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卷的618購物節 分析:消費依然疲軟

人氣 3807

【大紀元2023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綜合報導)經歷三年疫情封控後,中國迎來被稱為「史上最卷」的大型電商活動「618購物節」。各平台為爭流量,互卷更激烈;各商家不得已打起價格戰,消費者則不再衝動消費。分析指,中國消費依然疲軟。

「最卷」的「618」:各家平台競爭互卷

中共官媒新華社稱,618為「促進消費潛力釋放的重要節點」與「檢驗消費復甦成色的試金石」。

界面新聞6月19日則報導,一位品牌商感嘆道:「疫情開放之後,電商平台之間的競爭互卷變得更激烈了。大家都不約而同選擇做低價,平台小二也在緊盯對方的運營機制。」

京東率先在3月打響百億補貼戰,對外還喊出「買貴雙倍賠」的口號;618淘寶今年五大戰略之一就有「價格力」,618期間首頁的焦點位置給到「淘寶好價」頻道。

快手投入100億平台流量和10億元商品補貼,推出直播間大牌大補、商品預售、直播間消費金;抖音上線「超便宜的小店」。

拼多多主頁是「限時秒殺」和「9塊9」特賣,並配上「不用比,降到底」的宣傳;小紅書電商在618前夕全面開放了「筆記帶貨」功能,利用博主與商家的合作筆記,打通小紅書站內的電商閉環。

網易科技說,淘寶、京東對於「低價認知」真金白銀的「血拚」,加上抖音與快手的「強勢加入」,以及「卷王」拼多多的「超級加補」,小紅書上線筆記帶貨功能後的首次參戰,更是拉足了618大促的氛圍感和緊張感。

大陸電商直播和新媒體營銷機構——交個朋友的副總裁、杭州抖音事業部總經理李牧人告訴網易科技《態℃》欄目,從過往來看,今年確實是「最卷的一年」,主要體現在平台對流量的爭奪上。

中小商家不得不「卷」

自媒體「每日人物」(原文)在一篇題為「618低價戰,在一毛錢上卷生卷死」的文章中說,為了流量,商家們也不得不卷起來。

杭州某健康家居用品的營銷負責人林雁鳴說,年初剛放開時,品牌方對今年的銷售情況預估還算樂觀,不打算大力參與618活動,設置的價格不會低於往年的雙十一。

但此後每個月召開一次的營業額會議上,大家的信心一點點矮下去——消費力並未像預期一樣反彈。最終,公司還是決定讓618的價格對標雙十一,「擔心今年全年的目標沒辦法完成,所以乾脆把年末促銷提前至年中」。

5月最後一天,某速食品牌運營人員楊飛和他的同事,選擇在618之際上架淘寶。

當價格極致內卷到最後,為了不虧損,這家速食品牌只能把產品值錢的部分,替換成不那麼值錢的。

比如,前段時間做過的一款果蔬脆,裡面有各種品類的蔬果乾,為了降價,草莓被換成了蘋果。還有一款乾脆面,壓縮成本的過程中,他們嘗試過換廠家、換原材料、換包裝,「什麼辦法都想了,甚至還在克重上降了一克」。

在低價造爆款邏輯下,中小商家的疊代速度變得很快,楊飛要時刻「睜著眼睛」,死死盯著價格、銷量,保證自家品牌不會落後。他形容那種感覺,「就像水浸泡到了胸口,淹不死人,但很窒息」。

報導說,能參加這種低價遊戲的,大多都是建了自有工廠,有餘力在鏈條各個環節降本的源頭商家。

在拼多多上開日用品店的商家白敏說,自己沒有參加618活動,因為他在其它廠家拿貨,根本沒有進價優勢,賣得本來就比別人貴。雖然拼多多有算法,能幫他把更貴的商品推薦到相應人群,但廣告費也更高。

消費者不再衝動消費 一分錢買到大包裝廚房濕巾

界面新聞說,電商博弈的招數似乎又已用盡,外界看到的平台「竭盡所能」不過是回歸粗暴簡單的低價策略。對於商家來說,想要從消費者口袋裡掙每一分錢都變得越來越難。

一位北京居民把他的訂單展示給中央社:大包裝的廚房濕巾,原價人民幣9.9元,不需要運費,優惠了8.9元,平台給了0.99元「紅包」,最後實付0.01元,18日已拿到訂購的商品。他質疑,商家可能是想要衝客戶數、訂單數。

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對界面新聞等媒體表示,疫情雖催生了用戶體驗變化和更多線上購買需求,但中等收入人群的購物需求在短時間內明顯下降是事實。這也讓平台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報導說,歸根結底,低價策略是為了實現用戶的高頻交易,從而留住用戶,提高用戶的購買心智。這背後也釋放出一個明顯的信號——消費者不再衝動消費,而是謹慎選擇,要求平台提供的每一件商品都需要更高的競爭力與性價比。

分析:國內消費不足

美聯社引述分析人士說法稱,儘管京東、天貓、淘寶和拼多多等購物平台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折扣,但消費市場走出疫情的腳步仍然蹣跚。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MR)創始人雷小山(Shaun Rein)表示,消費信心不足,「由於地緣政治、疫後的羸弱和中國國內政治等綜合因素」,消費仍處於疲軟狀態。

在過去幾個月裡,消費者一直對價格很敏感,不斷尋找優惠、降價商品。而過去幾年來,商家已因疫情打了很長時間的折扣。與前幾個月相比,618的折扣也並未好太多,因此消費者不太可能買更多東西。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中國金融腐敗嚴重 4家銀行超680億元被挪用
巴菲特又拋售比亞迪近5億港元股票
華為旗下車企罕見跌停 市值一天蒸發144億
【名家專欄】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損害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