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潮萌辯論會:第43選區參選人對決

八大道和班森賀首個亞裔為主的市議會選區 4名華裔1名義大利裔角逐

人氣 185

【大紀元2023年05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亞潮萌」(Asian Wave Alliance)於13日舉辦的第43選區市議會參選人辯論會上,兩名民主黨伍溢文和莊文怡,兩名共和黨參選人譚瑩瑩及維樂培分別打對台。辯論會涉及多個熱門話題:市議會進步核心小組、無照街頭小販、南部邊境移民、非法大麻店、特許學校、堵車費等。

莊文怡(Susan Zhuang)表示,她不會加入市議會進步核心小組(一個由支持社會正義、環境保護和經濟平等等價值觀的市議員組成的聯盟),因為她支持警察和執法部門。

她認為,街道應該保持清潔和安全,無牌攤販需要政府的幫助,包括語言服務、特殊貸款計劃、特殊撥款等。她表示,理解移民想來美國的原因,但也認為政府應該控制移民的流入,並確保他們對國家有益。政府應該優先解決本地的社會問題,如無家可歸者和住房負擔能力。

伍溢文(Stanley Ng)也說,他不會加入進步核心小組。他認為,無牌攤販的問題源於許可證的缺乏和長期等待,並呼籲增加許可證數量和對街頭小販表現出同情心。他還表示,他是第五代華人移民,深知移民歷史上所面臨的歧視和困難。他認為紐約市是庇護城市,但也需要向聯邦政府爭取更多的資金和支持。

在其它問題上,伍溢文認為非法大麻商店是政客的錯,他建議打擊非法販賣者。他支持特許學校和擇校制度,並認為家庭應該有自己的選擇。他說地鐵乘客量下降是因為安全問題,特別是反亞裔犯罪。

莊文怡說她不喜歡街上聞起來很臭的大麻商店,她作為一個母親,不想讓她的孩子們接觸到大麻,她建議加強大麻管理辦公室和執法部門的合作。她說地鐵乘客量下降是因為乘客生活習慣的改變,安全,游民和地鐵卫生問題等。

關於是否支持交通堵車費(Congestion Pricing)的問題,伍溢文不太清楚這項立法。而莊文怡則從民生和公平的角度出發,提出反對。

同為民主黨參選人的陳偉儀以母親節朋友約會為由,沒有參加這場辯論會。

共和黨參選人對台

前排兩名共和黨參選人維樂培(左)、譚瑩瑩(右)與亞潮盟論壇主辦人合影。(蔡溶/大紀元)

兩名共和黨參選人的辯論會上,談及共和黨人在市議會中的角色,譚瑩瑩(Ying Tan)回答說,她作為共和黨人會堅持原則,並對激進左翼的政策提出反對。她指責激進左翼正在剝奪教育質量,釋放罪犯,傷害房主。她表示,她想代表那些渴望改變的人,讓共和黨的聲音能夠被聽到。

維樂培(Vito LaBella)則說,他作為共和黨人會尋求合作,並與其他溫和派和常識派一起阻止極端政策。他回顧了共和黨在80年代、90年代對紐約市的貢獻,並強調了他在維權方面的經驗。他還說,他會在必要時打官司,就像此前起訴紐約市政府歧視亞裔學生一樣。

在八大道的無證小販問題上,維樂培回答說,進步的市議會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將執法權從警察局轉移到消費者事務局。兩位參選人都認為需要恢復執法,以保護合法商家和社區居民的利益。但他們也表示會考慮小販的困境,並尋找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

對於邊境移民危機,譚瑩瑩主張把美國放在第一位,並批評紐約市的預算分配不合理,為移民提供了過多的資金和福利,而忽視了本地居民的需要。她認為移民應該得到基本的生活費,而不是免費手機等奢侈品,並呼籲聯邦政府停止開放邊境,為本地居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資源。

維樂培則指出紐約市為移民住宿的酒店費用過高,並質疑其效率和責任。他表示願意對此進行審計,甚至起訴聯邦政府,以要求他們提供更多的資源來處理這場危機。他認為移民是無辜的受害者,而問題在於前任和現任市議會以及一些地區檢察官對警察的不支持和妖魔化。

在公共安全方面,譚瑩瑩支持亞當市長提出的增加警察預算和人員的建議。她還提倡加強社區與警察之間的合作和溝通,以及保護警察免受不必要的訴訟的影響。

維樂培則認為僱用更多的警察不是問題的重點。他指責前任和現任市議會削減了警察預算,降低了他們的士氣,並讓他們無法有效地處理街道和地鐵上的生活質量問題。他主張恢復生活質量執法單位。

就紐約市非法大麻商店的激增問題,維樂培認為「進步的州政府推出大麻合法化」做得很爛,還取消了警察的執法行動,現在能對大麻執法的治安官辦公室只有1500人,而等他們完成所有檢查工作,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

維樂培建議尋求聯邦政府的幫助來關閉非法大麻店,並指出這些非法大麻店會帶來更多的黑錢和犯罪。譚瑩瑩則關注非法商店出售的大麻糖果對兒童的危害,並主張對這些商店實施更嚴格的規定和懲罰,以防止他們向未成年人銷售產品。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選民教育向下扎根 亞潮萌與高躍紐約八大道開講
「亞潮萌」稱許紐約市議會選區重劃地圖
「亞潮萌」背書伊秀丹等五名參選人
「亞潮萌」背書共和黨紐約州長候選人李修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