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詐騙有方 注意對方要求的付款方式

人氣 9

【大紀元2023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曼休斯頓報導)據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披露,今年截至6月份,接到110多萬個民眾舉報遭遇詐騙的報告,受害群體共計損失金額達44億美元。民族媒體服務EMS在9月22日特舉辦網上會議,邀請到聯邦貿易委員會營銷行為分部副主任Lois Greisman,以及分部律師Sophia Siddiqui,分析如何預防詐騙。會議由民族媒體服務負責人Sandy Close主持。

現在幾乎人人都有社媒帳號,分享個人資訊和生活蹤跡,這也給詐騙者可乘之機,他們接觸受害人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社媒平台,僅今年前半年詐騙金額近6億6千萬美元。據統計,常見的電話詐騙中人均被騙金額最高,中間額度在1400美元。

主講者Lois Greisman。(照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Greisman提醒,不要低估這些詐騙者的能力,他們通常能說會道,使用各種手腕,營造緊急或危機氣氛,說服威脅受害人就範。而且,詐騙者常用一些付款方式,讓他們很輕鬆拿到錢,同時又不留下明顯痕跡,導致受害人基本上無法追回被騙的錢款。

通過這些付款方式詐騙的錢款數目由高到低的排序為(今年前半年):銀行直接轉帳或付款(Bank transfer/payment) 9億美元,電匯(Wire transfer)1.64億美元,信用卡(Credit Card) 1.23億美元,禮品卡(Gift Card)1.09億美元,現金卡(Debit Card)1.06億美元,支付APP(例如Zelle, Venmo等)1.02億美元。

主講者Sophia Siddiqui。(照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詐騙者假冒他人,或者用彩票,投資,商業等幌子展開詐騙,也包括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詐騙。Siddiqui表示,加密貨幣由於目前監管制度不完善,這類詐騙近來呈增加趨勢,而且詐騙金額上千上萬的都有。

要識別詐騙,還是有路可循。留意對方要求的付款方式,如果對方堅持你用禮品卡、加密貨幣和電匯付款時,你就要警惕了。Greisman建議,這時你應該終止交談,刪除對方,離開平台,終止與對方任何聯繫。同時Siddiqui也提醒,只有騙子才會向人許諾「毫無風險的賺大錢」。

相比於加密貨幣,電匯和禮品卡,信用卡在挽回被騙金額上有相對較高的保護作用。如果發現被騙,可立即聯繫信用卡公司;如果已經郵寄出禮品卡或者現金,可聯繫郵政局USPS,要求截住信件;如果是網上電子禮品卡或者電匯,可聯繫禮品卡公司或電匯公司,要求取消;如果把個人的社會安全號SSN給了騙子,要到政府網站identitytheft.gov了解保護自己的方法,也可酌情向自己當地警方報案。

Greisman建議,如果遭遇詐騙,可以在reportfraud.ftc.gov上報告。更多預防詐騙的信息可以在聯邦貿易委員會網站上獲取,上面有包括中文在內的多語種信息:ftc.gov/languages

責任編輯:王梓

相關新聞
112年雙十國慶文化訪問團「當代樂坊」休市演出
第八屆台灣夜市盛大舉辦 人流創紀錄達一萬多人
金城銀行董事長吳光宜當選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三十一屆總會長
移民難民組織:大休斯頓將增加三十萬歸化公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