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七成人認為港有躺平現象

八成受訪者認為社會氣氛因素導致 社協籲全面制定青年政策

人氣 80
標籤: ,

【大紀元2022年06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澤宇香港綜合報導)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及新青權利關注會在今年2月至5月期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了100位基層青年,探討他們對「躺平」的理解、個人選擇「躺平」的意向和原因等。結果發現,有77%的受訪青年認為香港現時有「躺平」現象。不過,有71%的受訪者認為選擇「躺平」是問題,有69%的受訪者表示不會選擇「躺平」,認為「躺平」屬不思進取,等同向現實低頭。

對於「躺平」的定義,有78%的受訪者認為是中性的「安於現狀」,其次是負面的「好逸惡勞」(40%)、「有工作卻不工作」(35%)。不過,被問到對選戰「躺平」者的評價時,有37%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意見,有14%表示「不知道」,有37%認為「幾差」或「非常差」。

調查亦問及對「躺平」現象的看法,最多人(80%)認為社會氣氛因素導致出現「躺平」,其次是經濟發展因素(63%)和個人性格因素(61%)。受訪者又認為,選擇躺平的人可能是因為「看不到人生的未來而感到氣餒」(68%)、「看不到改善生活的機會」(65%)或「面對問題手足無措無法解決」(63%)

近八成認為需要改變

78%受訪青年認為「躺平」現象屬問題而需要改變,80%受訪青年認為要在學校課程中加強教育。他們認為港府首要須改善住屋問題,包括租金高昂(70%)、樓價高企難以置業(66%)、申請公屋輪候時間長(60%)等,其次是就業和經濟問題,包括「生活開支大但收入不多」(61%)及「就業出路不多」(55%)等。

團隊引用統計處資料指,去年首季本港15至24歲的青年人口中,有145,100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貧窮率為24.1%,屬多年來的新高。團隊建議政府在多方面制定青年政策,包括為輪候公屋青年提供租金津貼,增設「青年過渡性房屋」和「青年宿舍」,增加專上教育資助,為清貧的大學和專上學生提供生活費津貼,增加本地青年實習機會,完善各行各業晉陞階梯等,以改善「躺平」問題。◇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中共清零再添負效應:年輕人改變生活計劃
六四之後皆「暴徒」何不勇做坦克人?
袁紅冰:丟掉幻想 尋找摧毀中共暴政的現實道路
【新聞看點】特斯拉裁員10% 全球大衰退將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