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盟升級雙邊關係 台灣供應鏈將受益

人氣 505

【大紀元2022年05月18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思齊、梁欣採訪報導)美國-東盟特別峰會宣布在2022年11月前要升級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專業人士分析認為,美國是在尋求理念相同且更公平的合作關係,而台灣也會因此獲得更多的機會。

美國總統拜登在5月12日至13日主持召開首次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東盟特別峰會,宣布將在東盟投入1.5億多美元,用於基礎設施、衛生安全和教育等多個領域。其中最大的一筆投入是用於海事相關項目的6,000萬美元,包括優先把美國退役的巡邏快艇轉移到東盟國家,來提高這些國家的海岸防衛能力。

拜登在特別峰會上表示,此次峰會標誌著美國和東盟之間的合作開始了一個「新時代」。美國和東盟於5月13日發表的聯合願景聲明共包括28個方面,產業鏈是其中之一。聯合願景聲明提到,繼續合作促進貿易和投資,促進有韌勁的全球供應鏈和無縫的區域連接,包括醫療用品、藥品、疫苗、食品和農產品、商品、高科技產品以及其它基本商品和服務。

日前,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二所所長花佳正博士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美國提出的「印太經濟架構」並非要把產業鏈回流美國,而是要減少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疫情使美國明白需要更分散、更可信賴的供應鏈,認識到未來重回亞洲,設立多元供應鏈的重要性。美國現在要的是,理念相同,且彼此更公平的合作關係。

他說,這不同於以往單純降低關稅的模式,而是以安全和信賴為基礎。美國現在與東盟國家是要先談好在哪些領域合作,如半導體領域,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印太經濟架構」的合作國之間可彼此合作,緩解供應鏈的壓力。台商深耕東盟各國已久,美國和東盟關係的升級將對台灣「是個不錯的機會」,台灣在美國的產業供應鏈上可以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花佳正博士的專業領域包括產業發展與政策研究、主要經貿國家產業競合研究,以及國際金融理論。

中國和東盟在2021年11月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從2009年起,中國連續12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2020年,東盟首次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共商務部官網稱,東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區域,國際貿易陸海新通道是共建「一帶一路」的產物。

「一帶一路」是中共向全球擴張戰略的一部分,許多參與「一帶一路」國家非但沒有得到實質的經濟利益,反而深受其害。

例如,聯繫中國西南部城市昆明和老撾首都萬象之間的鐵路就是「一帶一路」的產物。鐵路總長超過1,000公里,已修建5年,耗資59億美元。老撾為該鐵路背負上了14億美元的債務。2020年,老撾的國內生產總值191.4億美元,該條鐵路的債務占了GDP的7.3%。據BBC報道,老撾副總理西潘多內(Sonsai Siphandone)2021年6月呼籲鐵路合資企業雇傭更多老撾人,當時老撾員工人數僅有約700人。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拜登將會見東盟領導人 聚焦兩岸等四議題
【秦鵬直播】美歐亞圍堵中共 白宮勾勒印太戰略
東盟領導人訪白宮 拜登印太戰略首次試水
抗衡中共 拜登東盟峰會上承諾援助1.5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