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該如何照顧自己的大腦?這一點很重要

詹姆斯.古德溫(現任倫敦大腦健康網絡科學與研究影響總監) 譯者: 吳郁芸

我們該如何照顧自己的大腦呢?這個問題令人望而生畏。縱貫性研究可能是一種絕佳方式。(Shutterstock)
人氣: 100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我們該如何照顧自己的大腦呢?這個問題令人望而生畏。縱貫性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 ,這些研究會招募兒童或嬰兒,然後追蹤他們的一生)可能是一種絕佳方式,可確定跟保持大腦敏銳相關的所有因素,這樣的研究可幫忙釐清遺傳學、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由於現有基因工作方式所引發的變化)和環境的相對影響,例如:「失去連結的心靈」研究的證據顯示,我們成年後50%的智力可由童年的智商來解釋,在剩下的50%中,大約有四分之一歸因於我們的基因。這代表我們一生中的智力變化,有四分之三可歸因於生活方式,我們稱之為「可改變風險因素」。要收集足夠證據,來一一確定這些因素對大腦的影響,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書各個章節會探討大部分的重要因素,例如:運動、睡眠、性活動、社會關係、壓力和幸福感,以及我們的腸道微生物、營養與大腦活動;不過,最要把握的大原則可能是注意我們的整體健康,特別是控制所謂的輕度而長期的炎症。

我們通常認為發炎是免疫系統對受傷或感染的急性反應,羅馬作家凱爾蘇士(Cornelius Celsus)在公元100年首次將這些表現描述為「紅腫伴熱痛」,而成為發炎性疾病的臨床診斷指標。從本質上講,發炎是免疫系統的保護性反應。然而,發炎也可能是慢性的,即對壓力和長期持續狀況的一種輕度而長時間發生的反應,如糖尿病、肥胖和動脈疾病。這是一個細微但看不見的過程,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體裡進行,並隨著年齡增長而與日俱增,也就是說,我們身體裡的發炎程度逐年上升。

即使我們沒有長期的疾病,即使我們表面上是健康的,在我們的免疫系統對日常生活的挑戰和壓力作出反應時,組織中也會累積一定程度的發炎。這方面的輕度發炎很少受到關注。科學界現已確定「發炎指標」,它們是出現在血液中的分子,會對創傷或壓力有所反應,這些分子包括:膽固醇、C反應蛋白(CRP)、細胞激素(cytokine)、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等,它們全是目前已患上、即將或未來會罹患的疾病的指標或預測因素。

免疫系統產生這些分子,作為對組織中出現損傷、感染或其他變化時的反應,比如,C反應蛋白充當一種「監視」分子,大打「小心!」或早期預警信號給免疫系統,告訴系統有情況不對勁了,而這些分子也會預測身體和大腦的老化速度。

這種發炎隨年齡加劇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過程,但好消息是,目前已知我們可以放慢它的速度,同時讓大腦保持活力和健康。如果我們減少重度發炎,就能延緩身體的整體老化速度,降低患上長期疾病的風險,包括腦部疾病。平均而言,三十或四十歲的人不會患上慢性疾病;但到了六十五歲,平均每個人都會被診斷出患有某一種慢性疾病,而八十五歲的人會被診斷出五至六種慢性疾病,並服用十至十五種處方藥。

透過簡單的觀察,我們會發現有些人看起來始終沒有留下任何歲月痕跡,一臉凍齡模樣,長命百歲,活力十足,完美詮釋高效人生!不幸的是,有些人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他們年紀輕輕就罹患慢性病,做事效率低,無法獨立生活,說不定也比較短命。

直到過去幾十年,這些個體差異都無法得到充分解釋;現在我們知道,老化是一個從十一歲左右就開始的終身過程,我們一生都會受到「可改變風險因素」影響,而且這些因素在某種程度上都離不開發炎。其中一些因素我前面已經提過,包括:飲食和營養、睡眠、社交生活、體能活動、酒精、抽菸、藥物和壓力,舉例來說,每次我們吃東西時,體內的發炎程度就會上升,這僅是因為我們正在攝取外來物質—我們吃得愈多,發炎就愈嚴重;睡得不好,發炎問題就會直線上升;「壓力」過大,我們的發炎指標也會升高。

這些變化會發生在任何年齡層,無論是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一直到死亡。但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身體處理這些變化的能力就會下降;年齡和發炎的關係密切,科學家將兩者合稱為「老化發炎」(inflammaging)。因此,當我們年紀變大時,就必須採取行動減少發炎。我們也知道,大腦中的神經發炎就像身體其他部位的發炎一樣,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但這些變化是可以減緩的,這點也是本書要傳達的主要訊息。每個人在診斷出失智症或「輕度認知障礙」(mildcognitive impairment,指思維能力下降)之前,會先經歷二十至三十年的神經退化性疾病(neurodegeneration diseases)和發炎。在英國,超過42,000名六十五歲以下的人患有失智症,在這些人當中—儘管看起來難以置信—這個疾病過程早在三十五歲時就開始了。

失智症和其他形式的知能障礙(cognitive decline)是晚年生活中最令人恐懼的疾病,也常被稱為「新癌症」。在1950年代,癌症往往到了晚期才被診斷出來,而且無法治癒,讓患者和他們身邊的人感到無助和挫敗。現在,雖然癌症治療已有所改進,但治療失智症的方法仍是一門非常新的科學,直到最近,我們仍不知道可否採取任何措施,來防止大腦退化。直到FINGER研究誕生,才得以撥雲見日。

2013年12月某個冷颼颼的日子裡,在倫敦蘭開斯特府(LancasterHouse),當時的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召集了世上最聰明的三百位智囊,研究因應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和失智症的策略。這是一個空前的偉大創舉,英國因召開這次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議而贏得許多讚揚。該會議探討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棘手的、也有人說是無法避免的危機—這是人口高齡化的必然結果。雖然會議的重點是治療(目標日期為2025年),但八大工業國採取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舉措來推廣一個概念,也就是若我們還不能治癒失智症,那至少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預防是一匹黑馬,來自我們看不到的地方。被說服的人寥寥無幾,但是,我們在2013年就已經知道,如果是中年人,受教育程度低,並患有高血壓、肥胖和/或糖尿病,而且假如不愛運動,又抽菸或有憂鬱症,最後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得到失智症。問題是,這些證據僅是聯想出來的,我們並不確定,假若排除這些行為,是不是就可以預防失智症。在那次會議上,大家對一項正在進行的研究寄予厚望;一年半之後,即2015年6月,這項研究的結果—FINGER—發表在雜誌《刺胳針》(Lancet )上。

FINGER(Finnish Geriatric Intervention Study to Prevent Cognitive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中文譯為「預防認知障礙及失能的芬蘭老年人介入研究」,這項研究歷時兩年多,針對2,554位六十至七十七歲的人進行了追蹤調查,透過比較兩組研究對象,來觀察「認知(大腦)功能減退」的預防事宜:一組遵循飲食、運動、認知訓練和血管風險方面的建議,另一組只接受一般的健康建議。結果是明確且驚人的,介入措施改善或維持了高風險族群的認知狀態,並降低了他們認知功能減退的風險。該研究作者得到的結論是,倘若在FINGER觀察到對認知有益的結果,能適度延緩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發作,那麼這些結果將對個人和大眾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項研究結果的重要性不在話下,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立了WWFINGERS(World-Wide FINGERS),這是一個在世界各地進行預防(或更確切地說是減少風險)試驗所組成的網絡。對我們來說,從這個研究中瞭解到的主要資訊是,藉由介入生活方式來減少認知功能減退的風險是可能的!很簡單,這項研究顯示,減少我們生活中的風險因素、促進整體健康和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都是極其重要的事。

而且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年齡開始身體力行。在本書序言中,我提到了舉世聞名的蘇格蘭研究「失去連結的心靈」,我曾經在英國廣播公司的《今日》(Today )節目中被問到,在這項研究裡得出最令人振奮的發現是什麼,對我來說,答案只有一個。在最初對七萬多名兒童進行的智商測試中,沒有人獲得滿分;六十多年後,在同樣的測試中,同一批受測對象裡有不少人(他們現在平均年齡為七十四歲)卻得到了滿分,令研究小組驚訝不已。那些酸民和憤世嫉俗的人挖苦我們不能保持敏銳,也不能在過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或年歲更高時,抱持積極心態、做自己,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多麼漂亮、無可辯駁的回應!

歷史上不乏不同年齡層的人物,他們都成為萬古流芳的思想家、領導者和成功人士:包括喬‧佩維(Jo Pavey),她在四十歲時贏得歐洲一萬公尺長跑競賽金牌;黛安娜‧耐雅德(Diana Nyad)在六十四歲時從佛羅里達州長泳到古巴;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在六十五歲時成為英國戰時領袖;巴麥尊勳爵(Lord Palmerston)則在七十一歲時成為(英國)首相;皇家學會院士彼得‧羅格(Peter Roget FRS)在七十三歲時發明了同意詞詞典;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在七十六歲時成為南非總統;加上八十九歲時抵達北極的桃樂絲‧赫希(Dorothy Hirsch),這個名單不勝枚舉,而且鼓舞人心!

所以,跟普遍的看法恰恰相反,我們的大腦表現不一定會隨著年事漸高而走下坡,證據清楚告訴我們,有些人的心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包括保持兒童時期的高智力水準—這在大多數人身上都是非常穩定的,不過,幾乎每個人的其他心智技能—如字彙和詞語使用—都會與時俱進,心理學家將這些技能稱為「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並把它們跟「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區分開來,後者是一種更難維持的技能,這種「流體智力」是抽象思考、快速推理、辨別關係、識別模式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流體智力可成為你的祕密武器,它不必依靠教育或資格才能實現,也並非取決於你的經驗或學問有多高,但是它會幫助你飛速解決問題—這個提議真是非常吸引人啊!這是一種你需要的技能,它有時稱為「跳脫固有思維模式」,這種技能會讓你懂得創新、具有創造力、與眾不同!

你該怎麼培養它呢?由於四十年變幻莫測的事態,這個問題一直不能順利解決,然而新的證據證明,流體智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訓練的:透過挑戰大腦,走出你的舒適圈,並參加你通常會迴避的活動,就大有機會提升流體智力!本書有一項重要的資訊,就是「挑戰你的大腦」!新的經驗、新的技能、甚至新的威脅,都是保持你頭腦敏銳的關鍵。

(網站專文,禁止轉載)

書封。(好優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大腦充電:科學證實,逆轉大腦退化的健康生活對策》,好優文化提供>

.如何預防改善失智症?中醫1藥茶、3穴位讓大腦回春
.如何逆轉大腦衰退?4種健腦食物增強記憶力
.喝水能防痴呆?你的大腦一天需要這些水

責任編輯:王曉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