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家電逆勢漲價 業界表示年後漲幅更猛

人氣 1623

【大紀元2021年0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每年黃曆新年前後,都是廠家打折促銷以吸引顧客的時候,但今年大陸家電不僅沒有打折,價格反而逆勢上漲,有業界人士表示,年後家電價格漲幅會更大。

大陸社交平台近來對家電漲價議論紛紛。從冰箱、洗衣機、彩電到小家電等都在漲價。有陸媒引用北京一名彩電銷售員的消息說::「現在不是單個企業的動作,整個行業都在漲。」

據新浪科技消息,有電視銷售員表示,他們目前部分低端產品的價格上調比較明顯,高端系列沒有太大變化。「比如你之前花1400到1500元(人民幣,下同)能買到的特價機,現在得需要2000元,平均漲了好幾百。」

一名冰箱銷售人員說:「我們這現在有幾個款漲了,但主要還是在搞新年活動,主推的幾款機子最大降價幅度能達1千多元,但估計年後就要漲了,5000元以上的產品預估都得漲五百多元。」

據悉,從綜合家電品牌到專攻某一品項的小型家電公司,幾乎都先後向經銷商發布了漲價通知。美的集團漲價通知中顯示,自今年2月1日起,熱水產品、廚房產品、經營水產品開單價整體上浮4%到10%。TCL向經銷商發布的一封信中也明確提出了漲價幅度,白電產品(指可以替代人們家務勞動的產品,如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計劃全面漲價,漲幅為5%到15%。

其實,大陸家電漲價不是從近期開始的,去年雙十一期間打折幅度就減少了很多。據奧維雲網監測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大陸線上市場中的彩色電視機均價較上年同期上漲了27%;空調均價2947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9.3%;洗衣機均價提升10.2個百分點。而在線下市場中,彩色電視機均價4717元,增長21.5%;空調均價3837元,上升9%。

而早在1月13日,《國際金融報》就曾經引用一位國內白電家電巨頭導購的消息說:「基本上冰箱、洗衣機、空調、油灶等品類都要漲價了。」一般家電產品漲價後就不會再降價了。

價格上漲不僅影響到普通消費者,帶給經銷商的壓力也在增加。家電經銷商朱先生表示,第一季預算各方面資金加起來的流水大概是500萬,進貨價格高了,提貨成本可能就會漲到六七百萬,短期內資金周轉的壓力變大。

至於漲價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原材料上漲。據海爾空調之前發給經銷商的一則通知中顯示,銅漲了30%,鐵漲了30%,塑膠漲了35%,鋁漲了37%,不銹鋼暴漲45%,鋅合金漲了48%。

中共國家統計局官網顯示,2020年3月下旬,有色金屬中電解銅的價格為38,474.1元/噸,到了12月下旬,其價格已經漲到了58,290元/噸。1月8日,滬銅盤中一度突破60,000元/噸。此外,2020年,鋁材、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也有所上漲。

信達證券1月中旬的研報顯示,本週主要原材料價格多延續上漲趨勢,其中銅價同比上漲36.08%,鋁價同比上漲7.82%,冷軋板均價同比上漲39.97%;塑料價格逐漸回落,最新中塑指數同比下降0.43%,預計未來原材料價格仍保持上漲趨勢,將會對家電企業成本端造成一定壓力。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曾表示:「對家電製造業來說,原材料成本占比可達七成以上。」

而大陸晶片漲幅達到了30%左右,也對下游終端產生巨大壓力。

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力和物流成本也給家電企業盈利帶來壓力。一位海信員工表示,在國內,工廠人力和物流漲價,在國外,因為瘟疫原因,一些高端產品所需要的進口材料在物流運輸上遇到挑戰,這些都促使了終端產品價格上漲。

對於未來家電走勢,徐東生認為,如果未來幾個月大陸國內外疫情逐步好轉,市場回歸正軌,大宗原物料價格波動有望趨於正常,家電價格也有望趨於穩定。不過,就目前來看,年後大陸家電價格漲勢可能會更猛。

責任編輯:李沐恩#

相關新聞
食品價格上漲11% 民怨:天天漲價 收入卻降
芯片漲價達30% 中國製造業競爭力受打擊
中共公布去年12月CPI及PPI數據 豬肉又漲價了
大陸芯片短缺 電視及平板電腦或現漲價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