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紙價持續上漲 部份造紙廠停產

人氣 1384

【大紀元2021年05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亦揚香港報導)最近,中國大陸紙價大漲,有企業已在一個月內五次提價。「紙價大漲」「紙廠紛紛停產」衝上微博熱搜。

5月以來,大陸主要文化紙企業和貿易商發布多張漲價函,其中文化紙普遍漲價200元/噸(約合31.34美元/噸),白卡紙漲價則達到1000元/噸(約合156.68美元/噸)。

北京市某印刷店老闆告訴中共官媒央視,白卡紙原來是6500元/噸(約合1018美元/噸),現在是13,000、14,000元/噸(約合2,034-2,191美元/噸), 自己利潤減少了約30%。

包裝紙行業龍頭玖龍紙業(Nine Dragons Paper)本月已五次提價。5月24日,玖龍紙業第五次提價,離5月19日第四次提價僅隔4天。而第四次和第三次之間僅隔了2天。一週的時間,玖龍紙業的原紙價格平均每三天上漲一次。

在玖龍紙業的帶動下,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四十多家紙企也上調價格,幅度在20-100元/噸(3.13-15.67美元/噸)。

伴隨文化用紙、白卡紙價格的上漲,生活用紙企業也宣布了提價策略。

4月1日起,大陸四大生活用紙企業金紅葉(Gold Hongye Paper)、恆安(Hengan International)、維達(Vinda International)、中順潔柔(C&S Paper)紛紛上調了產品價格,部分生活用紙製品上調了10%-20%。

漲價原因

對於漲價原因,龍頭紙企均表示是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造成的。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木漿的價格就進入上漲通道,今年的價格走勢更是一路飆升。壓力之下,造紙企業只得調價。

大陸工商聯紙業商會(China Paper and Pulp Industry Chamber of Commerce, CPICC)祕書長張慎金向陸媒表示,紙漲價的主要原因是造紙上游的紙漿、物流、能源等價格全球性的上漲,直接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根據上游原料來源不同,造紙企業可以分為木漿系和廢紙系兩大類。其中,木漿系原材料源自原木片,長期以來,中國造紙主原料木漿多數依賴進口。

據中共官媒報道,自2003年以來,中國紙漿進口量一直位於世界第一,而且需求量越來越大。中國的木漿進口量在2020年達到3064萬噸,進口木漿占木漿總消耗量的72.8%。

木漿的價格也是一路高漲,去年7月到今年3月份,木漿價格平均上漲超過400美元/噸。

廢紙系則通過廢紙回收重新製漿進行生產製造。去年12月,中共頒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包括廢紙。隨著「禁廢令」的施行,紙企的廢紙進口配額清零,直接導致廢紙價格上漲。

造紙廠停產

與漲價潮一同進行的,還有企業的停產。自今年3月以來,多家造紙企業宣布停機檢修。

3月31日,山東太陽集團(Sun Paper Group)宣布,4月份對工業用紙和銅板紙紙機進行優化調整。

4月26日,山東華泰紙業(Huatai Paper Company Limited)發布通知,計劃5月上旬對銅板紙紙機停產維保。

4月27日,山東晨鳴紙業(Chenming Paper)宣布,決定於5月中上旬對文化紙機台停機檢修10天。

張慎金表示,停機的原因是受紙漿原料價格上漲,造成漿價和紙價的倒掛,這樣有些紙廠沒有辦法就要停機了。

中下游企業受影響

廣東東莞市成益紙品有限公司(Senrex Paper)生產的產品主要用於小家電等領域。該公司負責人王曉婭向陸媒記者表示:「這段時間,下遊行業對紙箱的需求激增,現在訂單很充足。」然而,由於原紙價格不斷上漲,如今原材料成本已經占到企業成本的75%以上。

眼看著產品利潤被吞噬,紙製品企業也正醞釀著通過提價來緩衝自己的壓力。目前,已有部分紙箱廠決定轉嫁價格壓力。此前,一些大型紙箱廠普遍將價格提高了15%左右,但相較於原紙的上漲幅度,企業壓力依然很大,利潤被一再吞噬。

紙箱價格的上漲,對下游製造業影響也很大,例如小家電、傢私等行業。廣東一家傢私企業告訴陸媒記者:「今年以來,紙箱價格至少上漲了30%,這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綜合成本。」

該傢私企業負責人表示,由於原材料的上漲,企業今年也提高了終端產品的價格。之前詢單的客戶如果要下單,就要按照最新的價格去執行。

他說:「這樣可能會失去部分客戶,不過我們也沒辦法。」@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廢紙進口趨嚴等多因素驅動 陸紙張價格飆升
中國各消費領域報復性漲價 網友吐槽
中共禁廢紙進口導致紙價暴漲 有企業停產
中國金融腐敗嚴重 4家銀行超680億元被挪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