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德國「機會卡」6月生效 具體規定一覽

人氣 437

【大紀元2024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亦笑德國報導)德國的許多行業長期以來都依靠海外移民來擴充人力資源。經濟學家甚至認為,勞動力短缺是德國經濟增長和社會保障面臨的最重要風險。因此德國推出技術移民法改革方案,61日正式生效,旨在促進更多非歐盟國家的合格工人移民德國。

勞工部長胡貝圖斯·海爾(Hubertus Heil )表示,德國人口老齡化嚴重,嬰兒潮一代將在未來幾年退休,社會面臨青黃不接的時期。預計到2035年,德國需要更替700萬技術工人。

醫療衛生行業和餐飲業的勞動力短缺尤為嚴重,許多領域也十分缺乏IT專家。就業中心登記了大約70萬個職位空缺。在近期的調查中,企業表示,他們無法為大約170萬個空缺職位找到合適的申請人。

機會卡如何運作?

德國政府啟用機會卡,旨在促進非歐盟國家的人來德國尋找工作。獲得機會卡的條件是達到專業人才的評分標準。持機會卡到德國可進行兩週的試工(Probearbeit)或從事每週不超過20小時的兼職工作(Nebenbeschäftigungen)。

如果在此期間找到正式工作,則可直接獲得工作簽證。機會卡最初的有效期為一年,如果該人持有僱傭合同或找到合格的就業機會,則可以再延長兩年。

要獲得機會卡有兩種不同的途徑:

1.申請人必須在計分制度中至少拿到6分。

2.根據特例進行評估:如果申請人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可作為特例發放機會卡。

在評分制度中,依據不同的項目給予不同的分數,例如語言能力、工作經驗、年齡、與德國的相關性等。

工作經驗:

4分:獲得德國認證的外國專業人士資格,或者獲得從事某種職業的許可(例如教育工作者、護士或工程師)。

3分:過去七年內在所學專業領域有五年的工作經驗,以及在自己的國家進行兩年職業培訓。

2分:在過去五年內具有兩年的職業培訓和相關工作經驗。

1分:專業能力符合短缺職業需求。

語言能力:

3分:擁有B2的德語語言能力。

2分:擁有B1的德語語言能力

1分:擁有A2德語語言能力或是C1的英語語言能力

年齡:

2分:35歲以下的人。

1分:3540歲之間的人。

其它:

1分:配偶或已登記的同居伴侶同樣符合機會卡的要求。

1分:在過去的5年中至少在德國居住了6個月。

另外,申請人必須出示財力擔保(Lebensunterhaltssicherung)證明,以確保自己能夠負擔在德國的生活費用,包括食物、租金等。此外,申請人不能只做兼職工作,而是必須積極尋找全職工作。

申請人必須向原國籍的德國外交代表處(例如德國大使館或德國領事館)申請。如果已經在德國境內,則需向當地的外事局提出申請。在此情況下,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居留許可。

專家和經濟界對此有何評論?

勞動力市場研究員霍爾格·博寧(Holger Bonin)對機會卡的運作表示懷疑,這個系統太複雜了。為了檢查某人是否符合所需標準,必須建立一個廣泛的官僚機構。這樣的制度可能會對潛在的工人產生威懾作用。如果還設定年度配額,這將在國外造成進一步的不確定性。

博寧認為,降低第三國移民的現有障礙比新的機會卡更重要。他表示,這包括對專業資格的認可。 《技術移民法》已經為接受過職業培訓的技術工人提供了進入德國尋找工作長達六個月的機會。其先決條件之一是外國的職業資格在德國被承認。但實踐中這一環往往被卡住,因為認證很困難。德國過於注重正式證書,而不太信任雇主找到合適申請人的能力。

雇主協會表示,如果在國外獲得的知識不是通過正規教育而是通過工作過程中的實際學習獲得的,則很難得到認可。如果沒有德國認可的機構發放證書,也會出現問題。在一份職位文件中,雇主建議,作為正式認可的替代方案,合格職位的相關工作經驗可以通過工作推薦信來證明。

德國需要多少技術工人移民?

2000年代中期以來,德國開始向非歐盟國家(所謂第三國)的技術工人開放勞動力市場。從那時起,進行了許多旨在促進技術工人移民的法律改革。然而,移民的技術工人數量仍然有限。

2020年推出的《技術移民法》對於這方面沒有太大改善,但由於新冠疫情,技術移民的數量更加有限。 2020年,疫情導致就業移民減少了一半。 2021年,這一數字僅略有增加,但仍低於2019年的水平。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到2036年,將有1,290萬勞動人口超過退休年齡。這相當於 2021年勞動力的近30%,而年輕群體無法取代他們。

根據勞工部的熟練勞動力監測,到2026年,預計將有24萬個職位空缺。勞動力市場和職業研究所 (IAB)認為,從長遠來看,每年至少有40萬人的淨移民是必要的。

對於許多企業來說,技術工人的短缺現在是最大的商業風險之一。 2022年初夏,德國工商協會 (DIHK)進行的經濟調查中,約56%的公司表示擔心在未來12個月內無法找到足夠的合格員工。

根據勞動力市場和職業研究所的數據,許多職業都存在明顯的瓶頸:其中包括手工藝、建築業、金屬和機械工程、護理業、教育工作者以及IT職業等。

責任編輯:周仁     

相關新聞
德國電費高居歐盟之首 附加費太貴是主因
德國6月新政:入籍法、電視費皆有變化
德國因吸毒死亡的人數創歷史新高
德國入籍人數超過20萬 達25年來最高水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