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依賴聯邦疫情補助 教育與醫療項目將受影響

人氣 33

【大紀元2022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過去兩年,紐約市高度依賴聯邦防疫補助款的教育與醫療等項目,未來可能因為補助用盡,而出現服務斷層的窘境。

「市府機構應就如何在未來幾年內,縮減明確使用聯邦資金制定的計畫,而執行預算(executive budget)應提出方案,將常態計畫轉為使用常態資金。」非營利組織「公民預算委員會」(Citizens Budget Commission)3月2日在市議會的初步預算聽證會中,提醒紐約市不應將有限的聯邦防疫補助編列在教育、醫療與社會服務等常態項目(recurring program)預算中;因為自2023財年開始,相應的政府單位就會開始面臨來自聯邦補助減少的問題。

今年2月16日,市長亞當斯辦公室宣布紐約市2023財年的初步預算(Preliminary Budget)為985億美元,減省了20億美元的支出,並將預算儲備金增至60億美元。

「公民預算委員會」卻表示,紐約市在2024至2026財年的預算缺口分別為27億美元、22億美元和30億美元,雖然在可控範圍內,但市府的「財政懸崖」(budget cliff)危機遭到低估,且目前的儲備金仍低於建議的11億至120億美元之間。

據州主計廳今年2月發布的紐約市財年預算審查報告,所謂「財政懸崖」是指紐約市常態項目的資金使用與來源短縮,以致該常態項目在未來的服務,不論是部分或全體,都無法獲得支持。

該報告指出,紐約市出現「財政懸崖」的現象,主因是聯邦防疫補助用盡,而使用聯邦補助支出越多的常態項目,風險也就越高,例如紐約市急欲擴展的教育項目、心理健康和醫療保健等。

根據報告,紐約市教育局在2023與2024財年的聯邦補助無虞;但是從2025財年開始出現2.1億美元的聯邦補助短缺,到了2026年則翻倍增長為7.3億美元的缺口,「全民幼兒園」擴展計畫將受到影響。

市衛生局、市社會服務局與市遊民局則從2023財年開始,面臨市府與聯邦補助不足2億至2.7億美元的短缺情況。

「公民預算委員會」說:「儘管聯邦補助的財政懸崖要到2026財年才會成為一個重大問題,屆時會有超過13億美元的常態項目將失去資金,但各機構將從2023財年開始看到與疫情相關的聯邦補助減少。」

目前,紐約市確定將聯邦補助用來支持2025財年的常態項目,包括了3.75億美元的「全民幼兒園」(該計畫的一半由紐約市資助)、7700萬美元的遊民安置項目「Journey Home street」,以及6200萬美元的非營利組織間接費率報銷。

「公民預算委員會」稱紐約市的「財政懸崖迫在眉睫」,因為截至2021年11月,紐約市2023財年預算並不包括為了延續上個財年的常態項目而投入總計超過6.5億美元的資金。

這些項目包括了市議會的優先事項:提高遊民所保安的現行工資、「家庭遊民和驅逐預防補給」(Family Homelessness & Eviction Prevention Supplement,簡稱FHEPS)更高額度的住房券項目,以及增加街道垃圾桶等。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紐約市華盛頓高地公寓大火  2死6傷
孟昭文爭取200萬元 60餐館免費設戶外用餐區
紐約市公校將成立新部門 專門協助移民和殘疾學生
女子中央公園做日光浴 險遭性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