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平:為了和平,台灣一定要備戰

觀點文章|作者:楊海平

人氣 86

( 編者注:臺美評論,本欄位所有文章皆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意見。本專欄尊重言論自由,歡迎所有關心台海和平與台灣安全的投稿。)

我深信美國在台灣海峽的海域和天空一定會擋住中共的武力威脅。可前題是台灣人民自己不能先投降,這也是美國擔心的事情。

國軍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教授認為,中共想要對台灣發動閃電戰 ,在96小時到一星期內控制台灣。他的意思就是美國可能會在措手不及下,來不及出兵去防備台灣。所以,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大量美軍直接駐守台灣。

由台灣政府出資支持駐台美軍,這才是重點。

50年代初期冷戰,美國援助台灣F-86、F-100、軍刀機,到空優的F-104 戰機,并配有當時最先進的響尾蛇飛彈。台海空戰中擊落數十架共機,並且核武也進駐台灣長達近20年之久。在1958年的823炮戰時,超過兩萬多美軍駐防台灣,這才保住風雨飄搖中的台灣。

2016年川普上台後,大陸自以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優於「西方民主自由體制」,於是從韜光養晦,轉為「戰狼外交」。從仰視世界變成俯看天下,進而激發「天下圍中」的國際反彈,台灣也順勢選擇對大陸更強硬,甚至「去中國化」政策,兩岸關係急轉直下。之後又因香港問題,更鞏固了台灣本土意識為主流民意,與大陸漸行漸遠。

一般台灣人民對大陸現況本就不了解、不關心。現在更無視,甚至反感中共。但目前台灣真的有戰爭危險,战争的窗口期是2025年到2027年的春夏季節。

面對中共攻台企圖,台灣最重要就兩件事:

  1. 國人是否團結;

2.國人是否有抵抗意志。

若要團結國人為「反共」而戰,執政黨必須盡更多心力,和解共生,而不是一昧的「去中謀獨」,助長並灌輸對1949年「遷臺」的幾乎所有人、事和物的「俾視」和「仇視」的錯誤觀念。

目前,台灣每天仍沉醉在「AI的新世界中心」,高喊「中國關我屁事」,強調老共沒能力武力犯臺的「自嗨」中。怎不令人擔心?

我們不能光看台灣自己的數據,很多都是台灣自己的大內宣。我們要看國際組織,比如世界銀行的預測。

今天由于中共是習近平在執政,中國在走回毛的路線。要不然,如果中國繼續鄧路線,在幾年之內,中國的經濟就會超過美國。但現在,可能要晚個十年?也許永遠都追不上美國?因為美國在全力打擊中共的發展:在貿易戰、經濟戰、科技戰,也許會有熱戰?而印度是一個污染、髒亂、落後、沒有秩序 、缺乏基礎建設的國家,社會上種姓制度的問題一大堆,它要追上中國,可能要50年都不止。

根据亞洲發展銀行預估,東亞今年的經濟發展:中國大陸還是第一名4.8% ,蒙古第二名 4.1%,台灣3.0%第三名,香港2.8%第四名,南韓2.2%第五名。

牛津大學講中國未來10年左右的經濟發展,雖然問題多多,可是強大的製造業,使這個政權還是能延续。中國在將來五年到十年內,它的經濟會很糟糕,可是還不足搖動他的政權。

大陸現在在某些方面的A I的應用科技方面,已經超過美國,我們絕對不能低估中國的技術。中國在人臉識別技術,特別在軍事方面,抄仿美國20年前研發的AI機器狗, 現在已經開始量產,在軍隊中演習使用。仿冒美國的AI無人戰鬥潛艇,現在有量產的出口版,還出現在上個月吉隆坡亞洲國防衛展覽。續航電力近一千公里的AI無人潛艇可發射魚雷、防空和反艦導彈,让西方的軍事專家驚訝。

當然西方有AI 晶片設計公司Nvidia、AMD、Intel、Alphabet、AWS、IBM 。世界前10名的公司中,只有阿里巴巴是中國的公司,其他都是美國的公司。可是華為在智慧手機裡的AI 晶片技術,是全世界第二名,僅僅排在蘋果手機之後。

新的AI晶片是很厲害,速度是過去的百倍,可是台灣能夠量產高端AI晶片。中國大陸只能量產中、低端晶片。

美國是可以研發最高檔的AI晶片, 也可以少量生產,可是無法量產。所以美國在量產高端AI晶片方面,一定要靠台灣和韓國,也許將來要日本和德國也加上去。

而台灣很難面對戰爭,因為台灣太小,地理上沒有戰略縱深。

2024年3月,美日台聯軍實施在台海與中共全面戰爭的兵推。如果戰爭爆發,除了會造成全球經濟危機之外,3週內台灣的空海軍全滅,整個軍隊也死傷過半,加上平民的大量傷亡。美國將損失兩條航母和多艘船大型戰艦。日本也會損失26艘戰艦,超過百架戰機,美日聯軍也將會有幾萬人的死亡。中共海軍也將全滅,最後結果是美日台慘勝。

最後結論是,最好結果還是大家和平共存,不要挑起戰爭,因為死亡代價太大。

感謝中華民國泛藍軍團,也感謝孫中山先生和兩蔣時代。

二戰勝利前的日本,能自製航母,還有全世界最大的戰艦、潛水艇、轟炸機、戰機、坦克、軍卡等,但日殖的農業生產基地台灣,卻連腳踏車都無法自製,兩邊的工業科技水準天差地別。

老蔣一來台灣,民國40年起,就在短短14年間設立了13所以理工科系為主的大學院校,而原本整個日本時代的台灣畢業的大學生只有267人,並且完全沒有工學院畢業生的台北帝大,也變成有好幾千人的真正有工學院畢業生的綜合大學。老蔣執政的二十幾年,為台灣培養了比日本時代50年還多千倍以上的,能在台灣讀到大學畢業的台灣人。而其中畢業後留美的就超過3萬人,也因這些人才,台灣才能從吃蕃薯籤的農業窮國,而轉形為電子半導體科技工業的富裕大國。這些年全世界的AI半導體產業大爆發,讓台幣維持強勢,導致美元計算的人均所得,都能超越弱勢日元的日本人均所得,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黃仁勳的父親是民國49年的成大畢業,蘇姿丰的父親是民國53年的師大畢業。所以,他們的父親都是受惠於老蔣總統在台灣的教育政策。如果當年台灣還是在日本統治下,就不可能有黃仁勳及蘇姿丰這樣傑出的台灣之光。

香港僑生林百里,也是在老蔣時代來台灣受的教育及留在台灣發展。

老蔣在民國53年就設立半導體實驗室,58年台灣就有了第一家半導體相關公司,而推動發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人物李國鼎、孫運璿,全是老蔣總統親自提拔為負責台灣產業發展的財經部長,

張忠謀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而李就是靠老蔣提拔的。

輝達是靠台積電才有今天的輝煌,而台積電是靠輝達才能有今天的股價,甚至台股的屢創新高。

 

 

責任編輯:王洪生

相關新聞
謝鎮寬:台灣抉擇自由民主
謝鎮寬:青鳥行動絕地反攻
淺聊號稱中國第三海軍的海上民兵
淺聊台灣的1年兵役制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