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不要奪走純真 英保守黨計劃限制兒童性教育

保守黨提議設立明確的性教育年齡限制,保護兒童不會「過早接觸過多的信息」。( Clive Brunskill/Getty Images)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06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近日,英國政府正在就兒童性教育改革進行公共諮詢,包括規定不給九歲以下的兒童提供性教育。保守黨政府在提出新方案時強調,設定明確的教學年齡限制是為了保護兒童不會「過早接觸過多的信息」。

英格蘭的性教育草案指導意見明確,性教育不應在五年級(學生九歲)之前開始,並且「有爭議的性別認同」這一話題不應該在課程中出現。

這份指導意見目前正在接受為期九週的公眾諮詢,將於7月11日結束。

在擔憂兒童可能接觸到「不恰當」內容後,教育部修訂了關係、性和健康教育(Relationship,Sex and Health Education,簡稱RSHE)的指導意見。

教育部建議性教育不應早於五年級開始,並且是以學習科學知識的方式出現,應與學生在國家科學教學大綱中學習的受孕和出生知識保持一致。

保護兒童的純真

教育大臣基根(Gillian Keegan)在指導文件的前言中表示,兒童必須「在適當的時間獲得正確的信息,這樣他們才能了解風險並學會避免,同時也要確保他們不會過早接觸過多信息,奪走兒童的純真」。

她表示,更新後的指導意見「以保護兒童為核心」,明確了「教授最敏感內容的年齡限制,並指出有爭議的性別認同話題不應該教授」。

指導意見規定,在七年級(11歲)之前,不應教授有關在男女關係中有害的性行為、性騷擾、復仇色情、性剝削和虐待、誘導、跟蹤和強迫婚姻的概念和法律。

儘管從七年級開始可以「以適齡的方式」討論網絡不當內容(如色情)的風險,但指導意見補充說明,不應在九年級(13歲)之前討論性行為的細節。

在涉及性暴力相關法律的問題上,包括強姦和性侵犯,指導方針強調學生理解這些罪行的關鍵原則至關重要,例如明白什麼是同意,但同時指出「學校在九年級之前不應以任何帶有性暗示的方式教授這些內容」。

指導方針顯示,在必要時對某些話題的教學年齡限制可以有所靈活,以便「迅速應對對學生構成即時安全風險的問題」,但如果計劃提前教授某些內容,必須事先告知家長。

指導方針還提到學生可能會接觸到「性別歧視和厭女的網紅,這可能會使性騷擾和濫用行為被視為正常」。

指導方針指出,教師應當警惕欺凌、同齡人壓力或自尊心低下等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可能使一些男孩更易受到有害網絡內容的影響,並強調「絕對不能」對此進行籠統的概括,學生應能夠識別出積極的男性榜樣,「並理解大多數男孩和年輕男性對待女孩和年輕女性以及彼此都是充滿尊重的」。

賦予家長知情權

教育大臣基根在下議院發言時表示:「現在必須向家長展示教學材料,絕無例外,我們已經明確無誤地表達了這一點。」
指導方針規定,學校至少應向家長展示他們計劃使用的教學資源的代表性樣本,並且學校「應積極回應家長要求查看尚未共享的材料的請求」。

基根表示:「總體而言,這份指南建立在三大核心原則之上。首先,家長有權了解孩子所學的內容。其次,教師的職責是向孩子們傳授事實,而非推廣各類活動團體的主張。最後,學校不應教授性別認同這一存在爭議的問題,這包括性別是一個範圍廣泛的概念。」

在去年3月,首相在聽到兒童可能接觸到「不當」內容的擔憂後,決定提前對學校的法定RSHE指導進行審查。

2023 年,教育部任命了一個獨立小組,為更新的指導方針提供建議。

基根表示,在這個小組對現有的RSHE課程內容進行複查的時候,他們獲得的證據顯示,一些學校的教學內容告訴學生,性別是一個範圍廣泛的概念,是流動的,總共有72種性別,你可以在不同的日子選擇不同的性別。

不過早提及自殺

指導方針說,在討論幸福問題時,應教導年幼兒童如何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在感到孤立或孤獨時尋求幫助的益處,還有欺凌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但指導方針明確,在八年級(12 歲)之前不應直接提及自殺問題。基根說:「自殺這個話題需要敏感而巧妙地處理,不應在學生準備好理解之前討論。」

慈善機構、反對黨擔憂

但教育界領導人和慈善組織對課程中設置年齡限制提出了擔憂,他們認為這可能導致更多孩子轉向網絡了解情況,而不是向值得信賴的教師求助。

英國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NSPCC)強調,必須賦予兒童和青少年識別問題並在必要時尋求幫助的能力。該組織認為保守黨政府的計劃是在「倒退」,「教育是我們預防兒童虐待最有力的工具。」

工黨的影子教育大臣 Catherine McKinnell 對於在制定指導方針時缺乏與學校領導的協商「深切關注」,並表示目前是「兒童性犯罪案件不斷增加的時期」,讓孩子們有能力識別問題至關重要。

還有幾家慈善機構聯合發表聲明表示,缺乏意識是兒童虐待者得以猖獗的土壤。他們強調,性虐待兒童倖存者通常將他們未能揭露虐待的原因歸結為在遭受虐待時無法理解所發生的事情。◇

責任編輯:陳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