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9.1】德州二教師染疫死亡 學校關閉

人氣 4456

【大紀元2021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簡、戴芙若、李言綜合報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夏令時週三(9月1日)下午7:21,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2.18億(218,262,216)例,死亡人數超過452萬(4,528,900)人。

以下是8月31日(週二)部分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有些數字或來自worldometers)

美國140,704例確診,1,397人死亡;
加拿大2,935例確診,17人死亡;
澳洲1,225例確診,6人死亡;
英國32,167例確診,51人死亡;
法國19,425例確診,136人死亡;
印度41,965例確診,460人死亡;
巴西24,589例確診,839人死亡;
俄羅斯17,374例確診,776人死亡;
日本17,667例確診,64人死亡;
台灣4例確診,1人死亡;
印尼10,534例確診,532人死亡;
馬來西亞20,897例確診,282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英國研究:1/7青少年出現COVID長期症狀

英國最新發布的青少年COVID長期症狀(Long COVID)研究指出,多達1/7孩童在檢驗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陽性數個月之後,仍有相關症狀。

中央社援引路透社的報導,這是探討「COVID長期症狀」在青少年族群究竟有多普遍的最大型研究。孩童確診COVID-19較少發展為重症,但通常病去如抽絲,症狀會持續較長時間。

倫敦大學學院(UCL)與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HE)主導的研究發現,11至17歲曾檢測出COVID陽性的青少年,比起篩檢結果為陰性的青少年,有兩倍機率在15週後出現3項以上COVID-19症狀。

研究對象為今年1至3月,經核酸檢測(PCR)為陽性結果的3,065名11至17歲英格蘭青少年,控制組是同期3,739名篩檢結果為陰性的青少年。

在陽性結果的受試者中,14%在15週後出現3項以上症狀,像是不尋常的睏倦,或是頭痛等。相比之下,陰性結果只有7%出現3項以上症狀。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根據研究推估,多達3萬2,000名青少年可能會在確診15週後出現多項症狀,但出現COVID長期症狀的盛行率,仍比去年所設想要低得多。

意大利報告6,503新病例 69人死亡

意大利衛生部週三報告了69例與中共病毒相關的死亡病例,6,503例新感染病例。

自去年2月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意大利共登記了129,290例與Covid-19相關的死亡。

迄今為止,意大利已報告了逾455萬例確診感染病例。

週三,住院的COVID-19患者(不包括重症監護病房的患者)為4,231人。重症監護病房患者總數為540人,包括40名新入院患者。

瑞士國家足球隊隊長確診

瑞士國家足球隊隊長、阿森纳中場球員格拉尼特·扎卡(Granit Xhaka)確診感染Covid-19。(OLI SCARFF/AFP via Getty Images)

瑞士國家足球隊隊長格拉尼特·扎卡(Granit Xhaka)在瑞士的一場國際賽事期間被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

週三早上,這位28歲的球員出現症狀,晚上在巴塞爾瑞士國家足球隊對陣希臘的一場國際友誼賽中,被排除在外。

在立即隔離後,隨後在賽前的PCR檢測中,得到陽性結果。

瑞士的一名幕後工作人員也被隔離,但由於沒有其他人被視為密切接觸者,但由於該人已接種疫苗、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因此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

目前尚不清楚扎卡是否已接種疫苗,身為瑞士國家足球隊長的他將於週四進行另一次PCR檢測。

若非確診,與希臘的比賽將是他為瑞士國家隊踢的第99場比賽,而週日瑞士隊將對陣歐洲冠軍意大利隊,扎卡現在看來參賽無望。

扎卡是一名阿爾巴尼亞裔的瑞士足球員,目前效力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的阿森纳球隊,司職中場。

上海出現病例 居民排隊接受病毒檢測

2021年8月29日,中國上海市,民眾排隊等候接受COVID-19(中共病毒、新冠病毒)檢測。(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的COVID-19(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持續蔓延,8月31日,官方公布上海新增2例境外輸入的疑似病例,近日上海許多市民在醫院前排隊等候篩檢。

據中共衛健委9月1日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包含自治區和直轄市在內的31個省和新疆,過去24小時內新增19例確診個案,其中上海3例。中共官方公布的數據經常受外界質疑,實際上的疫情可能更加嚴重。

近期,上海接連出現病例。圖片顯示,8月29日至30日,上海市的一間醫院前出現人潮,民眾排隊等候接受中共病毒篩檢。大部分民眾外出時還是戴著口罩。

朝鮮拒絕中共提供的300萬劑科興疫苗

最近幾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COVAX提出向朝鮮提供300萬劑中共國產科興疫苗,但是遭到拒絕。COVAX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西方政府資助低收入國家獲得疫苗的國際計劃。

週三(9月1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言人表示,朝鮮公共衛生部拒絕了這批疫苗的理由是,中共病毒(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的全球供應有限,而且其它地方的病毒激增,因此要求將這些中國疫苗「轉移到受影響嚴重的國家」。

但是似乎有些矛盾的是,朝鮮這個沒錢買疫苗的貧困國家已通過COVAX申請援助,但尚未收到任何疫苗。而今年早些時候COVAX運送約200萬支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的計劃面臨延誤。

金正恩政權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零病例」,但其邊界仍處於封閉狀態,官方媒體敦促國民在抗疫運動中始終保持警惕。而金正恩則稱病毒爆發事關「國家生存」。

朝鮮官媒還公開唱衰疫苗,不斷報導美國和歐洲的接種疫苗者染疫的事件。5月份朝鮮的主要官方報紙稱,「疫苗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

《華爾街日報》9月1日報導,俄羅斯外長7月告訴記者,莫斯科已多次提出向平壤供應本國疫苗的提議。目前尚不清楚金氏政權是否接受。

德州二教師染疫死亡 學校系統關閉

上週,德克薩斯州中部的一個學區中兩名教師死於COVID-19,該學區將學校關閉,直到下週二勞動節假期結束才能重新開放學校。

康納利獨立學區(Connally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初中六年級社會研究教師娜塔莉亞·錢斯勒(Natalia Chansler)於週六因COVID-19死亡,康納利獨立學區官員關閉了其在韋科郊區的五所學校,該學校助理學監吉爾·博特爾伯格(Jill Bottelberghe)說。

博特爾伯格說,幾天后,康納利初中七年級的社會研究教師大衛·麥考密克(David McCormick)也死於COVID-19。

目前還不清楚兩位老師是否接種了疫苗。

博特爾伯格週一表示,自8月18日開課以來,學校已確認51例COVID-19病例。她補充說,最近幾天確認了更多病例,但她不知道這些病例是否和錢斯勒的病例有直接關聯。

博特爾伯格週一表示說,「我們還沒有發現這兩起死亡事件之間存在任何相關性」。「儘管他們在相同的領域工作,但他們處於兩個不同的年級,但我們已經認識到,在這兩個年級的整個學生群體中,傳播範圍有所增加。」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的數據,截至週日,德克薩斯州每天新增COVID-19病例的7天滾動平均值為15,400例。德克薩斯州每天COVID-19死亡人數的7天滾動平均值為每天200人。

意大利人抗議 反對COVID-19法案

2021年9月1日,人們在都靈Porta Nuova火車站外舉行無聲抗議,反對所謂的綠色通行證疫苗接種護照。自8月初以來,意大利要求想要在室內就餐或進入博物館和體育賽事的人提供疫苗接種、最近從冠狀病毒(中共病毒)感染中康復或陰性測試證明。從9月1日起,所謂的綠色通行證對教師以及火車和飛機乘客來說是強制性的。(Photo by MARCO BERTORELLO/AFP via Getty Images)

在意大利推出新規,要求提供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測試或接種疫苗才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進行國內長途旅行之際,意大利示威者威脅要封鎖全國各地火車軌道,而政府則誓言要鎮壓。

為了遏止意大利人從暑假返回時帶來感染傳播,政府幾週前宣布,乘客必須出示所謂的「綠色通行證」才能登上國內航班、火車和地區間巴士。

通行證證明持有人在15天以前接受了至少一劑疫苗,在過去48小時內檢測為陰性,或在過去6個月內從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中康復。

這一要求也適用於海上旅行,有些渡輪可以豁免,例如為那些與大陸沒有其它聯繫的小島服務的渡輪,以及西西里島和卡拉布裡亞(Calabria)大陸南端之間的通勤者使用的渡輪。

當地的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和地鐵也從這一規定中豁免。

在總理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政府宣布這一規定時,Delta變體在意大利流行,每天的病例數在穩步上升。

輝瑞:COVID-19口服藥物試驗 一號病人獲得劑量

輝瑞(Pfizer)位於阿德萊德西郊Thebarton的工廠。(蕭梅/大紀元)

輝瑞公司週三(9月1日)宣布,在分析輝瑞公司(Pfizer)口服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藥物的臨床試驗中,第一個病人得到了劑量。

這項2/3期研究正在分析一種目前被稱為PF-07321332的蛋白酶抑制劑。該藥物旨在幫助出現症狀的染疫患者對抗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

這項隨機、雙盲試驗將招募約1,140名參與者,其中約一半將接受安慰劑。參與者將每12小時口服一次該藥物或安慰劑,持續5天。

獲得該藥物的人也將接受利托那韋(ritonavir)。

輝瑞公司首席開發官羅德·麥肯齊(Rod MacKenzie)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成功,我們相信這種療法可以幫助降低廣大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

同時,該公司已經開始了另一項單獨的試驗,正在測試一種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劑,這要通過靜脈注射給藥。

抑制劑是一種能夠阻止病毒複製的藥物。

目前還沒有開發出針對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的抗病毒藥物。由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生產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去年(2020年)獲得美國藥品監管機構批准。這種藥物通過靜脈施打。

其它公司也在嘗試生產這些藥物,包括默克(Merck)和羅氏(Roche)。

默克公司已經開始了一項晚期試驗,分析它的候選藥物——莫努匹韋(molnupiravir)。羅氏公司及其合作夥伴Atea制藥公司在7月份說,羅氏公司的藥片——AT-527第二階段試驗中期結果顯示出好兆頭。

輝瑞公司表示,如果其試驗顯示PF-07321332安全有效,那麼它可以在今年第四季度向監管機構申請授權。

美各地醫院COVID-19入院數下降 數週來首次

2021年2月3日,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杜利特爾老年中心(Doolittle Senior Center),一名老年患者接種了一劑莫德納(Moderna)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疫苗。(Ethan Miller/Getty Images)

美國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患者入院人數自6月底以來首次出現下降,這表明最近的病例激增已經達到頂峰。

根據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數據,確診為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的新住院病人的七天平均數比一週前下降了2.4%,約為12,280人。這是自6月27日左右以來首次下降。

該機構說,這是因為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和其它南方州的住院報告減少。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COVID-19追蹤器顯示,死亡和病例的七天平均值似乎正在趨於平穩。以前的病例激增——包括2020年春季、2020年7月底和8月初以及2021年1月總是在趨於平穩後,開始下降。

根據CDC的數據,在之前的高峰期,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的死亡率似乎更高。例如,今年1月13日——這一天是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約為4,169人;而每天報告的病例約為24萬。

在目前的病例激增中,CDC報告的七天平均數約為150,000例,而七天平均死亡數約為985例。

CDC的疫情追蹤器沒有報告住院人數。

英國報告35,693確診病例 207人死亡

英國政府表示,截至週三上午9點,英國有35,693例實驗室確診的Covid-19病例。

在過去的24小時內,英國又有207人在Covid-19 檢測呈陽性後28天內死亡,使英國的死亡總數達到132,742人。

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單獨數據顯示,英國有157,000人的死亡證明上提到了Covid-19。

這些數字是在英國的銀行假期週末之後發布的,週末的死亡和病例報告通常存在滯後。

新變種病毒株Mu對疫苗有何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正在監控新變種病毒株Mu。世衛目前辨識出4種COVID-19高關注變異株,包括Alpha與Delta,認為可能使疫情惡化,另有5個變種需要監控。

中央社報導,新監控的Mu變異株是所謂「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今年初首度在哥倫比亞發現,在南美與歐洲也有零星疫情通報。不過,專家表示,Mu變異株不像具高度傳染力的Delta變異株。

儘管Mu變異株僅占全球病例的一小部分,科學家仍在研究它是否具有「免疫逃脫特性」。

Mu變異株又被稱為B.1.621,1月間首度在哥倫比亞發現,是世衛列出5種「需留意變異株」之一。

這代表雖然世衛認為它值得特別監控,但不至於像Alpha和Delta變異株造成這麼多麻煩。後兩者因為傳染性增強,被列為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

Mu變異株的加入,是6月Lambda變異株被添入名單以來,「需留意變異株」再次增加成員。

根據世衛最新的流行病學報告,Mu變異株被列為需留意變異株,是因為「Mu變種有一系列的變異,顯示可能具有免疫逃脫特性」,需要進一步研究。

昆士蘭大學馬特衛生中心的傳染性疾病防治專家保羅·格里芬(Paul Griffin)表示,衛生專家一直在留意「逃脫變異株」。這些變異株可能透過病毒的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突變,更容易感染已經接種疫苗者。

他表示:「如果棘狀蛋白發生重大變化,疫苗很可能會效果不佳。」

世衛強調,需要更多研究來了解Mu變異株的影響,但格里芬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Mu符合逃逸變異株的特性。

根據世衛組織,自從首次發現後,Mu變異株在全球的盛行率事實上已經下降,然而「在哥倫比亞(39%)和厄瓜多(13%)的盛行率持續上升」。

Mu變異株占全球所有COVID-19感染案例的不到0.1%,但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也傳出案例。

世衛的流行病學報告指出,初步數據顯示Mu變異株似乎對抗體更有抵抗力。不過格里芬表示,實驗數據不能完全呈現人體免疫力在現實世界的運作情況。

世衛組織目前辨識出4種「高關注變異株」,包括目前在193個國家現蹤的Alpha,以及在170國出現的Delta。另有包括Mu在內的5個「需留意變異株」。

5個需留意變異株:

Eta變異株,2020年12月首次在多國發現。
Iota變異株,2020年11月首次在美國發現。
Kappa變異株,2020年10月首次在印度發現。
Lambda變異株,2020年12月首次在祕魯發現。
Mu變異株,2021年1月首次在哥倫比亞發現。

4個高關注變異株,被認為有可能使疫情惡化:

Alpha變異株,2020年9月首次在英國發現。
Beta變異株,2020年5月首次在南非發現。
Gamma變異株,2020年11月首次在巴西發現。
Delta變異株,2020年10月首次在印度發現。

SARS-CoV-2是造成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隨著時間推移,SARS-CoV-2變種病毒數量預期會增加,因為病毒傳播越廣,變異的機會就越多。

韓國單日確診回升逾2000例 重症病床告急

韓國近期疫情升溫,截至今天凌晨零時,境內COVID-19確診新增2025例,單日確診數再度回升至2,000例以上;大田、慶尚北道等地區重症患者專用病床告急。

中央社報導,韓國單日確診數時隔一週重回2,000例以上,近一週單日確診數也幾乎都在1,500例以上,危重症患者隨之增加。韓聯社報導,據中央應急處置本部統計,截至8月31日下午5時為止,全國COVID-19重症患者專用病床空床數約剩4成、共389床。

不過,部分地區病床已接近全滿,大田地區僅剩一張空床,慶尚北道及世宗市分別僅剩2張空床可立即入住。

提供給已脫離危重症狀態,或可能惡化為重症患者的中度病床,全國443張病床剩下165張空床,占比約37.2%。仁川、慶尚北道、全羅南道等地區中度病床皆已全滿,大田及濟州各剩2張空床。

至於無症狀及輕症患者入住的隔離設施及生活治療中心,截至今天凌晨零時的入住率達到51.1%,全國可供入住的隔離設施或治療中心共可再容納9739人。

江原道及光州的治療中心入住率相對較高,分別達到88.6%及87.3%。

為遏制疫情擴散,韓國首都圈近一個月都維持最高等級的第4階段社交距離規範,非首都圈也調升至第3階段,但尚未出現顯著效果,當局將在3日宣布針對中秋連假的特別防疫措施。

同時,防疫當局也持續加快疫苗接種速度,為確保儘早達成覆蓋率7成目標,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今天表示,正就5日前600萬劑疫苗供貨事項與莫德納持續協商,同時與負責代工生產的三星生物製劑公司(Samsung Biologics)商議產品直接供應國內的可能性。

大阪日增首逾3000例 日本全境累計破150萬例

日本正受到Delta變異病毒株肆虐的第5波疫情侵襲,新增確診病例數快速增加,截至今天為止,全境累計病例數已突破150萬例大關,其中在大阪府首度單日新增逾3,000例。2021年8月2日晚上,日本大阪車站。(Buddhika/Getty Images)

日本正受到Delta變異病毒株肆虐的第5波疫情侵襲,新增確診病例數快速增加,截至今天為止,全境累計病例數已突破150萬例大關,其中在大阪府首度單日新增逾3,000例。

中央社援引日本朝日新聞的報導,日本從去年一月疫情爆發後,花了約1年3個月累計病例數達50萬例,但之後只花約4個月就達100萬例;現在又受到第5波疫情侵襲,短短26天就新增50萬例,累計已達150萬例,等於每100名日本人就有超過1人染疫。

第5波疫情從7月28日東京都日增首度逾3,000例起變得明顯,且從這一天起至今累計病例數約61萬例,占疫情爆發以來至今累計病例數150萬例約4成。

就在東京都確診病例數快速增加後,疫情持續在首都圈及全國各大都市圈擴散,8月3日以後日本全境新增病例數連續多日單日逾萬例,8月19日後甚至日增逾兩萬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大阪府今天新增3,004例COVID-19確診病例創新高紀錄,也是首度單日新增逾3,000例。

東京都今天新增3,168例確診病例,較上週三減少1,060例,連續10天低於上週同日,疫情看似趨緩,但仍屬高檔水準。東京都重症患者較昨天減少1人,總數286人。

愛知縣今天新增1,876例確診病例,連續15天單日新增逾千例,至今累計病例數85,597例,包括1,041例死亡病例。

另外,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表示,全境重疫患者數較昨天減少18人,總數2,092人。日本居家療養人數8月25日增加到118,000多人,創歷史新高紀錄。

Delta變異株肆虐 菲律賓染疫人數突破200萬

菲律賓的COVID-19疫情嚴峻,境內累計確診人數於今天突破200萬大關。世界衛生組織(WHO)證實,菲國病例激增,應歸咎於高傳染力的Delta變異株。

中央社報導,數週以來,菲國單日新增感染病例數已達疫情爆發迄今的高峰。衛生部警告,這種趨勢還會延續,「未來COVID-19染疫人數將持續增加」。

據官方統計,擁有1100萬人口的菲國今天通報14,216例新增確診,86人死亡;國內累計染疫人數突破200萬,累計病故人數則為33,533例。

菲律賓的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在8月30日首度超過22,000人,這個數字較8月6日首都馬尼拉地區再度封城時,增加了1倍多。

世衛組織駐菲代表阿貝亞辛格(Rabindra Abeyasinghe)8月31日表示,最新這波疫情是橫掃鄰國的Delta變異株所造成,「現有病例中,逾70%都可歸咎於Delta變異株」。

先前菲國當局已宣布,為減緩疫情傳播速度,馬尼拉與周邊省份的封城措施將延長至下週。

湖南市民拒絕打疫苗 被警方強押到醫院接種

8月31日上午,張家界網友張建跟警方發生扭打,被抓進派出所,之後送往醫院強打疫苗。(網路圖片)

湖南張家界市民張建平日前在網上發表聲明,堅決抵制地方領導幹部強制打疫苗,警方8月31日上午將他抓進派出所,恐嚇說要送他到精神病院強制隔離。張建平不屈服,與其僵持到下午四五點鐘,仍被強行押往醫院打了疫苗。

張建平告訴大紀元記者,31日上午九點左右,他獨自在家帶孫子,突然來了一大幫派出所警察,站滿屋裡和屋外。「他們一進門就開始錄像,帶頭的人自稱是永定區派出所張所長,說我沒打疫苗,我說我不打,沒必要打。」

張建平當時一直抱著孫子,他用手機拍視頻發到微信群裡說,當時所長警告張建平不要拍視頻發到網上,並再次強調張家界強制打疫苗,人人都要打。張建平堅決表示不打,所長就下令抓捕。

派出所長下令抓捕 威脅送精神醫院

張建平說,他怕嚇哭孫子,當時把手上抱的孫子交給鄰居,跟幾個民警扭打起來。「扭打時有幾個派出所的,把我的手機扔在地下去了,踩壞了,就把我抓上警車,弄到派出所。」

雙方一直僵持到下午四五點鐘,警方叫來很多鄰居說服張建平打疫苗,他依然堅決不打,派出所的人就強行把他押到醫院打疫苗。

被強抓上車押往醫院注射疫苗

張建平說:「(他們)就把我抓上車,當時我在派出所拚命地掙扎,拚死不想上車,(他們)就把我強制拉過去打疫苗。我說我堅決不打疫苗,車開了一段路程,我把方向盤、把桿和離合器都快踩壞了。後排坐了幾個人,把我控制住、腳也按住,就這樣走走停停到醫院。我不下車,他們按住我想把我拖下車。」

後來,警察叫醫生在車上給張建平打疫苗,張建平說,「我跟醫生說,我有心臟病,要求檢測,他們不理。打完回去,晚上頭有點痛、有點暈跟腫脹。」

張家界市日前爆發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7月30日封城,8月27日解封。張建平透露,當地學校規定學生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都要打疫苗。

美國疫情: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前十州

美國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截至目前已有64萬多人死於中共病毒。2020年12月31日新年除夕,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的惠提爾(Whittier, California)公墓,人們為一位COVID-19死者送葬。(PATRICK T. FALLON/AFP via Getty Images)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週三上午8:21,中共病毒已感染了192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17,848,001人,導致至少4,522,230人死亡。

在美國,所有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都報告了確診的COVID-19病例,總計超過39,200,751例感染病例和至少640,121人死亡。

以下是確診病例最多的前十個州:

1. 加利福尼亞州:4,360,789例
2. 德克薩斯州:3,612,246例
3. 佛羅里達州:3,223,249例
4. 紐約州:2,278,590例
5. 伊利諾伊州:1,522,942例
6. 喬治亞州:1,403,582例
7. 賓夕法尼亞州:1,300,368例
8. 俄亥俄州:1,220,900例
9. 北卡羅來納州:1,213,654例
10. 新澤西州:1,091,966例

以下是死亡人數最多的前十個州:

1. 加利福尼亞州:65,873人死亡
2. 德克薩斯州:57,044人死亡
3. 紐約州:54,254人死亡
4. 佛羅里達州:43,979人死亡
5. 賓夕法尼亞州:28,235人死亡
6. 新澤西州:26,882人死亡
7. 伊利諾伊州:26,386人死亡
8. 喬治亞州:22,740人死亡
9. 密歇根州:21,547人死亡
10. 俄亥俄州:20,866人死亡

世衛組織將監測新的Mu變種病毒

據PA Media報導,一種名為Mu的新型中共病毒(冠狀病毒)變種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定為「值得注意」(variants of concern)的病毒。 這個「Mu」(也叫B.1.621)最早在哥倫比亞被發現,南美洲和歐洲也出現相關病例。

世衛組織在每週的疫情公報中說,這種變體的突變表明其可能對疫苗更具抵抗力,就像Beta的情況一樣,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證實這一點。

報導中說:「自2021年1月在哥倫比亞首次發現這種病毒以來,出現了一些關於Mu變種病毒的零星報告,南美洲和歐洲其它國家也報告了該病毒相對更大規模的爆發。」

「雖然全球測序病例中,Mu的流行率已經下降,目前低於0.1%,但其在哥倫比亞(39%)和厄瓜​​多爾(13%)的流行率一直在上升。」報導說。

「在南美洲Mu變種病毒的流行,特別是其跟Delta變種共同傳播,將受到世衛的監測。」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有四種「值得關注」(variants of concern)的中共病毒變種,其中Alpha變種(首次記錄在肯特)在193個國家出現,Beta出現在141個國家,Gamma出現在91個國家,Delta出現在170個國家,而Mu是第五個被列入檢測的病毒。

舊金山灣一貨船爆發疫情 90%船員被感染

2021年3月26日,多艘貨船聚集在舊金山灣。(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週一(8月30日)美國海岸警衛隊(U.S. Coast Guard)說,一艘駛入舊金山灣的貨船上爆發了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19名船員被確診為病毒陽性,並在隔離觀察,其中6名船員被送往當地醫院接受治療。

這艘從菲律賓出發的名為「全球前鋒(Global Striker)」的貨船上,共有21名船員。

舊金山消防局公共信息官喬納森.巴克斯特(Jonathan Baxter)說:「這些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的船員沒有出現嚴重的症狀,只是輕微的症狀,他們都能走路、正常呼吸。」

消防船還將醫護人員運送到貨船上,在那裡他們能夠對其他船員進行檢測,並評估其健康狀況。

台灣9/1增1例本土確診 1例死亡

疫情相關資料照(中央社)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1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中共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台灣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例本土病例(案16110),為60多歲女性,因曾接觸其他確診個案,由衛生單位安排居家隔離,8月23日出現流鼻水、喉嚨癢等症狀,因症狀輕微未就醫;8月31日進行解隔離前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24)。個案隔離期間未接觸他人,故無匡列接觸者。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澳洲維州延長封鎖 要接種率至70%才放寬

9月1日,澳洲維州政府公布了未來的解封路線圖。政府已經將應對疫情的重點從減少新增病例數量(儘量接近零)轉變為提高疫苗接種率。州長表示,未來新病例數量將攀升。

由於Delta病例數量從每天幾十例升至一百多例,維州無法按計劃在9月2日解封。但從2日午夜起,兒童遊樂場地(playground)將重新開放,一些居家託兒/保姆服務(in-home childcare)可恢復運作,條件是父母雙方都是獲得授權的工作者(authorised worker)。

維州政府希望到9月23日左右,70%十六歲以上的居民將完成第一劑疫苗的接種,屆時將更大程度地放寬防疫限制。

州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表示,除了Shepparton以外的維州偏遠地區可能在近期解封,但下週才能公布更多細節。

紐約州長:「暫停驅逐租客令」延至明年1月中旬

紐約州長霍楚宣布延長「暫停驅逐租客令」。(ANGELA WEISS/AFP via Getty Images)

針對在8月31日到期、令紐約市小房東聞之色變的「暫停驅逐租客令」,新任州長霍楚爾要求將其延期至明年1月中旬。

週二(31日)晚間6點,州長霍楚爾(Kathy Hochul)臨時召開記者會,宣布為因應疫情,於8月31日到期的「暫停驅逐租客令」將延期至2022年1月15日,並要求目前尚在休會期間的州眾議會與州參議會,於週三(9月1日)中午召開特別會議(extraordinary session)表決。

此外,霍楚爾也表示,已經在延長暫停令的議題上,與民主黨立法者有共識,且未來會有更多有利租戶的經濟補助;而週三特別會議將表決的法案中,還有給發放效率極低的「緊急租賃援助計劃」(Emergency Rental Assistance Program)的一次性撥款。

霍楚爾並未說明撥款金額。據《紐約每日新聞》(New York Daily News)當日報導,消息人士稱金額高達3億美元。

據「The Real Deal」31日報導,霍楚爾雖然會為了明年選舉結果考量,爭取租戶的選票,而延長「暫停驅逐租客令」的時間;但是比起暫停令延至明年初的提案,延至10月31日的提案更有可能在議會通過。

加國安省要求修改疫苗護照系統 何時推出未定

福特政府原定將在本週某個時候推出安省的疫苗證書系統,但福特要求對該系統進行修改,何時推出未定。(Frank Gunn/加通社)

加國安省的福特政府原定將在本週某個時候推出安省的疫苗證書系統,但福特要求對該系統進行修改,何時推出未定。魁北克的疫苗護照系統計劃週三(9月1日)推出,但此前傳出該系統遭遇黑客攻擊。

消息人士告訴多倫多CTV新聞,省長道格福特已要求對週一晚上提交給內閣的計劃中的疫苗證書系統進行更改,目前尚不清楚該計劃何時可以推出。

衛生廳首席醫療官摩爾(Kieran Moore)博士原定於週二下午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該系統,但衛生廳發言人表示,「鑒於政府正在進行的疫苗接種證書的批准工作」,新聞發布會已被取消。

福特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堅持認為,安省不需要疫苗證書系統,因為居民可以從省網站下載包含他們已經接種疫苗信息的「收據」。

然而根據卑詩省的規定,從9月13日開始,個人必須至少接種一劑COVID-19疫苗才能進入非必要行業環境。從10月24日開始必須接種兩劑疫苗才能進入這些場所。

研究:矛頭蝮毒液成分或可抗COVID-19病毒

本月發表在科學期刊《分子》(Molecule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蛇毒中的分子肽(peptide)具有抗病毒作用,可抑制冠狀病毒在猴細胞中繁殖,可能是開發抗COVID-19藥物的第一步。

該研究作者、巴西聖保羅大學的聖卡洛斯物理研究所(São Carlos Institute of Physics)教授拉斐爾‧吉多(Rafael Guido)表示:「我們能證明,蛇毒中的這種成分能抑制病毒裡一項非常重要的蛋白質。」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矛頭蝮(jaracussu)毒液中的分子,可讓猴細胞中病毒的繁殖能力下降75%。

聖保羅大學表示,研究人員接下來將評估不同劑量的抗病毒效率,以及它是否能防止病毒進入細胞。他們希望之後在人類細胞中測試這種物質,但沒有訂出時間表。

大陸各地仍強制打疫苗 僅少數地區取消

近一段時間,大陸各級政府強制給民眾接種疫苗,引起民眾強烈不滿。8月30日突然傳出,湖北鄂州市、十堰市,河南駐馬店等地已取消了疫苗強制政策。對不接種疫苗人員納入個人誠信記錄已取消,未接種疫苗者限制出行無強烈要求。有網民表示:「上當了,當官的不是怕老百姓染疫接種的,而是為了完成指標,看來指標完成了。」

近日有多家大陸媒體發文聲稱,當局禁止強制、變相強制接種疫苗的行為。可各地仍在強制,只有少部分地區停止強制接種。
安徽寧波居民肖雲(化名)告訴大紀元記者:「我們這還在強制打疫苗呢,不打會被單位辭退的。」
有網民上網披露:「四川眉山市9月1日開始不打就不能進公共場所了,單位、醫院、藥店、電影院、農貿市場、商超等。」「這哪是自願呀,關鍵是有慢性病還要強制,太激進了。」

「山西如果不接種疫苗得了新冠會追究責任。算強制嗎?」「我家門口菜市場不接種不讓進,算強制嗎?」「反正經過一番折騰,讓居民都打的差不多了,然後再宣布取消強制。」

Delta毒株蔓延 致舊金山經濟復甦遇阻

2021年6月2日,舊金山一棟公寓前,張貼出租「出租」告示。(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舊金山主計長辦公室8月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該市的經濟復甦遭遇到的各種阻礙,包括在當前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的Delta毒株導致疫情上升的狀況下,辦公室職員復工推遲,人們外出的時間比2020年1月疫情前減少了16%。這些跡象,意味著一系列連鎖效應,包括更少人會乘坐公交外出,花費在小商業的消費,以及在文化和藝術上投入的金錢減少等。

有跡象顯示,Delta毒株所帶來的這波疫情,已經拖累了舊金山經濟復甦的步伐。

對於本地的商家來說,接下來的1年時間還將面臨困境,該報告認為,小商業主可能要花比之前預計更長的時間,才能有望慢慢恢復元氣。這份報告還提到,新的商業註冊,從6月的近800個,到7月已經驟降到500個,而在中共病毒疫情發生之前,每個月有近1,200個新增註冊。

舊金山商會(San Francisco Chamber of Commerce)政策主任丹尼爾.赫茲斯坦(Daniel Herzstein)表示,這份報告進一步說明,應該加緊支持舊金山本地的商家。

加州AB455疫苗護照提案被擱置

8月30日晚的消息確認,眾議院第455號疫苗護照提案已在今年立院會期結束前被擱置。圖為4月13日,居民在橙縣監事會上發言,堅決反對建立和實行「疫苗護照」。(李梅/大紀元)

8月30日晚的消息確認,眾議院第455號(AB455)疫苗護照提案已在今年立院會期結束前被擱置。

加州第6區眾議員凱文·基利(Kevin Kiley)此前發消息說,該提案原為一項交通提案,但通過「調整和修正」(Gut-and-amend)程序,被變身為疫苗護照提案。

被泄露出的AB455草案中要求,加州任何進入酒吧、餐廳、健身房、酒店、活動中心或體育場館的人,都必須出示完全接種疫苗的證明。該法案還要求所有雇員、求職者和獨立承包商提供他們已完全接種疫苗或每週檢測的證明。根據草案的措辭,任何年齡太小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或有正當醫療理由的人可獲得豁免。

在整個疫情期間,強制性的疫苗護照政策遭到居民強烈抵制並定期舉行抗議活動,包括在8月29日,數百人聚集在聖莫妮卡碼頭(Santa Monica Pier)附近參加的「全球自由集會」活動。

歐盟恢復對美遊客旅行限制 意味著什麼

歐盟週一(8月30日)建議,鑒於美國新冠疫情(中共病毒)升溫,建議成員國對美國旅客重啟旅行限制措施。如果你計劃在今年秋季去歐洲觀光,甚至手上已經持有機票,該怎麼辦呢?

旅遊專家預計大多數國家仍然會歡迎已接種疫苗的美國遊客前往拜訪,也許會增加一個要求,如COVID(中共病毒)測試陰性證明。

例如德國和比利時等歐盟國家,認為美國處於紅色狀態,強制要求來自該國的旅客進行檢疫和測試。

《今日美國》的專家建議,打算去歐盟旅行的遊客最近要密切關注歐盟各國的入境要求,以便確認到底是否可以按計劃前往。

英國取消了對接種疫苗的美國人的檢疫限制。不過,要繞過10天的檢疫,仍然需要進行測試。

澳議員:強制接種疫苗侵犯人權 違背國際條約

8月30日,澳洲獨立議員凱利(Craig Kelly)在眾議院發言呼籲禁止強制疫苗接種及疫苗護照,指出此舉違反國際條約並侵犯人權。圖為5月15日下午,凱利在悉尼近千人的反疫苗護照集會上發言。(Adam Chiang/大紀元)

8月30日,澳洲獨立議員凱利(Craig Kelly)在眾議院發言呼籲出台法案禁止強制疫苗接種,他說「脅迫和欺凌澳洲人接受任何類型的醫療干預,違反澳洲承諾的國際人權義務原則」,並「侵犯人權」。

8月30日,獨立議員凱利推動的法案進入二讀,凱利在發言時說,本法案的目的是將《世界生物倫理與人權宣言》納入澳洲法律,讓那些侵犯人權的人承擔責任,並將他們繩之以法。

凱利抨擊說,「疫苗護照」迫使澳洲人接種,不接種的人們將永遠得不到自由,將被排除在社會之外,被剝奪旅行的自由,被拒絕進入海灘、國家公園,被阻止開店,被剝奪謀生的自由,「這應該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憤怒」。

凱利認為「疫苗護照」違反澳紐軍團精神(ANZAC Spirit),「是對澳洲選民的欺騙,是對執政自由黨價值觀的背叛。」

捷克贈3萬劑疫苗抵台 台表示感謝

捷克贈送台灣的3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8月29日下午運抵桃園國際機場,為國內防疫工作再添助力。(中央社)

捷克捐贈的3萬劑疫苗8月29日運抵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誠摯感謝捷克捐贈疫苗,這再次印證民主國家共同抗疫、相互扶持的「善的循環」。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表示,捷克政府於7月26日宣布捐贈我國3萬劑COVID-19(中共病毒)疫苗,經捷克衛生部與我國駐捷克代表處之通力合作安排,已於8月27日凌晨自布拉格機場啟運,8月29日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

指揮中心說明,該批Moderna疫苗抵台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提供COVID-19(中共病毒)接種計劃所列實施對象進行接種。值此全球疫苗供不應求時刻,捷克伸出援手提供這批COVID-19疫苗,給予國內疫情防治極大幫助,指揮中心謹向捷克政府與民眾至上誠摯謝意。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29日傍晚表示,捷克捐贈的30,000劑Moderna疫苗即將抵達台灣。再次謝謝捷克的好朋友,希望台灣、捷克都能持續在疫情中站穩腳步,也持續透過「善的循環」,為國際防疫帶來貢獻。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拍案驚奇】習反特權針對誰?娛樂圈大佬浮現
C.1.2病毒變種已在9國發現 傳播性更強
美駐華大使:中共說一套做一套 嚴重背信
雨刷故障 特斯拉召回逾1.1萬輛賽博皮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