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成受訪基層疫下被迫停工

臨時失業支援申請拒批政府無解釋 社協促直接向員工提供津貼援助

人氣 52

【大紀元2022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袁康妮香港報導)第五波疫情正回穩,社會逐步回復正常,但其實還有一眾基層被忽略。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指,政府推出的就業和經濟支援措施未能全面為基層勞工提供適時支援,建議透過抗疫基金,直接向受疫情影響生計的員工提供津貼援助。

原本在酒樓做飲食業散工的韓女士,第五波疫情前月入約七八千元,與3歲半女兒相依為命,以約4,000元租住位於油麻地區的劏房。在第五波疫情下,由於其工作的酒樓要停業,韓女士需要由2月初開始停工至上月中,手停口停下,需要動用所餘無幾的積蓄維生,後其更要向朋友借1萬元應急,自己亦於2月中確診,只能購買普通感冒藥。她於3月23日向政府申請防疫抗疫基金的1萬元臨時失業支援,但不獲批,而政府並沒有解釋拒批原因。

如韓女士的個案其實多不勝數。政府的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申請期由3月23日開始至4月12日,共收到約47萬宗申請,其中30萬宗獲批,7萬宗仍在跟進,餘下的10萬宗則不獲批,主要原因包括未有在限期內補交資料、失業少於連續30天,或在指定時間內不符最低月入2,700元的要求等等。

籲放寬失業援助金工作期限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指,政府推出的就業和經濟支援措施未能全面為基層勞工提供適時支援。協會於5月下旬以網上問卷訪問了375個基層住戶,主要為劏房及板間房住戶,調查結果發現,59.5%受訪者在疫情下被強制停工,87.8%受訪者曾被要求放無薪假、開工不足甚至失業,有七成多表示情況持續兩個月以上;就算有工開,有26.5%受訪者表示人工有下降,當中六成指減薪達四成或以上,更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僱主沒有出糧。

有38.4%受訪者表示有申請一萬元失業援助金,社協副主席施麗珊指,申請人士大多依足條件但仍被拒,其實疫情在每波之間,仍有不少勞工找不到工作或開工不足,政府應該將工作期限放寬至疫情前至失業前的任何時段收入,不應只侷限於這3個月,亦應設立上訴機制。

在保就業計劃方面,53.6%受訪者不知道公司有沒有申請保就業,32.3%指因失業沒公司可申請,只有3.2%受訪者表示已申請,可見經僱主的資助方式,很多基層其實難以受惠。協會建議,政府應透過抗疫基金直接向員工提供津貼援助,而非經僱主或待他們跌入綜援網。

施麗珊又指,有住戶因疫情而收入大減,部分更加是無收入,要節衣縮食,經濟拮据下,超過四成人花光積蓄,五成人負債,更有一成受訪者表示曾經「捱餓」,有街訪在兩年疫情期內,共借十多萬以維持生活。經濟受困加上疫情,令基層出現情緒低落,感到無助及恐懼等。

施麗珊表示,現時絕大部分福利津貼項目均需要逐個提出申請,由不同政府部門處理,部分呈交文件重複,審查階段亦十分費時,她建議政府應「拆牆鬆綁」,整合不同福利項目,例如關愛基金與社署資料可互通,可減省文件程序。她提到不少基層為散工,加上工時限制而未能申請職津,建議政府應再推N無人士津貼及保留交津個人申請,以應對不明朗的經濟前景和租金壓力。◇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香港領取綜援婦女疫下焦慮增 團體促制度改革
專家分析:中美防疫政策及疫情下股市表現
【財商天下】中國經濟再惡化 出現「真正危險跡象」
「清零」重創經濟 分析:中南海新政難脫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