。

週六,亞利桑那州衛生官員報告了另外3,467例確診病例和29例死亡病例。

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最新數據使該州的病例總數達到1,336,806例,已知死亡人數為23,519人。

佛蒙特州確認第一例Omicron 變體

佛蒙特州的衛生官員已確認該州首例Omicron變體病例。

州衛生部週六表示,基因測序在12月8日從拉莫耶縣(Lamoille County)一名30多歲的居民那裡收集的樣本中發現了此變種病毒。

官員說,該人已完全接種疫苗,並有輕微症狀。

州衛生專員馬克·萊文(Mark Levine)說,在佛蒙特州檢測到這種變異並不意外。該變種已在美國40多個州和地區發現。

「我們知道在我們州發現Omicron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優先考慮了測序,」萊文在一份聲明中說。「佛蒙特州在我們進行基因組測序的陽性測試比例方面處於全國領先地位。這是我們能夠快速識別和響應病例的關鍵。」

衛生官員週六報告了450多例新的COVID-19病例,其中近60例在醫院。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佛蒙特州平均每天約有418例新病例,低於兩週前的每天582例。近87%的居民至少接種了一劑COVID-19疫苗; 74%已完全接種。

英國新增82,886病例 45人死亡

英國週日通報了82,886例新的Covid病例,比三週前同一天的36,507例增加了127%。

另有45人死於與Covid相關的疾病,低於週五的111人。

根據英國政府的數據,自疫情開始以來,英國的COVID-19確診病例總數為11,361,387例,其中147,218人死亡。

截至目前,在登記的死亡證明中,共有170,911人的死亡證明書上,COVID-19被列為死亡原因。

英國報告新增12,000例Omicron變體病例

根據衛生當局週日提供的最新每日數據,英國報告了12,000多例確診的Omicron中共病毒變種病例。

英國衛生安全局在推特上表示,在過去的24小時內,又新增了12,133例Omicron確診病例,使確診Omicron變種病例總數達到37,101例。

南非於11月24日宣布了第一例Omicron,第一個陽性樣本可追溯到11月9日。 世衛週六宣布,全球已有89個國家/地區都發現了這種病毒,英國則於11月27日報告了第一例病例。

但是第一個已知病例與第一次感染不同。牛津馬丁學院流行病基因組學項目的聯合主任奧利弗·皮布斯(Oliver Pybus)教授說,按他的理解,Omicron可能已經流傳了至少一個月。

倫敦民眾遊行反對政府新封鎖 警察與抗議者發生衝突

2021年12月18日,英國倫敦,「為自由而遊行」的抗議民眾在維多利亞車站附近遊行,反對疫苗護照和封鎖。 (Hollie Adams/Getty Images)

週六(18日),在倫敦市中心,成千上萬的抗議者舉行了遊行示威活動,表達他們對最新的COVID限制的憤怒。

示威人群聚集在倫敦的議會廣場(Parliament Square),這是此次反對疫苗護照和其它限制規定的「自由集會」的一部分。

示威者在與警察發生了衝突,並大喊「你真丟臉」。

英國警方蘇格蘭場說,在下午12點30分左右,一些警察在護送一名騎摩托車的警察穿過該地區時受了輕傷。

人們舉著標語牌,上面寫著「不要疫苗護照」和「團結力量大」。

一張海報說:「我們的孩子不是實驗室老鼠!」

一些人支持抗議活動,堅稱抗議活動基本上是和平的,並表示支持「反對暴政」。

布魯塞爾舉行大型示威活動 抗議政府封鎖限制

2021年12月19日星期日,成千上萬民眾在布魯塞爾舉行抗議活動,反對政府強制實施的封鎖限制措施。(NICOLAS MAETERLINCK/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週日,在布魯塞爾市中心,成千上萬的和平抗議者第三次舉行示威活動,反對比利時政府實施的更加強硬的COVID-19限制。

鑑於之前的抗議活動有時會演變成暴力、逮捕和傷害,警方在街道上部署了強大的警力,以應對人群聚集。

遊行的民眾中,一些人舉著標語牌,上面寫著「自由區」、「我已經接種了我的(疫苗)劑量」和「受夠了」,抗議政府強推接種疫苗,其中包括比利時衛生保健工作者,他們將有三個月的時間,從1月1日開始接種COVID-19疫苗,或面臨失業風險。

週日,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與輝瑞-BioNTech達成協議,在幾週內開始加速疫苗的交付。這家製藥巨頭將在1月至3月向歐盟成員國提供額外的2000萬劑疫苗。

週六,在巴黎和倫敦等其它歐洲國家的首都也發生類似的抗議。歐洲各國採取了比以往更嚴厲的封鎖限制措施,以阻止由高度傳播的Omicron變體引發的新一波COVID-19感染,荷蘭率先實施了全國封鎖。

在上個月的布魯塞爾示威活動中,數百人開始向警察投擲、砸碎汽車並放火焚燒垃圾桶,小邊緣演變成暴力事件。警方以催淚瓦斯和高壓水槍回應。

89國發現Omicron 病例快速翻倍

新冠新變種病毒——Omicron變種的突變程度前所未見,有三大原因令全球擔憂。(Shutterstock)
新冠新變種病毒——Omicron變種的突變程度前所未見。(Shutterstock)

世界衛生組織(WHO)週六表示,全球已有89國通報發現COVID-19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病例,且在出現社區傳播地區,確診數每1.5至3天就會增加一倍。

中央社報導,世衛在最新情報中指出,Omicron正在人口免疫程度高的國家迅速傳播,但原因仍不清楚是這支病毒株躲過免疫反應的能力較佳,還是原本傳染力就較強,或是兩者兼具。

世衛在Omicron病例首度被發現後,很快於11月26日將這支病毒列為「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 of Concern)。外界對Omicron所知仍不多,包括感染後症狀嚴重程度如何。

世衛表示:「有關Omicron的臨床嚴重程度,相關數據仍有限。若要了解它的嚴重度概貌,以及疫苗接種和既有免疫力如何影響嚴重度,還需要更多資料。」

世衛還說:「關於疫苗對抗Omicron的效力或有效性,截至目前能夠取得的數據仍有限,也尚無已經過同儕審查的相關證據。」

世衛並警告,由於新增確診病例攀升速度如此快,在一些地方可能出現醫院不堪負荷的情況。

「在英國和南非,住院患者持續增加。鑒於確診病例快速上升,許多地方的醫療體系可能很快會不堪負荷。」

德國收緊對英國的旅行限制

德國正在收緊對來自英國的旅行限制,以應對Omicron變種的迅速傳播。

德國的國家疾病控制中心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週六晚些時候將英國列入其「病毒變種區」名單。這意味著任何從英國前往德國的人都必須進行14天的強制隔離,無論疫苗接種狀態如何。

新的限制措施將於週日午夜生效,正值英國報告新的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週六,英國新增病例90,418例。

德國將英國以及包括南非在內的八個非洲國家列入「病毒變種區」名單。

從週日開始,德國將法國和丹麥視為「高風險地區」,這意味著未接種疫苗或未從病毒中恢復的人必須隔離10天。包括幾乎所有德國的直接鄰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現在已被添加到「高風險地區」類別中。

伊朗通報第一例Omicron變種

伊朗國家電視台週日報導稱,伊朗發現了首例Omicron變體感染病例。

伊朗已為其約8500萬人口中的約60%接種了兩劑冠狀病毒疫苗。

COVID-19已在伊朗造成超過131,000人死亡,是中東地區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僅在8月24日,就有709人死於這種疾病。專家說,由於接種疫苗,最近幾個月的死亡人數有所減少。

伊朗一般使用中國製造的國藥疫苗,但也使用俄羅斯的人造衛星V和英國-瑞典製藥公司阿斯利康生產的疫苗。

伊朗官員敦促接種過兩劑疫苗的人盡快接種第三劑。

華盛頓州參議員埃里克森染疫後去世

華盛頓州參議員道格·埃里克森(Doug Ericksen)感染了COVID-19後,於週五去世,終年52歲。

埃里克森去世幾週前,他說他在薩爾瓦多時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雖然他的死因尚未公佈。華盛頓州參議院共和黨核心小組週六證實了他的去世,但沒有透露他去世的地點。

埃里克森是華盛頓州芬代爾(Ferndale)的共和黨人,上個月與共和黨同事取得聯繫,稱他曾前往薩爾瓦多 (Salvador),抵達後不久檢測出 COVID-19 呈陽性。

在給州參眾兩院議員的一封信中,埃里克森徵求了關於如何接受單克隆抗體的建議,這在拉丁美洲國家是不可用的。

據西雅圖時報報導,埃里克森代表沃特科姆縣第42區,自1998年以來一直在州立法機關任職。在2010年當選參議員之前,他曾在州眾議院任職六屆眾議員。

南非能源部長第二次確診

南非礦產資源和能源部長格韋德·曼塔什(Gwede Mantashe)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GUILLEM SARTORIO/AFP via Getty Images)

南非礦產資源和能源部長格韋德·曼塔什(Gwede Mantashe)的Covid-19檢測呈陽性。

曼塔什在出現輕微症狀後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這是他第二次感染中共病毒。

66 歲的曼塔什去年曾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治療。

南非總統莫德利·岡古貝萊在週日的一份聲明中說,曼塔什在出現輕微症狀後於週六檢測呈陽性。

聲明中寫道:「曼塔什部長精神很好,目前處於自我隔離狀態。」

Omicron襲來 荷蘭重回封鎖

2021年11月26日,荷蘭總理馬克·呂特(Mark Rutte)在海牙的司法和安全部敦促收緊Covid-19限制措施。(BART MAAT/ANP/AFP via Getty Images)

荷蘭週日(19日)開始實施新一輪封鎖,以限制因Omicron變種的傳播而導致的COVID-19激增。

中央社報導,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週六宣布,為因應COVID-19的Omicron變異株,所有非必要商店、文化和娛樂場所都必須暫時關閉至明年1月14日,學校則至少將關閉到明年1月9日。住家訪客人數方面也面臨更嚴苛的限制,每戶住家最多2名訪客,室外群聚也以2人為限。

呂特在電視轉播的記者會上表示:「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荷蘭將從明天起恢復進入封鎖狀態。」他表示,現在若不採取行動,「醫院將陷入無法想像的境地」,尤其是各大院所都已縮減其他照護,將人力物力挪給COVID-19患者。

荷蘭傳染病專家范迪索(Jaap van Dissel)指出,Omicron預料將於耶誕節到跨年夜這段期間成為荷蘭最主流的變異病毒株。

雖然荷蘭超過85%成人已接種疫苗,已接種加強針的成人卻不到9%,是歐洲接種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及環境研究院(RIVM)週日通報,過去24小時新增1萬4616人染疫,自疫情爆發以來,境內共有逾290萬例確診,2萬420例死亡。

擔憂Omicron 意大利擬施新限制

由於擔心高傳染性Omicron變種的傳播,意大利政府正在考慮採取新措施,以避免聖誕假期期的COVID-19感染激增。圖為德拉吉。(Andreas Solaro/AFP)

據當地報紙週日報導,由於擔心高傳染性Omicron變種的傳播,意大利政府正在考慮採取新措施,以避免聖誕假期期的COVID-19感染激增。

據意大利《晚郵報》報導,在12月23日與部長們舉行會議後,首相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可能會要求接種疫苗的人在進入擁擠的場所(包括迪斯科舞廳和體育場)時有陰性測試的結果。

進入電影院和劇院以及在戶外戴口罩也可能需要有陰性測試的結果。

根據現行規定,已接種疫苗或最近從疾病中康復的人可以自由進入酒吧和餐廳、博物館、電影院、俱樂部和體育賽事的室內座位。

據意大利晚報報導,意大利已經要求醫療工作者、學校工作人員、警察和軍隊強制接種疫苗,但從1月起可能會將強制注射疫苗的規定擴大到所有工人。

國家衛生研究所(ISS)週六表示,Omicron變種正在意大利迅速傳播,在該國北部和南部發現了新病例。迄今為止,共發現了84例Omicron變種感染病例。

意大利是去年初第一個受到COVID-19襲擊的西方國家,最近幾週新感染和死亡人數在增加,但每日病例數仍遠低於英國和德國等其他一些歐洲國家。

布林肯出訪專機2機組人員確診 整團累計3人染疫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於 2021年12月14日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梳邦機場。(OLIVIER DOULIERY/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國空軍發言人18日表示,上週協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訪英國和東南亞的2名空軍機組人員確診罹患COVID-19。

中央社報導,先前未對外曝光過的這兩起新病例,讓布林肯出訪專機上採驗COVID-19呈陽性反應的人數來到3人。美國國務院15日透露,布林肯訪團1名隨團記者也確診。

空軍並未說明機組人員是在布林肯出訪的哪一站確診。該確診隨團記者在抵達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後進行採檢,14日晚間驗出病毒陽性反應,目前仍在隔離中。

空軍發言人昨天晚間透過電子郵件向路透社表示:「兩名(確診)機組人員都已完整接種疫苗。兩人都沒有與國務卿或高層人員有過密切接觸。」還說1名機組人員無症狀,另1人目前症狀輕微。

這名發言人還說,確診的兩人都遵循東道國的防疫規範,指出兩人都在驗出確診的地點被安排下機。

布林肯先後造訪印尼和馬來西亞後,原定16日在曼谷與泰國官員會面,但這次3國行的最後一站取消。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布林肯告訴泰國外交部長董恩(Don Pramudwinai),出於謹慎,他將返回華府。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15日表示,「布林肯與高層人員」在訪團隨行記者確診後採檢,結果均為陰性,不過普萊斯的聲明並未提及與布林肯搭機隨行的其他人員。

台灣新增6例境外移入 1人死亡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日(19日)公布新增6例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沒有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為60多歲本國籍男性,7月2日解隔離,死因為肺衰竭,研判與染疫有關。

中央社報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說明,新增1例COVID-19死亡個案(案4397),為60多歲本國籍男性,具慢性病史;5月22日因發燒就醫採檢,5月23日住院隔離治療,5月24日確診,7月2日解除隔離,12月1日死亡,死因為肺纖維化、肺衰竭,研判為感染COVID-19後遺症有關。

至於新增的6例境外移入個案,莊人祥表示,個案為3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美國、加拿大、英國、越南及奈及利亞入境,入境日介於12月5日至12月17日。

據指揮中心資料,新增的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有5名個案符合突破性感染定義,接種COVID-19疫苗廠牌及種類包含2劑BNT疫苗、2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2劑AZ疫苗,甚至還有1劑BNT混打1劑莫德納,及1劑莫德納混打1劑BNT。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805例確診,分別為2,152例境外移入,14,59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2020年起累計85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12例為境外移入。

 

【疫情12.17】點擊這裡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深圳知名八大景點之一部分城牆發生坍塌
培養億萬富翁最多的12所美國大學
大陸不少小女孩練芭蕾舞一個動作致癱瘓
茅台酒價格不斷下跌 引發市場恐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