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鋪養三代夢碎 中國縣城商鋪也租不動了

人氣 10645

【大紀元2024年05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蕭律生報導)大陸樓市降溫傳到縣城,即使租金一再下降,有的地方仍舊無人問津。大陸多名店鋪出租人透露,縣城商鋪租不動,「一鋪養三代」夢碎。

保住租戶要靠演戲

北京博雅天下傳媒公司旗下的「每日人物社」5月29日報導,張力來自江蘇省宿遷市的沭陽縣,2009年其父母在縣城最熱鬧的商業街盤下6間相鄰的鋪面,2012年又買下隔壁兩間。張力陸續把這些鋪面都租了出去。8間商鋪因靠近商業中心,空置從來沒有超過兩個月。可如今,「偶爾青幾個月,一黃黃半年」。

這兩年眼見著街頭的鋪面空了一半。張力說,招租越來越難,只有降價,才能保住租戶。

每次收租,張力都得演一場戲。一開始表現出一副絕不退讓的樣子,之後鬆口,最後握住租客的手說,「(降房租)你心裡得記著。」潛台詞是「明年你得繼續租啊」。

張力透露,汽貿店租客的租金從每年15萬元(人民幣,下同)降到10萬元,零食店的房租從每年23萬元降到19萬元;有人只交半年房租,直接扔下鋪子走了;還有的租客會臨時「通知」降價,一家開零食店的租客在交租前一週打電話訴苦要求降價一萬元,不得已只能降。(延伸閱讀:中國房地產陷銷售怪圈 降不降價都是「死」

張力算幸運,商鋪還在持續地出租,可是按目前的租金,得26年才能回本。

房子沒到手已虧了將近七十萬

地理位置不突出的商鋪租金降得更狠。

被劃進武漢市的新洲區距離市區將近70公里,當地人把該區當成縣城,趙曉熙家2020年在此地買了一間30多平方米、總價將近一百萬的商鋪。開發商當時宣稱,該商鋪所在街道會有學校和體育館,出租價格可高達3000元/月。但2021年收房時,周圍沒有學校、體育館,房價也從買時的3萬多元/㎡降至1萬多元/㎡,房子沒到手就虧了將近七十萬。房價暴跌,很多業主接受不了,決定維權,一段時間每天都有人遊行。

房屋價值下跌,租金也得打折扣,變成1500元/月,但難尋租戶。最後,空了一年多,趙曉熙妥協,以每月1300元的價格出租了。

當年,搶房過程無比艱難,有的地方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趙曉熙擠過重重人群,「腳都被踩腫了」,向銷售人員高喊已備好了多少錢,搖到號才能買。

報導稱,所有人,包括趙曉熙,都以為買到鋪子就賺到了。可如今,比人們幻想騰飛來得更快的是泡沫的破裂和潮水的退去。

縣城商鋪對應城市寫字樓。公開資料顯示,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地方,寫字樓的空置率也非常高。去年,中國商業辦公室空置率達24.5%,北京空置率為21.7%,創14年新高,甲級辦公室租金降了8%,為10年來最低。上海寫字樓市場空置率去年末達到21.8%,同比上漲5.1個百分點,創近十年新高。(先前報導:上海寫字樓空置率創新高 專家:經濟難回暖

今年4月底,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上海一家大型國有房地產公司正計劃以至少30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大部分寫字樓,這凸顯了上海商業地產低迷的嚴重程度。

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會長伍德克(Joerg Wuttke)今年2月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採訪時被問到,估計中國到底有多少空置房屋時,伍德克回答說:「整個德國有8,200萬人口,可以立即搬到這裡住,至少有8,000萬至9,000萬套公寓是空的,未完工的。」(延伸閱讀:前中共高官:14億人口也住不完中國空置房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10,913億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商業營業用房投資8055億元,下降16.9%;商品房銷售額為116,622億元,下降了6.5%。

圖為上海陸家嘴金融區。(Johannes Eisele/AFP)

一鋪養三代夢碎 「錢跟打水漂一樣」

商業中心範圍正在縮小,縣城縮得更快。前述陸媒報導稱,李盈瑩父母在她剛畢業時在老家縣城買了間商鋪,為了給李盈瑩當退路、「一鋪養三代」。但從收房到現在,商鋪空了一年多,租金一降再降,仍然租不出去,「一鋪養三代」實現不了了。

為了將商鋪成功出租,李盈瑩幾乎想盡了辦法,包括讓父母和朋友幫忙推銷;自己在朋友圈發招租廣告;甚至希望和朋友合夥,自己免費出鋪面,盈利後再分帳,可沒人再想創業。最終,李盈瑩只能任其空著。

報導稱,商業地產早已進入「過剩時代」。中金公司2022年預測,未來2到3年,全中國的購物中心合理增量年均不足400座。(延伸閱讀:中共急於去庫存 媒體人:有部門已揭不開鍋

李盈瑩老家縣城最繁華街道上一家她從小吃到大的餐館,生意一直紅火,可前年,餐館老闆說,生意不行,開不下去了。李盈瑩的商鋪位置比餐館還要好,但整個商業街僅剩一家商場有客流量,她的店鋪前,根本沒人經過。

網民留言感慨,「別說縣城,省城的商鋪都不好租出去。」「南京珠江路,電腦一條街,擱以前哪能有空的店鋪?!房租多少錢都能租掉。你看看現在,什麼樣子了。」「別說縣城了,TJ南開賽博附近,當年是何其繁榮啊……看看現在,有多少貼著店鋪轉租呢……」

前述報導還稱,家住湖南長沙的張穎,2019年在郊區買了3個商鋪,首付高達一百多萬。最初還能出租,疫情過後,再也沒開過張。開發商宣傳的物流集散中心沒了下文,整個商場成空樓。張穎和業主們之前還去商場維權,後來都絕望了,「鋪子也就這樣了」。

地處郊區,若沒有物流中心,商場沒有任何用處。張穎和銀行諮詢過,若抵押,這3個商鋪只值三四十萬,「就是一個垃圾資產」。可是如今,每個月還要交一萬多的房貸,「這錢就跟打水漂一樣」。◇

責任編輯:任子君#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中國樓市持續低迷 深圳二手房成交暴跌超6成
中國樓市低迷 53家房企半年虧超1900億
中國樓市開年不利 元旦假期成交面積跌超2成
中國樓市1月成交量持續下跌 二線城市最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