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拜登vs.川普 其外交政策如何影響世界

人氣 2042

【大紀元2023年07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雯綜合報導)在本週剛剛結束的北約(NATO)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民主的命運將取決於美國及其盟國未來幾年做出的決定。他暗示,自己在全球外交舞台上更成功——能夠保持聯盟的團結、讓各方滿意,以及他一旦連任後未來國際社會的安全與和平的前景會比他的競爭對手——前總統川普——更有利。

對拜登來說,本次北約峰會取得了雙重成效:他一直在領導和鼓勵西方國家支持烏克蘭直到其取得最後的勝利,而戰爭中俄羅斯經濟遭到重創並且人員傷亡嚴重;美國在俄烏戰爭期間表現出的領導力,驗證了拜登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外交政策專家,他的連任將更能夠團結這個分裂的世界,加強西方盟友包括烏克蘭的安全。外界預期,拜登將利用他的成功——北約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的擴張——作為其政治遺產的一部分,迎接即將到來的總統競選。

縱觀美國大選歷史,美國選民最關心的首要問題是國內經濟,而對於2024年的大選來說,由於俄烏熱戰和中美冷戰對美國民生的影響,除了經濟以外,外交政策也已成為選民關注的首要問題之一。

因此在2024年大選中,拜登和川普會重點强調哪些外交政策,這些政策又會如何影響世界格局,也成為國際和美國國內都不得不關注的一個重點話題。

拜登外交的重點:聯合盟友

7月12日(週三),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為期兩天的北約峰會結束時,拜登發表了講話,他讚揚北約其它成員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其中包括承諾提供新的武器以幫助烏克蘭持續反攻、奪回領土,並描繪了烏克蘭未來獲得美國和盟國軍事保護的前景。

據彭博社報導,拜登將這次北約峰會的成功歸功於美國的參與、其不懈的外交努力和盟國提供的對烏援助,他表示這些因素也將加強烏克蘭及盟國的安全。

拜登說:「捍衛自由不是一天或一年的工作。這是我們一生的使命。」

他還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我向你保證,我們的團結不會動搖。」

這次峰會前,拜登的外交接觸政策遭遇嚴重考驗:土耳其表示,如果土耳其加入歐盟的申請不被接受,土耳其也將不會批准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推文表示,北約就烏克蘭入盟申請問題故意釋放了含糊的措辭,是「史無前例且荒謬的」,這種嚴厲批評在北約首腦們的聚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不過,等到拜登在維爾紐斯大學登台演講時,他提到土耳其和瑞典之間最新達成的一項協議並表示他將給予支持,該協議使得土耳其同意瑞典成為北約的第32個成員國。澤連斯基也收回了他的嚴厲批評,並在幾小時前的一次會議上感謝拜登促成七國集團(G7)為烏克蘭提供新的安全保證,並將此次北約峰會稱為「成功的」。

而拜登在這個20分鐘的演講中,向那些揮舞著立陶宛、烏克蘭和美國國旗的觀眾們宣揚這些成就時,他的措辭更像是針對國內的美國人。

他說:「我們面臨著一個選擇,是選擇一個由脅迫和剝削所定義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強權即正義;還是選擇一個我們認識到,自己的成功與他人的成功是息息相關的世界。」

「我們知道,我們今天面臨的挑戰——從氣候變化帶來的生存威脅,到建設一個不讓任何國家掉隊的全球經濟——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自解決的。為了實現我們的目標,應對這個時代的挑戰,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拜登還說。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拜登總統意在強調「美國與我們的盟友和合作夥伴如何支持烏克蘭、捍衛民主價值觀並採取行動應對全球挑戰」。

在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放棄了對瑞典加入北約的反對立場後,拜登承諾加強與土耳其的軍事合作,並重申支持向土耳其出售美國製造的F-16戰鬥機。

在7月11日(週二)的一次會議上,埃爾多安開玩笑說,他們需要五年時間才能完成他們啟動的「新進程」,並祝拜登在2024大選中有好運氣。

拜登笑著回應埃爾多安說:「非常感謝。我期待下一個五年裡與你會面。」

拜登的2024連任競選能否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經濟狀況,而美國選民正受到經濟衰退擔憂的衝擊。選民還對拜登的健康狀況是否適合連任表示懷疑。而拜登在北約峰會上的講話重點是美國和民主面臨的全球挑戰,他試圖展現自己是一位穩健和經驗豐富的外交政策專家。

拜登提出,保護民主是其總統任期和連任的核心,他稱讚北約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團結是保護海外民主的一項重大成就。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已持續近18個月,戰爭對人道主義和經濟的影響日益嚴重,拜登致力於解決盟國之間的分歧。

在對俄烏戰爭的立場方面,拜登在他的基礎選民和搖擺選民中仍然很受歡迎。「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都認可拜登政府對這場戰爭的反應,並相信美國為烏克蘭提供了適量的援助。

川普回歸的可能性已經在影響國際事務

在彭博社7月9日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美國國務院外交政策委員會成員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撰文表示,前總統川普的2024年競選活動已經在影響全球事務,因為不管是美國的朋友還是美國的競爭對手都在為川普再次當選的可能性準備各自的外交政策。

布蘭茲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亨利基辛格獎傑出教授、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以及《危險地帶:即將到來的與中國的衝突》(Danger Zone: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一書的合著者。

他在文章中說:「由於美國影響力如此之大,幾乎世界各地的國家都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根據對美國未來可靠性和實力的猜測來制定政策。」

「因此,像唐納德川普第二次擔任總統這樣具有潛在顛覆性的事情自然會進入他們的考慮範圍。在2025年1月,川普可能會入獄,也可能入主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一個主要的(總統)候選人的個人和政治命運很少有如此多的不確定性。然而,僅僅是川普回歸的可能性就已經在影響國際事務。」

布蘭茲認為,川普的外交政策是「傳統與革命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混合體」。

一方面,川普的外交政策可能是任何一位共和黨總統的外交政策,例如,川普政府對不滿意的貿易協議通常會選擇重新談判而不是終止之;川普加大了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力度,同時尋求與美國在波斯灣阿拉伯世界的傳統夥伴建立更密切的關係。

另一方面,川普也會做出其他共和黨總統通常不會做出的事情,例如,急切地廢除其前任經過艱苦談判達成的多邊協議——《巴黎氣候協定》、《伊朗核協議》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2年2月24日發動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戰爭後,川普曾經表示,在他的總統任期內,普京從未敢入侵過烏克蘭。

布蘭茲表示他多次聽到的一個擔憂是,現在拜登執政期的世界比川普執政期的世界更加危險,因此這也增加了人們對川普回歸的期待。

他說:「在烏克蘭熱戰、中美冷戰、伊朗核危機緩慢發展以及其它問題的背景下,世界比五年前更加危險。與川普剛上任時相比,全球超級大國現在出現反覆無常或無端挑釁行為的緩衝餘地要小多了,這使得對(川普)回歸的預期影響更加明顯。」

智庫學者: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 是外交失誤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斯考克羅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Scowcroft Center for Strategy and Security)的非常駐高級研究員豪爾赫貝尼特斯(Jorge Benitez)博士7月12日在《國會山報》(The Hill)上發表專欄文章表示,拜登阻止北約向烏克蘭發出入盟邀請的做法是錯誤的。

貝尼特斯說:「本週在立陶宛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大多數北約成員國都希望向烏克蘭發出入盟邀請。這一邀請被美國阻止,因為總統喬拜登認為烏克蘭還沒有『準備好加入北約』。拜登阻止(北約)對烏克蘭的適時邀請的決定是錯誤的。這是在分裂北約聯盟,危及烏克蘭,並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危險信號。」

貝尼特斯指出,拜登政府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們把希望寄託在普京作為政治家的『通情達理』上,而不是寄託在烏克蘭人民對自由的勇氣和熱愛上。——這是錯誤的」。

他還提到,2008年的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上,北約向普京屈服,從而拒絕為烏克蘭和格魯吉亞打開入盟之門後,俄羅斯對這兩個國家發動了三次入侵戰爭:2008年對格魯吉亞,2014年和2022年對烏克蘭。

因此,貝尼特斯強調:「讓我們將事實與虛假的希望區分開來。安撫普京是行不通的」,現在再一次「由於擔心俄羅斯的(升級)行為而重複這些錯誤並將烏克蘭排除在北約之外是愚蠢和危險的」。

他希望北約能夠在今年11月的北約外長會議上向烏克蘭發出入盟邀請。

同樣,大西洋理事會歐亞中心(Eurasia Center)的兩位非常駐高級研究員梅琳達哈林(Melinda Haring)和道格克萊恩(Doug Klain)也於7月11日聯合在《國會山報》上發表專欄文章批評說:「如果7月11日至12日在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峰會因拜登的頑固不化而重蹈布加勒斯特峰會的覆轍,那麼總統(拜登)將浪費歐洲的歷史機遇和和平。……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他們說:「白宮一次又一次地衡量每一點援助,以應對與俄羅斯『升級』的擔憂,稱某種武器可能會導致克里姆林宮走向核武器。但每次專家和盟友向(拜登)政府施壓,要求最終發送出了那些白宮此前認為過於挑釁的武器系統,無論是『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砲系統、『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還是主戰坦克,莫斯科的威脅都被證明是空洞的。」

在這篇文章中,兩人還提到讓他們非常驚訝的一件事:有消息說,美國前官員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在7月6日舉行了祕密會談,探討與俄羅斯結束戰爭的談判途徑。兩名在場的前官員剛剛發表了一篇外交文章,他們主張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互相做出讓步。

二人對此評論說:「與你的敵人交談可以帶來突破。但你必須把事情做好,俄羅斯一再犯下戰爭罪行和升級行為——包括繼續綁架烏克蘭兒童和災難性地破壞新卡霍夫卡大壩(Nova Kakhovka)——這表明莫斯科並不認真妥協。讓俄羅斯離開烏克蘭的唯一方法就是強迫趕它走。」

這兩位智庫學者認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是二戰以來最具破壞性的國際衝突,這可能已經成為21世紀初的決定性事件」,拜登要致力於讓烏克蘭取得最終的勝利,否則,他「解決這個問題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加州弱化兒童賣淫法案 民主黨州議員:受夠了
對決賈斯康 霍克曼獲2初選落選者支持
封口費案判決後 川普一天內籌集5280萬美元
紐約親巴抗議者占領布魯克林博物館 與警衝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