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與器識

早慧神童「初唐四傑」為何有才名寡爵祿?

作者:允嘉徽
士子要有大作為,必先有大器識然後才看他的才華,早慧神童「初唐四傑」人生的結局為何呢?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165
【字號】    
   標籤: tags: ,

唐代詩壇上的「初唐四傑」——楊炯、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都是早慧的神童、天才。當時具有識人能力的裴行儉看過四傑,說了士子要有大作為,必先有大器識然後才看他的才華,然後各指出他們人生最終的結局。後來「初唐四傑」的人生終局竟然都應驗了裴行儉的洞見。

楊炯、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在唐朝初期都以文章見稱。他們在詩作的創作上都能突破六朝時期靡靡詩風,改革齊梁浮豔的格調,擴大了詩歌的題材,在他們手中,五言律詩邁向成熟的發展,人稱「初唐四傑」。

這初唐四傑有一個共同的特色,智慧早熟,自幼聰明博學,是神童,是天才。

唐高宗時吏部侍郎李敬玄(615—682年,後來為相)盛譽四傑,心想他們未來必當顯貴。當時裴行儉通陰陽、天文算術,很善於識人拔才,甚至能看到未來的發展,李敬玄就引見四傑給他看一看,一方面也想印證自己的想法。

裴行儉看後對李敬玄說:「他們四位才名是有,但是爵祿都寡。士子能夠有大作為,必有大器識為基礎然後才看他的才華。王勃等人雖有文才,但是浮躁淺露,豈是容納爵位厚祿之器呢!楊炯沉靜,應至令長,其餘的能得善終為幸。」言下之意,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等三人不但顯貴談不上,可能還不得善終。這樣的結論讓李敬玄大感意外,結果真又如何呢?

楊炯

楊炯(650—693?年)是弘農華陰的望族出身,自幼聰明博學,尤其善為文辭,十歲舉神童,授校書郎,次年待制弘文館。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充崇文館學士,後來遷任太子詹事。他擅長五言律詩,特別是以軍功立業為理想抱負題材的邊塞詩,風格警勁豪放。

在武則天稱制時,意外受到堂弟楊神讓跟從徐敬業聲討武則天而入罪的牽連,貶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因為理想不得抒發,心情鬱悶,後來卒於盈川令任上。

王勃

王勃
王勃,選自《晩笑堂竹荘畫傳》。(公有領域)

王勃(650—676?年)出身絳州龍門的望族,祖父王通為隋末大儒。王勃幼年聰慧拔萃,六歲就能寫文章,構思無滯,詞情英邁,為時人稱讚。九歲時,他作了《指瑕》一文,揭露大儒顏師古註《漢書》之失。他在高宗麟德三年(666年)應制科,以對策高第,拜朝散郎。

沛王李賢聞其名,召為府修撰。入府不多久,他以戲謔心情為沛王和英王鬥雞而寫了《檄英王雞》,討伐英王雞,為沛王雞助興。唐高宗看了斥為「歪才」,因王勃身為博士,不行諫諍,反作檄文,虛構誇大事態,會導致諸王之間產生矛盾,下詔免去他的官職,並斥出沛王府。

離開了王府,王勃入蜀地漫遊,這期間詩文有長足的進步。他揚棄六朝時期內容空泛的宮廷詩風,詩作多為抒發個人情志和抨擊時弊之作。他擅長五言律詩、五言絕句,風格清新峻麗。

咸亨四年(673年),他補上虢州參軍,但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因匿殺官奴獲罪當死,遇赦得以免死,而他的父親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秋天,王勃前往交趾省父,途中經過南昌逢滕王之閣落成盛會,留下了後世傳頌的《滕王閣序》。然而,不久在渡海時墮水身亡。

盧照鄰

盧照鄰(約635—689年)出身幽州范陽望族,號幽憂子。盧照鄰小時候非常聰明,從曹憲、王義方學習小學及經史,博學能文。貞觀二十三年前後,在弱冠之齡為鄧王(唐高祖第十七子)府典簽。鄧王賞識愛重盧照鄰,結為布衣之交,曾對人說「此吾之相如也」。

盧照鄰擅長七言歌行,與駱賓王同創初唐近體歌行[1],風格清峻,典雅莊重。他的詩多抒發仕宦不遇和貧病交加的憂憤之情,兼帶有揭發權貴的驕奢淫逸,嘲諷權勢榮華不可久恃的作品。

高宗時拜益州新都尉,因染風痺病去官。此後盧照鄰就一直為風痺病所苦,「足攣,一手又廢」,手腳殘疾,一直治不好。他作《釋疾文》、《五悲文》自傷遭遇,竟而因不堪忍受長期病痛折磨在家園附近投潁水而死。

駱賓王

駱賓王(約626?—684?年)是婺州義烏人,出身寒門。其父早逝,曾為青州博昌令。駱賓王才情縱放,7歲能詩,被人讚為神童。他與盧照鄰同創初唐近體歌行,《帝京篇》是為代表作,作於上元三年擔任明堂主簿時,以古喻今,抒發自己的胸懷,被時人引為絕唱。其中詩句「誰惜長沙傅(*賈誼),獨負洛陽才」,隱喻自已胸懷賈誼之志。

駱賓王。(夢子/大紀元)

他初在道王府中任事,有人讓他說說自己所能,他不答;後來任武功主簿,裴行儉(時為洮州總管)上表讓他掌書奏,他不應。他曾經從軍西域久戍邊疆。從塞外返還,又宦遊蜀中。

武后聽政時,他任長安主簿,數次上疏言事獲罪下獄,次年秋貶官臨海丞,因此怏怏不得志,棄官而去。睿宗文明年中,武則天自行臨朝稱制,駱賓王於揚州入徐敬業(唐朝將領,祖父為英國公)府署,「為敬業傳檄天下,斥武后罪」,連同起兵聲討之。徐敬業的檄書都是出自駱賓王之手。武后嘻笑讀著檄書,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驚懼變色問道:「誰為之?」有人告訴她是駱賓王,她說:「宰相安得失此人!」

然而,徐敬業的聲討之師經歷三個月敗北。徐被殺,駱賓王則不知去向,死亡時年眾說紛紜。

綜觀「初唐四傑」的一生,果然都證驗了裴行儉的話:他們四位才名是有,但是爵祿都寡。士子能夠有大作為,必有大器識為基礎然後才看他的才華。

註釋:
[1] 明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近體歌行》:「歌行有有聲有詞者,樂府載諸歌是也;有有詞無聲者,後人所作諸歌是也。」

資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唐詩大辭典》、《本事詩·徵異第五》@*#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