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 律師團再戰紐約特殊高中探索項目

人氣 237

【大紀元2023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紐約市左派政客在五年前以種族多元為由,不僅要求特殊高中(SHSAT)調高錄取「探索項目」(Discovery Program)的低收入學生比例至20%,更以窮學校取代窮學生,巧妙地修改了所謂「低收入」的條件。激進的教育措施讓紐約同源會(CACAGNY)向法庭提出禁制令,要求市教育局暫時停止「探索項目」,卻遭法官駁回。

美國著名的保守派律師團體「太平洋法律基金會」(Pacific Legal Foundation)得知此事後,派兩名律師羅珀(Glenn E. Roper)和湯普森(Joshua Thompson)在1月13日,向美國聯邦第二巡迴上訴法院提出「陳述書」(opening brief),指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拉莫斯(Edgardo Ramos)拒絕頒布禁制令是錯誤的判決。

「如果上訴失敗,我們會向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提出訴狀。這些過程是需要以年計算的,但如果不做,那麼左派政客很可能不斷放寬特殊高中錄取『探索項目』學生的名額。」紐約同源會創會會長陳慧華(Wai Wah Chin)16日受訪時說。

紐約市特殊高中實施「探索項目」已經超過50年時間,該項目原本的用意是照顧出身於弱勢家庭卻有心求學的學生。據市教育局規定,這個項目並非學生主動申請,得由學校推薦。

前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與前市教育總監卡蘭薩(Richard Carranza)改以學生是否進入「高貧困」的學校,取代低收入戶資格,作為選拔學生進入探索項目的標準。當學校的經濟需求指數(ENI)在60%或以上,該校才能稱為「高貧困」。

「紐約市這麼做的話,本身很窮但非高貧困學校出身的學生,就會被『探索項目』拒之門外。」陳慧華說,「所以我們採取法律行動不是為了單一族裔的學生,是為了所有族裔的學生。」

據《紐約時報》1971年報導,紐約州議會當年為特殊高中入學考為錄取唯一標準的「赫克特-卡蘭德拉法案」(Hecht-Calandra Act)激烈辯論時,「探索項目」就已經存在。且負責提案的民主黨州議員赫克特(Burton G. Hecht)為了在議會順利推動法案,也有所讓步——他提高了特殊高中錄取「探索項目」的學生比例至14%。

然而,前紐約市長白思豪與前市教育總監卡蘭薩延續了半世紀前的左派思維,要求特殊高中應有更多的非裔與拉丁裔學生,並將特殊高中錄取「探索項目」的學生比例一口氣拉至20%,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與市教育總監班克斯(David Banks)則維持了前朝政府的教育政策——等於每五名被特殊高中錄取的學生,就有一名是探索項目的參與者。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被分派到不理想高中 9年級學生考特殊高中「華麗轉身」
家長組織呼籲紐約市 建設更多特殊高中
紐約法庭放行特殊高中「探索項目」
反對削減特殊高中經費 紐約家長紛致信教育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