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教育董事會促所有學區採多元化政策

紐約州希望強制執行文化響應式教學 專家質疑這是在轉移問題 反而加大成績差別

人氣 18

【大紀元2021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紐約州希望強制執行文化響應式教學(CRS)了。CRS很快將成為紐約州各公立學校、易受影響的年輕受害者被灌輸的必不可少的內容。

紐約州教育局董事會(The New York Board of Regents)上週一一致通過了一項新的全州性政策聲明,敦促各學區實施所謂的多樣性和公平政策,並優先考慮詳細闡述美國種族主義歷史的課程。

該政策聲明說,促進多樣性、公平和包容性「將使來自各個背景的學生能夠形像地看到自己成功的未來,並為他們提供一種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董事會建議所有學區「應該考慮承認種族主義和偏執在美國故事中,一直並且繼續扮演的角色。」

在傳統上,州政府把對公立學校的權力授給地方學區,在小學和中學,課程、資金、教學和其它政策都由當地選舉產生的學區委員會決定。但州一級的教育改革主要表現在學校課程的數量和種類的增加,教育標準和標準測驗通常由州政府制定。

上週一通過的全州性政策聲明中承認,區級決策是由地方一級制定,但仍要求區級採用建議的政策。董事會「期望所有學區和高等教育機構都會制定並實施旨在促進多樣性、公平和包容性的政策和做法,並將忠實和緊迫地實施此類政策和做法。」

聲明中寫道:「我們承認,採取政策的決定以及該政策的內容最終將由當地自由裁量權決定。」「但是,董事會堅信有道德和經濟上的迫切需要,消除這種阻礙紐約整個學生群體成功的不平等現象。」

通知中建議的一些政策包括建立地區的「多元化、平等和包容」委員會,重新評估和更新課程,加強教師培訓,改善教職員工多元化,增加家長和社區成員的參與度。

多個共和黨主導的州立法阻止CRT

紐約州教育局董事會的倡議是在美國多個共和黨主導的州立法阻止將「批判性種族理論」(CRT)納入公立學校課程之際進行的。

在過去的一年中,美國各地的公立和私立學校越來越多地採用基於批判種族理論(CRT)的課程。CRT簡單地說就是白人是壓迫者,有色人種處於被壓迫地位,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源都歸於種族歧視。就像1966~1976年的中國文革一樣,共產黨用「階級」來劃分人民,在「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製造不和。

近幾十年來,CRT通過學術界、媒體、政府機構、學校和企業逐漸擴散,並在弗洛伊德涉警死亡事件中上升到突出地位。近期,多個共和黨領導的州,包括田納西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愛達荷州、佛州正在考慮或已經通過法案,阻止在學校裡給學生灌輸CRT。德州兩名反對CRT的候選人被選入學校董事會。

教育局董事會主席否認這是CRT

紐約州教育局董事會今年1月選舉揚萊斯特(Lester Young)為主席,他是紐約州教育局董事會第一任黑人主席,他將協調董事會成員就各種政策建立共識,並負責任命董事會成員到不同的工作組和委員會中,這些工作組和委員會負責監督紐約的教育政策制定工作。

據《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報導,揚萊斯特上週一否認董事會正在倡議批判種族理論政策。他說:「這不是我們的建議。」

揚萊斯特說:「我們認識到種族和種族主義所起的作用,並認識到我們有義務消除阻礙紐約州部分人口的障礙。」「但是我們絕不主張在紐約州建立基於種族的教育系統。」

CRS或會加大成績差別

紐約州教育局董事會的政策聲明中說,教學上,將採用文化響應式教學(CRS)為框架。據了解,紐約市已經批准了CRT。 在最近的會議上,教育政策委員會(The Panel for Educational Policy,PEP)批准了紐約市公立學校的CR-SE。

「曼哈頓研究所」研究員麥克唐納(Heather Mac Donald)早前在接受英文大紀元「美國思想領袖」節目採訪中曾說,「文化響應教育」(Culturally Responsive-Sustaining Education,CR-SE)是「純粹的左派政治」,甚至都不能偽裝成教育;而其基本的主張——「偏見與壓迫」是一個「高度有爭議性的意識形態立場」,「在教室裡沒有它的位置」。

她認為,這種左派幾十年來一直兜售的「多文化 」教育是在轉移問題的主題。

非裔和西班牙裔的學生問題出自於哪裡?教育局一直歸罪於「白人特權」。但是從亞裔學生的成績領先於其他任何族裔這一點就可看出,這種理論很容易被「偽證」。

麥克唐納在「美國思想領袖」節目中,並沒有把問題的根源歸結於那些亞裔家長也都認為的「非裔、西語裔社區的天才班、補習班不足」這個原因上,她認為是「家庭原因」。

「非裔和西語裔孩子落後的原因不是因為偏見。」她說——在美國沒有比教師這個職業更進步的領域了——「而是因為缺乏那種狠抓學校成績的家庭文化。」

紐約的亞裔學生很多來自於低收入家庭,如果他們的社區沒有補習班,他們的家長就會帶孩子到別的地區去上課。

而在非裔社區中,73%的孩子是非婚兒,即由單親撫養。「這是一場破壞文明程度的社會災難。人們做出的其它社會選擇還包括——逃學、不學習、不把課本帶回家、不認真聽講、參加幫派等,這些重大的行為差別(比左派說的種族、偏見等)在我看來是更重要的原因。」

而且,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灌輸什麼「偏見與壓迫」,而不是確保學生占有關鍵的歷史、科學和文學知識,是一種「教育瀆職」,「這種誤導性的計畫只會加大(種族上的)成績差別」。◇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虛偽與雙重標準成現代新規則
【名家專欄】奇特的美國「種族主義」
紐約同源會:制止攻擊亞裔  改善治安是根本
哈佛歧視亞裔案  紐約多團體籲複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