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逾百地方政府購買受制裁中企的監控系統

人氣 672

【大紀元2021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佳宣編譯報導)美國商務部在2019年10月以迫害人權因素為由,將海康威視、浙江大華等8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國會也禁止聯邦機構購買這些公司的產品或與之續簽合同,但據媒體TechCrunch披露,這些監控設備仍流入全美至少100個縣、鎮和市政府的管轄區,其中多數被安裝在校園。

雖然聯邦禁令與制裁行動不適用於州和市級機構,允許地方政府在不使用聯邦資金的情況下購買上述企業的監控產品,包括視頻攝像機和熱成像掃描儀等,但根據TechCrunch獲得的州級(以下)政府合同發現,有超過100個地方政府向被制裁的中國企業購買監控設備,無視了聯邦警告。這些合同由追蹤聯邦和州政府開支的GovSpend提供。

商務部在將海康威視、浙江大華列入經濟黑名單時指出,這些公司「在實施中國(中共)對維吾爾人、哈薩克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成員的鎮壓、大規模任意拘留和高科技監控的運動中,與侵犯人權和虐待行為有關」。拜登政府日前也表示,這些侵犯人權的行為是「種族滅絕」。

國會在2018年通過的《國防預算法案》中,禁止聯邦機構從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和華為技術等5家中國公司購買設備,並提到「這些設備或有助於中國(中共)進行間諜活動」。之前有媒體披露,海康威視具備前端AI技術,能夠進行大規模的面部識別。浙江大華則被發現其向警方提供的「實時維吾爾族警告」代碼中存在種族偵測(detection)。

據報導,喬治亞州費耶特縣的教育委員會是交易名單中最大的消費者,他們在2020年8月花費49萬美元向海康威視訂購幾十台熱像儀,用於檢查其公立學校學生的體溫。而總部在美國的監控行業研究和出版機構IPVM的研究發現,許多熱像儀,包括海康威視和浙江大華儀器的讀數不太準確,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曾為此發出警告,指這些錯誤的讀數可能帶來「潛在的嚴重公共健康風險」。

北卡羅來納州的納什縣曾在2020年9月至12月期間,花費超過4.5萬美元購買了浙江大華的熱像儀。縣長澤·拉姆(Zee Lamb)證實有這項交易,並說這些裝備被裝在公立學校,未多做說明。

在這批購買者名單中,只有一個機構談到了他們如何購買到這些設備。

加州的克恩縣在2020年6月為其緩刑部門辦公室購買了超過1.5萬美元的海康威視監控攝像機和視頻記錄設備。該縣的行政官說,他完全不熟悉海康威視的問題,他是因為和Tel Tec Security簽約才買到了這些設備。

對此,人權觀察組織的高級研究員王松蓮(Maya Wang)表示,「這類攝像頭,無論來自哪個國家,無論它們是否與侵犯人權有關,已經被進口到全美各地,特別是在州和市,然而在沒有任何監管的情況下,難以確保它們符合隱私標準。還有,現在沒有任何的監管框架能根據公司的記錄審查它們是否被用在侵犯人權。(如果有這些監管)這樣,我們就可以評估或選擇更好的公司,並鼓勵那些具有更好隱私保護的公司拿到合同。」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美制裁效應 富時羅素將剔除中芯國際、海康威視
澳公司發現大華公司軟件含「種族過濾器」
FCC委員促對中國產通訊設備採取更嚴管制
美新規限中國產IT設備 或影響450萬家公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