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首次會晤有哪些進展 雙方公告對比

人氣 5063

【大紀元2021年03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中、美高層週五(3月19日)結束了在阿拉斯加的2天面對面會晤,無聯合聲明發表;雖然雙方都稱,會談是有益的,但仍是各說各話,甚至未提及後續會談事宜。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於週四~五(18-19日)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會晤中共中央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和中共外交部長王毅。

這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美中最高級別官員的首次會晤;也被認為是雙方第一次互試底線。

在週四的第一場會談伊始,雙方就陷入鏡頭前硬拼狀態,隨後的兩場會議就顯得格外低調。

美國高級官員週五結束時介紹會談情況說,會議是有益的,但沒有透露,雙方是否達成任何具體的協議,或者哪些是雙方共同關心的領域。

這位選擇匿名的官員告訴路透社說,合作領域包括朝鮮、伊朗、阿富汗和氣候變化,但沒聽說雙方有達成任何協議。

楊潔篪也在會晤結束後告訴中共官媒CGTN,為期兩天的談判是坦率的、建設性的和有益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分歧。

隨後中共官媒新華社發出的通訊稿顯示,貌似會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體內容包括:雙方都希望繼續高層戰略溝通,並在接種新冠疫苗、領事活動、放開簽證和旅行等方面取得共識。

以下為阿拉斯加會晤後,美中雙方公告內容對比。

表1  中美阿拉斯加會晤後雙方公告對比


美方公告 中方公告
核心關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一些領域,包括中共在新疆、香港、西藏上的行為,以及其越來越多地在台灣問題上以及網絡上的攻擊行動存在「根本性」分歧;當美方明確而直接地提出上述關切時,得到的是中方防禦性的回應。 中共公告用了大幅篇幅重複過去的批美言論,並將楊潔篪和王毅在第一天開場白中的超時戰狼言論納入其中
美中繼續高層溝通 美方未提及後續以何種方式進行溝通。沙利文:「我們將繼續與中國合作,繼續前進。」 雙方都希望繼續這種高層戰略溝通。雙方同意按照兩國元首2月11日通話精神,保持對話溝通,開展互利合作,防止誤解誤判,避免衝突對抗,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氣候變化合作 布林肯:「在伊朗、朝鮮、阿富汗、氣候問題上,我們的利益是相互交織的。」 雙方均致力於加強在氣候變化領域對話合作,雙方將建立中美氣候變化聯合工作組。
台灣問題 無具體談及 美方重申在台灣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疫苗 無具體提及 雙方探討了為各自外交領事人員接種新冠疫苗作出對等安排。
領事工作、媒體記者 無具體提及 雙方將本著對等互惠的精神就便利彼此外交領事機構和人員活動以及媒體記者相關問題進行商談。
旅行和簽證 18日晚發出的簡報提及,拜登政府對放寬川普時期對中國公民實施的一些簽證限制持開放態度 雙方討論了根據疫情形勢調整相關旅行和簽證政策並逐步推動中美人員往來正常化事宜。
伊朗、阿富汗 沙利文:會通過正常的外交渠道,就伊朗、阿富汗等問題進行協商。 雙方還討論了經貿、兩軍、執法、人文、衛生、網絡安全以及氣候變化、伊朗核、阿富汗、朝鮮半島、緬甸等一系列問題,同意保持和加強溝通協調。
取消關稅和制裁迫害人權的中共官員 18日晚發出的簡報提及,美方對中方要求的放鬆關稅和對中共官員放鬆制裁不持開放態度。

布林肯19日說:「在經濟、貿易和技術問題上,我們告訴對方,我們正在與國會、與我們的盟友和合作夥伴密切協商,審查這些問題。我們將以充分保護和促進工人和企業利益的道路繼續前進。」

無具體提及

根據美國國務院網站以及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社通訊稿整理。(大紀元製表)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美中首場會談 楊潔篪戰狼式發言引發批評
阿拉斯加會談美中陷舌戰 中國股市大跌
激烈開場艱難結束 美中會談未緩和關係
楊威:美中會談 關稅和科技制裁未鬆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