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他找到了银矿发大财却无福消受

作者:泰源整理
一个人的钱财不是越多越好,要和自己命中的福分相匹配。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733
【字号】    
   标签: tags:

有些人因为凭努力、才能或时势、机遇而发了个大财,却不能保持下去,而有些人却能保持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偶然的事,还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就涉及到一个人命中的福分了。一个人命中的福分是生来注定的,假如将人的生命比喻为一艘船,有的人的生命之船只能载重五十吨,有的人可以载五百吨,当然也有的人可以载五千吨甚或一万吨。如果一个人的命是注定只能载重五十吨重的船,但他凭努力、才能或时势、机遇而发了个一千吨重的大财,船轻财重,这样的船就行不远,稍有风吹雨打,船身就会倾覆无疑,所赚的千万财富也如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他人作嫁衣裳。下面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明朝时,扬州有一姓萧的盐商,历代都从事盐业。萧翁喜欢接待读书人,为此挥洒了数万金,家道因此中落,最后萧翁忧郁而亡。他的大儿子叫萧希圣,从小就和名士交游,熏陶成学,由进士入馆选,转部郎而到外省任职,起初任云南大理太守(太守:一郡之长,宋以后改郡为府,故知府亦别称为“太守”,正四品或从四品)。

萧希圣带着太夫人和他的幼弟萧希贤一起赴任。萧希贤,是太夫人中年所生的,太夫人对他很溺爱,已经二十岁了还不读书。太守因为母亲的缘故,也没有特别地责备和督促希贤。

萧希贤在衙门时,喜欢与府中的幕僚宾客谈论炼丹的法术。其中一个宾客说,云南滇池是出产矿石的地方,一看山中的草木生长如何就能知道山中是否有银矿,和银矿多少,常常有人用几十两银子包一个山头,因而找到银矿,发财千倍,所以外来的游民有一半在这里经营家业。萧希贤听到后,非常羡慕他们,于是终日与这位宾客跑群山,希望也能找到银矿发财,但搜索了一年多都没有收获。

由于长时间找不到银矿,那宾客为了逃脱责任,有一天就随便用手指着一山峰,说此处的矿产非常旺盛。萧希贤深信不疑,便去与山主商议价格,用一百两银子买了山,然后想将民夫集中在一起开采。太守竭力阻止,但他不但不听从,还仗着太夫人对他的溺爱,让他哥哥属下的人员来帮他。大家都想讨好这对官家兄弟,没有一个不乐意跟从萧希贤的。一时男丁云集,合力动工,锯木凿山,穿石掘土。萧希贤往来监工,从来没有露出过厌倦的神色,就像这样干了五六年,虚掷了千万个工时,仍一无所得。

萧希圣因任职期满,要回京述职,必须携带家眷离去,就劝他的弟弟同行。萧希贤流着泪说:“弟一生的事业在此,工程将要完成,花出的成本也不少,如果就这样半途而废,我死不甘心。”太夫人不忍心阻挠他的心愿,就让他哥哥把这些年当官得到的财物,拿出一半给他,说:“儿啊!暂且把这些钱给你,如果一二年内还找不到矿藏,你就留下几百两银子作为回家的费用,切勿再沉迷在这里,免得让娘和你哥牵挂着你。”说完大家就洒泪而别。

太守离开后,属下的人员都分离四散,萧希贤只得自己招募民工,起早摸黑地又干了几年。这年中秋节,应该给民工发放薪酬了,工头也多次催促。但萧希贤口袋中仅剩下十多两银子,想来无法应付了,就嘱咐他的仆人用所剩的银子买来酒肉,招呼众人,慰劳他们说:“我昨天晚上梦见神人对我说,大矿将要掘到,大家必须合力往东南方向挖,不出几天就可以挖到!到时我将加倍偿还工钱。”众人都踊跃欢呼,饱餐之后就干活去了。

萧希贤亲自前往峰头巡视,只听到挖山掘地的咚咚之声,众人齐心合力。不禁喟然而叹:“我欺骗了这些民工,我也已经心力交瘁了,而前面欠的钱无法偿还,现在又骗了他们,他们知道后一定会羞辱我,留在这里则无法生存,想逃走,又没有能力,不如一死了之。”于是解下腰带悬挂在树上,正在遥拜母亲和兄长,哭泣追悔之时,忽然看见仆人和工头奔跑而来。他迎上去问他们什么缘故,众人气喘喘地叩头,道贺说:“神人的预言不错,已经找到大矿,请前去拜祭!”萧希贤喜出望外,赶紧跑去察看,只见一个大洞已经辟开,里面尽是拳头般大小黑色的矿块。众人都前来叩头请赏,欢声如雷。知道的人说:“这是墨绿矿,是最难找到的,矿的源头很远,成色也很高,如果不是有大福的人怎能找到它呢!”

萧希贤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他让仆人把他过去的旧朋老友都找回来,有的掌管记载户籍,有的掌管会计,有的担任监督,或负责接待宾客,根据各人的特长授与职务。大家商量向官府报告,设立炼银厂,向朝廷交三分税。统领派来士兵,在这里安营和防守,文官自中丞以下都参与进来了,这个银矿的声势一时大显。萧希贤在矿区的门口建了个板屋,掌管大权,手握着筹码,一百斤矿石为一车,用民工来运送,厂内的工匠负责接收。一百多座熔炉同时点火开炼,又是鼓风又是铸银,将银矿都熔化成方锭,每一方锭重五百两,以防止偷窃。矿区由近至远,山的周围都建满了炼银厂,而山洞中的矿石远远没有开采完。

萧希贤忙着应酬,事务也十分烦劳,但想到发财的愿望已经满足了,下一步是如何把银子运回家乡,与母亲哥哥安享终身。但他担心的是回去的路途遥远,怕遇到盗贼的抢劫。当时正好碰上一个姓萧的郡守,他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守外地,为人有心计魄力,能胜任大事。萧希贤就与他联上族谱,交往甚欢,他们商量用大笔银子买通了枢密要员,破格提拔萧希贤任查盘七省的朝廷大员。这是明代末年最有权势的官员。他所经过的地方,文武官员都恭敬慎重地迎送。萧希贤就凭借着这种威势,将大量银子护送回家乡。

萧希贤到家后,只见门庭挂着白幡,老仆人披着麻衣,萧希贤十分惶恐,一直走入中堂。只见嫂子带着着幼子披麻戴孝,哭着对他说:“你大哥进京述职后,又被任令为东河观察使(明、清时期雅称道员为观察使),但前年病重身亡,太夫人思长忆幼过度,最近也悲痛而死。我孤儿寡母二人,无所依靠,所幸叔叔现在回来了,真是太好了。”

萧希贤大哭道:“为何不向我报丧?”嫂子说:“信件已经递送上百十次了,猜想因为中州的盗贼四起,路途阻塞,所以不能送达。”萧希贤说:“嫂嫂不用担心,我带回来的银子多得不计其数;所担心的是,老屋不能容纳。盐业依然要经营,其余多出的银子就分设解典库(典当的前身),多买田地建住宅,再过一百世也用不完。”

周围的亲戚朋友见到萧希贤发了大财回来,纷纷上门拜访,争着为他奔走效劳,千方百计讨好他。他们知道萧希贤还没有娶妻,有的送来漂亮的女婢,有的为他寻找美妾,或为他谋求与名门望族联姻。当时有一个退隐的尚书姓郑,羡慕萧希贤家中巨富,把女儿嫁给他。

萧希贤白天公私事务繁忙,晚上则娇妻美妾左抱右拥,劳瘁过度,没多久就痨病身亡,年纪还不到三十岁,也没有子女。族中人因为长子萧希圣只有一个儿子,不准将这个儿子过继给他,财物没有了继承人,于是众人将他的财物争夺一空。幸好郑尚书为他向官府投诉,才使得亲侄(大哥的儿子)既能不脱离自己的家庭,又能作为嗣子继承萧希贤的家产,但仅能继承他的盐业而已。

可见,一个人的钱财不是越多越好,要和自己命中的福分相匹配。一个人命中的福分如何?这是可以通过八字分析出来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八字,最捷径的方法就是:凡事皆顺其自然,因为这就是最符合自己本命的做法,该有的总会有,不该有的得到了时也会失去。

资料来源:《客窗闲话》@*#

─点阅【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商人总是把利益摆在第一位,不顾礼义道德,甚至过去有句俗话说“十商九奸”,指责商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行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道德高尚,品行良好的商人,他们不为巨大的利益所诱,分毫不取别人的钱财,清高自守,义气干霄。本文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 街言巷语中不乏冤魂讨债索命的传说,不同阶层的人都曾有过的遭遇。乾隆年间,两个书生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冤魂讨债所为何来呢?清朝当涂县的黄钺(1750年—1841年,字左田,号左君,谥勤敏)应科考,进入考场,坐在某字第一号上。天快黑的时候,看见号门外有一个女子常来窥视,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考场里哪会有女子到来呢?于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么怪异人事儿出现。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 当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讲“五行”了。但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知道五行是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则的第一种。虽然有些现代人不相信五行,不过,五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周行。本文举一个“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试难中,在北方则隆隆直上”的实例。
  • 清朝时,海宁郭去非,他生来就对琴弦的声音情有独衷,在襁褓中听到有人弹奏琵琶,就在母亲的怀中欢喜跃动。少年时学琴之后,几十年中不分寒暑,从早到晚都在弹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欲,不但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嘲笑都不为所动。人们却视他为痴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艺洲,性情爽直,喜于交游。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见一个卖艺乞丐。这乞丐舞弄的刀剑棍棒,各种各样,都能出神入化,绝妙异常。邵艺洲心里明白此人本领高强,不是寻常的乞丐。……后来他们怎样变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华亭人汪瑾,五十多岁时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风吹起,他十分厌倦在外客游,动了思念家乡之情,便乘船南归。在归途他遇上了不寻常的事。阴阳两界人事相通的事给世人展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 一对来自不同家境、贫富差距极大的男女同学,有志竟成终成眷属,但是,后来遭逢战乱生离死别……,道尽人生无常。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