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不滿電動車調查 歐盟:對結果不做假設

人氣 1254

【大紀元2023年0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歐盟執委會貿易負責人週二(9月26日)表示,歐洲已對中國電動車補貼展開調查,但不會對調查結果做出任何假設。此次調查引起北京不滿。

大約兩週前,歐盟委員會宣布對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兼貿易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週二、他訪華之行的最後一天對記者表示,調查的重點是電動車生產補貼,將「以事實為基礎」。

他說,調查將根據歐盟和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定進行,並涉及與中共當局和企業接觸。「調查的結果將由那些人決定……(我)不能預先判斷調查結果。」

中共商務部週二稱,部長王文濤對於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表示「強烈不滿」。商務部聲明稱,在週末與歐盟貿易主管的會議上,王文濤對此表示嚴重關切,稱這是「保護主義行為」。

近幾個月來,中國電動車出口激增。評級機構穆迪表示,如果考慮到所有類型汽車的出口,中國的汽車出口量已經超過德國,並有望在今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東布羅夫斯基斯指出,過去兩三年,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歐盟市場的份額已從不到1%上升到8%。

不過,據匯豐銀行稱,中國向歐洲出口的電動車中,超過三分之二來自中國製造的國際品牌,其中包括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和比亞迪等中國電動車公司雖然已開始向歐洲擴張,但迄今為止出口數量仍相對較少。

東布羅夫斯基斯告訴記者,歐盟補貼調查的另一個要素是歐洲汽車產業的「受傷風險」,尤其是大眾汽車等歐洲汽車巨頭。儘管這些公司在中國銷量可觀,但仍難以打入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他說,歐盟計劃在2035年逐步淘汰內燃機汽車銷售。

此次,東布羅夫斯基斯對北京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訪問,尋求中國與歐盟建立更平衡的經濟關係。

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京與莫斯科關係密切程度有增無減,同時歐盟在努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中歐關係持續緊繃。

東布羅夫斯基斯說,北京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正損害其作為全球投資目的地的形象。

他還強調,歐盟在與中共進行貿易時,需要更堅定果敢保護自身利益。中共海關數據顯示,歐盟去年與中國8,650億歐元的貿易總額中出現了近4,000億歐元(4,260億美元)的赤字。

「在開放性被濫用的情況下,歐盟也需要保護自己。」他上週六(9月23日)表示,「這意味著最大限度地減少我們對某些戰略產品的戰略依賴。」

「在成員國之間創建開放的市場是歐盟的創始原則之一。我們也致力於自由和公平的全球貿易。」東布羅夫斯基斯說,「『公平』是這裡的關鍵詞。」

週一(9月25日),他在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舉行的高層經貿對話會上指出,中國的營商環境問題正在越來越多地讓在華歐企感到擔憂。雙方同意將成立金融監理工作小組。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系列片(6)
美駐華大使:中共說一套做一套 嚴重背信
雨刷故障 特斯拉召回逾1.1萬輛賽博皮卡
仁愛礁衝突 菲律賓:已向北京發出外交照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