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奧萬大賞山景 呼吸森林芬多精療癒身心

文/王知涵

「森林療癒」(Forest Therapy)一直是最受歡迎的紓壓方式,親近森林去感受綠色氣息,可預防疾病、降低負面情緒、減輕壓力,進而使身心健康。被譽為「台灣楓葉故鄉」的奧萬大森林遊樂區擁有優質森林療癒力,在幽幽山谷賞景攬勝、沈澱心靈,徐徐漫步呼吸森林芬多精,清新空氣令通體舒暢,身心靈得到放鬆與療癒。

奧萬大森林遊樂區位於南投仁愛鄉山區,中海拔1,100~2,600公尺,因為地處深山谷地,強風不入,所以冬暖夏涼,年均溫攝氏19度,氣候乾爽宜人,是避暑勝地,也是動植物熱愛的棲息地。

奧萬大調整池山水景致美不勝收。(王知涵/大紀元)

早年奧萬大是泰雅族、布農族和賽德克族的狩獵場,後來生活型態變遷,奧萬大被作為農耕用地,在日治時期也曾利用奧萬大地形興建水力發電廠,最後在1994年改為森林遊樂區,做為休閒遊憩之用。剛開始,園區在一個個小苗圃栽種樹苗,多年後茁壯成林,以楓香樹和青楓樹最為著名,入深秋後,火紅的楓林豔景,成為全台灣賞楓第一景點。

站在奧萬大木棧平台,感受瀑布水霧輕拂,帶來沁心清涼。(王知涵/大紀元)

◎瀑布區

進入奧萬大,首先迎賓的景點就是調整池和瀑布。調整池在西元1959年由台灣電力公司人工開鑿,原本是利用水位差將水送到萬大電廠三號機發電,利用水資源做水力發電,雖然現在停用,但是調整池山水景致美不勝收,尤其是日出日落餘暉、山影倒映,與盤旋湖面的洋燕、雨燕勾畫出最賞心悅目的畫作。

經過調整池就是瀑布區步道了,短短十餘分鐘腳程,就見到「雙瀑」由上而下兩相連,是少見的連瀑區。再往前走是壯麗「飛瀑」,高度落差造成水流湍急,氣勢磅礡,站在木棧平台感受渺渺水霧輕拂,帶來沁心清涼,而瀑布區滿滿負離子則讓人神清氣爽,思緒清明。

奧萬大松林區步道。(王知涵/大紀元)
賞鳥步道之中的賞鳥平台。(王知涵/大紀元)

◎步道區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大約2,787公頃,占地遼闊,步道總長逾6公里,要走完每一條步道一定要有好體力,至少6小時的腳力,是體能大考驗。包括楓林步道、賞鳥步道、森林公園步道,以及路程中途會遇到好漢坡。入口的大草原和楓林步道都是賞楓熱點,楓林步道有全台灣最大的楓香純林,每到秋冬,一大片醉心的紅,足以媲美歐洲花園。

在賞鳥步道設有各種不同高度的人工鳥巢箱,因為每年秋天到翌年春天,常有大批候鳥到奧萬大過冬,也有很多高山留鳥選擇在奧萬大哺育下一代,如果幸運的話,可以瞧見在樹枝高處穿梭的青背山雀、黃山雀和棕面鶯,在奧萬大發現的鳥類有120種,這是奧萬大引以為傲的自然資源。

奧萬大位處中海拔,所以闊葉林和針葉林樹種都很豐富,不只楓林,還有松木、櫸木、赤楊、香衫、九芎、黃連木…植被保存良好。來到森林公園步道呼吸空氣,樹木行光合作用釋放芬多精,可以舒緩壓力,有抗焦慮和幫助睡眠的功效;若在步道中偶遇林間小動物白鼻心、松鼠、巢鼠,就是意外的驚喜了。

辦公室坐久了,該好好鍛鍊體力,步道中有一段「好漢坡」,絕對是體力與耐力大挑戰!一般的好漢坡都在300階以內,奧萬大好漢坡高達456階,還好都是平坦的木板棧道,並且都有木製扶手,往上爬累了,還有多處木椅供遊客休憩,養精蓄銳後,繼續爬完好漢坡自我挑戰。

奧萬大吊橋。(王知涵/大紀元)

◎吊橋區

園區內的最末端就是奧萬大吊橋,在2009年建成啓用,耗資新台幣1,400餘萬元,是一項鉅大工程,因為落差90公尺,長度180公尺,在海拔約1,300公尺搭建吊橋,連接奧萬大主園區和松林區。實際上原有舊橋在2007年遭逢聖帕颱風摧毀,2008年辛樂克颱風影響更巨,包括下方最美的楓林植樹全都毀了,整個河床升高,土石入侵楓林區。大自然反撲就是一場天災浩劫。

站在吊橋面上可綜覽萬大南溪和萬大北溪交匯,兩岸溪谷和岩壁的陡峭,看到中央山脈的壯闊,頓時就覺得人類真的好渺小,人類的力量在大自然中都顯得微不足道,我們更應該謙卑、崇敬大自然,珍惜地球資源及愛護生態環境,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想去休閒踏青來一場森林浴?那麼就來奧萬大吧!視野廣闊,綠色植林一望無際,在大草原縱情奔跑,心曠神怡!春櫻、夏瀑、秋月、冬楓四季面貌各具其美,奧萬大值得細細品味。
@*

責任編輯:曾晏均

相關新聞
借問秋色何處尋 玩家首推指湖區
欒樹花海配溪畔甜根子草 秋季限定田野風光
漫步清境農場 青青草原綿羊秀好紓壓
在鳳凰谷鳥園 邂逅愛情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