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院兩個裁決 將削弱環保局監管權力

人氣 266

【大紀元2023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戴芙若綜合報導)在11個月的時間裡,美國最高法院在兩個案件中,裁決環境保護局(EPA)敗訴。法律專家稱,這將削弱該機構的未來監管權力。

上週(5月25日)與2022年6月的兩個裁決,限制了EPA對受保護濕地和發電廠溫室氣體排放的監管權力。

環保組織譴責這些決定將污染行業和土地所有者的利益置於公眾健康和環境之上。許多共和黨人和保守派則稱讚這些裁決是對聯邦機構和非民選官員權力的必要檢查。

薩克特訴環保局案

(Sackett 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一案中,錢特爾和邁克‧薩克特(Chantell and Mike Sackett)夫婦在2004年買下了一塊空地,距離愛達荷州最大的湖泊之一——普里斯特湖(Priest Lake)約300英尺(90米)。2007年,這對夫婦著手在他們的地產上建房。

但在他們將沙子和礫石填入地基後,EPA發出行政合規令,稱這塊地含有受《清潔水法》保護的濕地,他們需要獲得許可才能建房,而他們沒有獲得許可。

薩克特夫婦說,他們的地塊沒有與任何溪流、小溪、湖泊或其它水體的地表水連接,因此不應受到聯邦監管和許可限制。

下級法院裁決維持了EPA對夫婦倆在湖邊財產包含受法律保護濕地的認定,並因此阻擾這對夫婦在該地產上建房的計劃。

5月25日,由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塞繆爾‧阿利托(Samuel Alito)撰寫的9-0裁決推翻了下級法院對薩克特夫婦不利的裁決。

美國1972年《清潔水法》(Clean Water Act)規定,禁止向「美國水域」排放污染物,包括石塊和沙子。幾十年來,監管者說這不僅包括可航行的水域,還包括鄰近的濕地,如草沼、樹沼和護堤。

法院和監管機構幾十年來一直在爭論一個地產必須與水道有多大的聯繫才需要開發許可證的問題。以阿利托為代表的五名最高法院多數成員認定,只有當濕地與水道有「連續表面連接」時,才會受到《清潔水法》的保護。

西弗吉尼亞訴環保局案

2022年6月30日,美國最高法院裁決環保局無權為現有發電廠制定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排放標準。

針對「西弗吉尼亞訴環保局」(West Virginia 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一案,最高法院以6票對3票的裁決說,擁有該權力的是國會,而不是環保局。

該案源於2015年EPA的指令,要求燃煤電廠要麼減少產量,要麼補貼替代能源形式。但是此命令從未得到執行,因為EPA當時很快被告到法庭。

該計劃於2016年被最高法院阻止,隨後被川普(特朗普)政府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不太極端的可負擔清潔能源(ACE)規則。

拜登總統上任後,ACE規則成為訴訟的主題,導致華盛頓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撤銷ACE規則並廢除清潔能源計劃。然而,拜登的環保局表示不會恢復清潔能源計劃,而是選擇制定和實施自己的計劃。

在奧巴馬領導下通過的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清潔能源計劃」(Clean Power Plan),每年估計花費高達330億美元,並將徹底重布美國的電網。西弗吉尼亞州與兩家煤炭公司和其它公司共同起訴了環保局,認為「清潔能源計劃」是濫用權力。

以西弗吉尼亞州為首的20個州和電力公司對華盛頓特區巡迴法院的裁決提出質疑,稱該決定賦予了環保局過多的排放監管權力。

最高法院對此案的裁決,影響了聯邦政府根據《清潔空氣法》為來自發電廠的二氧化碳等全球變暖污染物制定標準的權力。

環保局的監管權

最高法院的這兩個裁決表明,美國國會需要更積極地立法來維持或加強環境保護,而不是依賴於EPA法規。

這些裁決還體現了法院更大範圍地對聯邦機構監管權力的懷疑,並且鼓勵行業團體、州和其他反對聯邦監管的原告提出法律挑戰。

該裁決還表明法院對聯邦機構通過支持所謂的「重大問題」法律原則做出的決定持懷疑態度。「重大問題」原則要求國會授權處理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問題。

弗吉尼亞大學環境法專家凱爾賈菲(Cale Jaffe)表示,法院在對EPA做出裁決時擱置了數十年的立法和監管歷史。

「現在的前進方向如此不明朗,因為很難預測未來法院將如何應對任何新法規的挑戰。」賈菲補充道。

位於華盛頓DC的智庫R街研究所(R Street Institute)的能源分析師菲利普‧羅塞蒂(Philip Rossetti)贊成採用自由市場解決方案來應對氣候變化,他表示,由於固有的局限性,法規並不是「理想的政策機制」。

羅塞蒂說,「實施重要氣候政策的唯一工具是國會,而(最高法院)似乎正在把權力交還給他們。」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美最高法院休庭前五大重磅議題 墮胎權居首
美最高院裁決 限制環保局設氣候標準權力
美最高法院審理一案 或終結聯邦機構監管權力
美最高法院限制聯邦政府管理濕地的權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