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難來時 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

人氣 501

【大紀元2024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薛明珠苗必達報導)北加州僑界6月9日(上週日),舉辦了急難救助講座,教授如何提前應對災難,以及如何準備災難急救箱,以及如何在關鍵的五分鐘內挽救生命等急救知識。

本次講座由北加州僑界急難救助協會庫柏蒂諾中心,和北加州聖荷西臺灣海外僑界急難救助協會聯合主辦。主講人包括來自Hillsborough CERT(美國社區急難應變小組)的講師莊明憲,以及Hillsborough市議員吳明芳。

未雨綢繆 預防災難最重要

當前世界災難頻仍,地震、颱風、野火和暴力事件不斷發生,導致建築物損毀、道路破壞,以及水電煤氣供應中斷。講師莊明憲強調,災難發生時,人們往往會陷入慌亂,無法有效應對。因此,平時就應做好災難預防工作,以減少災難帶來的影響。

2024年6月9日,北加州僑界舉辦了急難救助講座。(薛明珠/大紀元)

市議員吳明芳表示,在家裡和工作場所,防災措施必不可少,包括以下幾點:

A. 制訂逃生計畫

逃生計畫:制訂家庭、工作單位和學校的逃生計畫,注意最近的出口位置,並確定與家人碰面的集合地點。

聯絡人:準備外州的聯絡人,最好能同時通知三位聯絡人。為家中的幼兒或行動不便者做好安排。

通知計畫:將這個計畫和應災必需品告知所有家人或同事。

莊講師補充道,平時要了解社區的逃生交通渠道和工具,對自己制訂的逃生計畫進行演習。還需考慮制訂長期或短期的逃生計畫等。

B. 應災必需品的準備

333規則:3套應急包(家裡、車內、工作場所);3天分量的物資,一人一套;3種大類的必需品:食物、飲用水、其它必需品(如手電筒、收音機、電池)。

食物:準備即食食品,特別考慮嬰兒、老人及有特別需求的家庭成員。還需準備能舒緩情緒的食物或零食。

飲用水:每人每天需一加侖水,或淨化自來水,或盒裝/瓶裝水。

其它必需品:工具、現金(小額)、手套、毯子或薄被、處方藥、膠布、書籍、撲克牌、廁紙、護膝、牢固的鞋子、安全帽、滅火器、急救包、漂白劑、眼鏡、護目鏡或口罩等,可根據自身情況具體選擇。

C. 非建築性風險緩解措施

固定家具:將沉重的家具、大型電器和設備固定好。

物品擺放:將沉重或易碎物品放在櫃子的底層。

標籤開關:將水電瓦斯總開關貼上標籤。

熱水器固定:將熱水器固定好,並安裝有靈活性的瓦斯管。

莊講師還建議,最好習慣在床邊放一雙鞋子和一個手電筒,以備不時之需。

2024年6月9日,講師莊明憲在講座介紹急救包。(薛明珠/大紀元)

呼叫911

莊講師指出,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呼叫911,需要注意三個W:第一,Why(為何),描述發生了什麼事情;第二,Where(何地),說明事件發生的地點;第三,Who(何人),表明你的身分。

三大急救方法

莊講師指出,在緊急狀況下,有三大致命危機:呼吸道阻塞、過度失血和休克。在急救過程中,首先要與傷者建立聯繫,確保傷者能看到並認出救護者。讓傷者知道救護者的身分,包括姓名和所屬組織。如果情況允許,應先徵得傷者同意,再進行救治。此外,在救助過程中,還需考慮到文化差異和性別差異,確保救援行動的尊重與有效。

2024年6月9日,北加州僑界舉辦了急難救助講座。(薛明珠/大紀元)

A.打開呼吸管道:壓額抬下巴急救法

莊講師建議,遇到傷者時,首先輕輕搖動其肩膀,並詢問「你聽得到嗎?」。使用視覺、聽覺和觸覺來檢查傷者的狀況。如果發現呼吸道阻塞,採取以下步驟:

1. 一隻手的手掌放在傷者的額頭上。

2. 另一隻手的兩根手指放在傷者的下巴下面。

3. 先壓額頭,再抬高下巴。這樣通常可以讓傷者恢復正常呼吸。

然後,再次進行觀察、聆聽和感覺,必要時再重複一次這個動作。

B. 控制出血

莊講師指出,出血有三種類型:動脈出血,血液會噴射而出;靜脈出血,血液會流出來;毛細管出血,血液會滲出來。失血過多致死的平均時間是3到5分鐘,而急救人員到達的平均時間是7到10分鐘。目前,全球因出血導致的創傷相關死亡率為40%。因此,他強調,學習如何止住嚴重出血非常重要,您能掌握拯救他人生命的技能。

他表示,控制失血的方法包括以下幾種:直接施加壓力、將受傷肢體抬高至高於心臟的位置、按壓特定止血點(如手臂上的肱動脈和大腿上的股動脈),以及使用止血帶等方法。

不過,他指出,止血帶應在別無選擇時才使用,因為長時間使用會導致肢體截肢。一旦使用止血帶,只能由專業醫護人員拆除,千萬不要自行鬆開或解除。綁好後,需記下日期和時間,並確保止血帶清晰可見,不要用衣物遮蓋。止血帶應綁在傷口和心臟之間,越靠近傷口越好。

他還說,止血帶必須綁緊才能有效止血。如果遇到無法控制的失血情況且專業救援人員無法迅速抵達時,止血帶可能是唯一防止失血過多致死的方法。切勿使用繩子、鐵絲、細線或任何可能切入傷者身體的材料,來代替止血帶。

C.治療休克

莊講師指出,血液循環不足引起的持續休克會導致細胞、組織和整個器官的死亡。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判斷傷者是否處於休克狀態:

1.快而淺的呼吸;2.微血管再充填時間超過兩秒,或者無法察覺脈搏;3.無法遵循簡單指示,例如「握緊我的手」。

吳講師表示,治療休克時,應將傷者平躺,並將雙腿抬高約六到十英寸,以促進血液回流。保持呼吸道暢通,並立即止血和保持體溫。但切記,不可讓休克患者進食或飲水。

本次活動吸引了近百名鄉親參加,現場提問踴躍,氣氛熱烈。活動中還設有抽獎環節,增加了互動性和趣味性。◇

2024年6月9日,市議員吳明芳在講座上發言。(薛明珠/大紀元)

責任編輯:宋佳怡

相關新聞
北加州10僑團舉行記者會 聲援台灣加入聯合國
北加州僑界急難救助協會 新舊會長交接
預防是應對災難的最好辦法 慈濟將舉辦「家庭安全博覽會」
聖荷西僑界急難救助協會召開園遊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