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報告:習近平轉向獨裁 歐盟對合作感悲觀

人氣 2532

【大紀元2021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美國媒體「政治」(Politico)的歐洲網站週一(4月26日)刊文說,歐盟高層內部報告顯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轉向獨裁」令歐盟擔憂能否分別看待歐中之間的商業利益和政治關切,歐盟對此已越來越感到悲觀。

歐盟2019年曾發布《歐中關係戰略展望》報告(EU-China–A strategic outlook)。從上週開始在歐盟高層流傳的內部報告是針對中國最新的「進展報告」,試圖評估2年來的局勢變動。

外界認為,歐盟高層內部的報告顯得更加接近華盛頓的措辭,拜登計劃6月訪問布魯塞爾、參加歐美峰會,預計中國問題將成為峰會的討論焦點。

歐盟與拜登政府在中國問題上集中在貿易和技術領域。歐盟的內部報告也凸顯了這兩個話題的突出地位,並表示,北京政府在兌現過去的改革承諾時一直在使用拖延戰術。

投資協議達成僅4個月 歐盟內部罕見對華措辭強硬

在歐、中達成投資協議意向僅4個月後,這份歐盟高層內部報告已顯示,歐盟愈來愈悲觀看待跟中國做生意可跟政治脫鉤的想法。此外,報告一改以往、使用強硬的措辭,也反映出歐盟在中國議題上的官方表態出現了新變化。

報告還抨擊中國共產黨治下的中國在承諾的經濟改革措施上「幾無進展」,特別是在開放數字和農產品市場、解決鋼鐵產能過剩和控制工業補貼等方面。

報告說,在中共政府通過不公平補貼將政府資金投入工業產業問題上,中方「迄今沒有參與實質性的工作,並單方稱,歐盟-中國世貿組織改革工作組的任務僅限於交流信息,而不是談判」。

報告還呼籲採取「進一步的、強有力」措施,來應對中國(中共)帶來的新挑戰。

「展望未來,歐盟必須繼續強化關鍵基礎設施與科技基礎的安全。」報告寫道。

北京2年來更加獨裁 歐盟未來密切關注台海

過去一週廣為傳閱的這份歐盟報告指出,過去兩年來,北京已採取「更獨裁的路線」。

報告表示:「(中共在過去兩年)持續轉向獨裁,進一步封閉國內的政治空間、加強社會控制,並壓迫新疆和西藏人民。中國(中共)也打壓香港的基本自由,這對歐中關係產生了負面影響。」

報告更提到:「南海的和平與穩定明顯攸關歐盟利益。近日台灣海峽兩岸緊張情勢升溫,應予密切關注。」

此外,歐盟還提醒,警惕中共利用疫情加速在歐盟購買關鍵的、威脅國家安全的資產。報告提到,中共支持的中國企業可能利用後疫情時代的國外經濟下滑,來搶奪歐洲關鍵產業,如同10年前它們在金融危機期間取得希臘的彼里夫斯港(Piraeus)。

歐盟高層:不應刻意隱瞞與中共的根本分歧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21日發信給歐盟27國領袖組成的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概述上述報告。

兩人寫道:「事實是,歐盟與中國(中共)有根本上的分歧,不管他們的經濟體制和治理全球化、民主和人權方面,還是他們處理第三國的方式。這些分歧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持續,不應被刻意隱瞞。」

「為了達到全面有效,歐盟還需要與其它夥伴緊密合作。新美國政府明確,它打算與多邊機構重新接觸,並與盟友和夥伴密切合作,在(應對)中國方面也是如此……我們必須握住這一伸出的手、一起合作,同時在世界舞台上堅持我們的立場和我們的利益。」兩人說。

中共報復歐盟制裁 議員不同意繼續對華綏靖

報導說,歐盟委員會在12月與中方締結的全面投資協議的決定是有爭議的。

當時的候任拜登政府表示,它希望布魯塞爾在推進協議前與華盛頓協商。但布魯塞爾最終置之不理,繼續推進這項可大大促進歐洲汽車製造商在中國設廠的投資協議。

主導協議談判的法國和德國仍在努力保持與習近平的良好關係,拒絕了拜登的提議——歐洲應與華盛頓合作,並建立一個反對中國(中共)的民主統一戰線。

但2021年以來,因歐盟跟隨美國、罕見宣布制裁中共涉及新疆迫害人權官員的制裁,北京不僅報復、制裁歐盟議員,同時還挑動國內民族主義抵制歐洲企業。

目前,已有許多歐洲議會議員明確表示,在他們的同僚受制裁時,他們絕不會批准歐中投資協議。

歐盟內部報告展現對抗性立場

歐盟報告仍保留了部分迴旋的餘地。報告延續過去的說法堅稱,歐盟「仍然完全有必要」不把中國(中共)作為一個戰略競爭對手和系統對手看待,它是歐盟的一個「可以合作的談判夥伴」,包括在氣候變化或緬甸的民主過渡問題上。

這次的報告總體上看,比以前的更傾向於一種對抗性立場。

如它說:「多面策略……應繼續作為歐盟與中國打交道的首選方式。同時,在執行現有法規和應對一些新的挑戰方面,(歐盟)還需要進一步做出強硬回應。」

責任編輯:李緣 #

相關新聞
投資協議完成前 中共幹了一件事被歐盟拒絕
【財商天下】中英關係結冰 2021經貿向何方?
楊威:煽動民族主義 中共難掩外交窘境
中歐關係遭遇「倒春寒」 人權問題不可迴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