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明愛推社會關懷專修課程 冀支援人口高齡化需要

人氣 82

【大紀元2023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日香港報導)香港人口高齡化加劇,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特別開辦「社會關懷」專修課程,以滿足人口老化政策領域擴大所需的人力,希望提供有效社區支援,共同推動社會關懷。

課程會以社會關懷為核心,並以社區為本作實踐,旨在提供學生改善弱勢群體生活,以及推動社會共融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學生將認識如何凝聚社區中不同持份者,包括社區群體、非牟利組織、專業界別者等,發展協作關係,聚集和動員資源,有效開展有針對性的計劃解決社區所需。

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院長徐明心指,根據聯合國數據,香港人預期壽命從1950年的60歲,提高至2023年的85.29歲,是全球最高。長遠而言,他認為應從健康長壽的角度考慮,探討如何健康地享受長壽,而不單單是長命百歲。

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於唱表示,香港人雖然壽命長,但是生育率低迷,加上移民壓力,普遍老年人口並未能享有優越的生活質素,現時社會政策缺乏整存的配套安排,也未能及時培訓具備相應知識和技能的專業工作人員。他建議政府調整政策,建設長者友善環境,增加健康和長期護理服務,將年長人士納入勞動人口,鼓勵長者參與社區事務。他強調,制定支援家庭照顧者的政策及社會服務是刻不容緩。

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硏究教授莊明蓮說,因應近期持續發生與照顧者相關的慘案,提議社會必須為照顧者建立一個合宜的環境,以協助他們應付當中的壓力,脫離困境。她提到,現時已有不同機構,因應其服務對象的特性,建立了一些初步的介入方法。她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嘗試綜合各方專業人員的智慧,發展不同的創新工作模式,推動支援照顧者的服務。

社會科學榮譽學士學位(社會關懷)學科統籌曹嬿妮博士指,「社會關懷」專修課程可培育人才,滿足人口老化政策領域擴大而所需的人力,例如社區協調、創新思維和策略等,這些知識和技能不僅能用於人口老化的社會背景,亦適用於處理不同的社會問題。◇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如何活成高品質老壽星?百歲執業醫生分享5秘訣
香港家庭開心指數創三年新低
港今年頭四月逾七千盜竊案 超市盜竊佔約千宗
港的士業議會推的士禮貌運動 禮貌大使駐守的士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