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美軍無人車試射導彈擊中靶船

人氣 5225

【大紀元2021年08月22日訊】8月15日,美軍在夏威夷海域進行實彈打靶船演練,將2021大規模演習(Large Scale Exercise 2021)推向高潮。參與導彈實彈射擊的至少有航母艦載機、潛艇,還有海軍陸戰隊的岸基反艦導彈。8月20日,美軍進一步披露,當時參加演習的岸基反艦導彈是從無人車上發射的,再度展示了一項高科技軍事裝備。

美國印太司令部透露,8月15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射了兩枚海軍打擊導彈(Naval Strike Missile),飛行了 100 多海哩(約185公里)後擊中海上靶船。此次實彈遠程精確打擊是海軍陸戰隊遠征先進基地靈活性和殺傷力的首次戰術演示,也是海軍陸戰隊 2030 年軍力設計的關鍵組成部分。

當天,美國第12海軍陸戰隊第1營在夏威夷考艾島的太平洋導彈靶場進行了此次試射。發射前數天,無人發射車和相應裝備通過氣墊船和 MV-22B Osprey 傾轉旋翼直升機被運上岸,並同時部署了尖端技術控制的作戰行動中心,使用了無線衛星通信設備,成功協調了從目標跟蹤到發射的遠程通信控制。

8月15日,美軍在夏威夷海域進行實彈打靶船演練,充當靶船的美軍退役護衛艦英格拉漢姆號(USS Ingraham)被反艦導彈擊中後升起濃煙。(美國海軍)
8月15日,美軍在夏威夷海域進行實彈打靶船演練,充當靶船的美軍退役護衛艦英格拉漢姆號(USS Ingraham)被反艦導彈擊中後升起濃煙。(美國海軍)

此次演習中展示的無人發射車,預示了海軍陸戰隊作戰模式的重大變化,成為2030實現分佈式海上作戰的關鍵一步。參加演習的無人導彈發射車沒有駕駛室,僅配備了各種傳感器和攝像頭,頂部裝載了導彈發射器。無人發射車由系統遠程控制,系統發現並確定目標後,將數據傳遞給導彈發射車,啟動遙控發射,導彈飛行了 100 多海哩後,成功擊中了充當靶船的美軍退役護衛艦英格拉漢姆號(USS Ingraham)。在第二枚導彈命中前,靶船已經升起了濃煙。

發射任務完成後,無人發射車立即在遠程引導下前往附近機場,裝載到一架正在等待的KC-130J運輸機上,模擬隨時再次機動部署,也及時規避了被反擊的風險。海軍陸戰隊系統司令部指揮官帕薩吉恩(A. J. Pasagian)說,「這種情景代表了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未來將共同面臨的現實挑戰和任務」,「這次演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一起完善2030軍力設計的現代化概念」 。

8月16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無人導彈發射車被裝載到氣墊船上,車上沒有駕駛室。(美國印太司令部)
8月16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無人導彈發射車被裝載到氣墊船上,車上沒有駕駛室。(美國印太司令部)

第二天,無人導彈發射車被重新裝載到氣墊船上,返回了船塢登陸艦聖地亞哥號(USS San Diego),展現了該系統的機動性,可以在未來尋求在海洋重要區域實現海上阻止或海上控制,為艦隊指揮官提供了靈活的選項。

海軍打擊導彈(Naval Strike Missile)是雷神公司與挪威康斯伯格國防航空航天公司合作開發的第五代反艦導彈,海基發射系統2018年首先配備在美軍的濱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上,陸基系統2019年配屬美國海軍陸戰隊。

2021年3月18日,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吉福茲號(LCS 10)在太平洋試射了一枚海軍打擊導彈(Naval Strike Missile)。(美國海軍)
2021年3月18日,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吉福茲號(LCS 10)在太平洋試射了一枚海軍打擊導彈(Naval Strike Missile)。(美國海軍)

海軍打擊導彈被稱作新型遠程精確打擊武器,被認為推進了美國海軍分佈式殺傷力的願景,確保了對海洋的控制和航行自由。雷神公司和美軍都僅透露,導彈可在超過 100 海哩(約185公里)的距離內搜尋並摧毀敵艦,但沒有公佈最遠射程,估計與此次展示的無人發射車系統詳細信息一樣,會一直保密。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時事軍事】F-35C首次全球海上部署
中印軍力對比 矛盾難解 勝負難分
【探索時分】殲10怕水?中美技術差距有多大
【圖解】中美軍力對比差距多大(地面部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