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六大“怪吃”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4日訊】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小吃更是極具特色,這是人所共知的。可是你知道嗎,我國有些地方的小吃可稱得上“怪吃”,下面選取六例与讀者朋友共賞。

  西宁化老鼠干

  閩西有風味特色“八大干”,即連城地瓜干、武平豬膽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上杭蘿卜干、永定菜干、宁化辣椒干、長汀豆腐干。其中宁化老鼠干,系立冬后捕得田鼠、山鼠,經剖腹、蒸煮、脫皮,去腸肚后,將肉、肝、心共置于盛有米飯或細糖的熱鍋中熏烤成干。光亮透紅的鼠干味香可口,烹成爆炒地猴等佳肴,為筵上名品。老鼠干也是出口佳品。

  “一片柔腸”与“肝膽相照”

  閩西山區農民宰了年豬,將一副大腸洗淨、瀝干,一片片切入滾沸的油鍋。炸得脆脆的,蘸鹽吃,喚作“一片柔腸”。另將一葉豬肝連膽洗淨,放去半個膽的苦汁,另一半讓它滲入豬肝。然后風干,切成大片,蒸熟,再改刀切小片,供吃。這种入口苦、回味甘的豬肝,喚作“肝膽相照”。

  石子饃

  這种陝西名食,用水面、酵面兩摻,加精鹽、鹼、熟豬油和花椒葉揉勻和成面團,成圓餅。選栗子大小的鵝卵石放入平底鍋燒熱,取出一半,放入面餅,再將另一半燙石子蓋在上面,加蓋,上燙下烙,直至餅熟。雖餅高低不平,但因受熱均勻,不生不焦,味道很好。

  獨頭蒜炖干貝

  用四川獨頭蒜一枚放入盅中,上放五六粒發過洗淨之干貝,高湯炖四五小時,食時棄干貝而食蒜。因蒜多作配料,故此菜的“反客為主”頗有几分新意。据傳,此菜由張大千創制。

  腊橋——鴨尾(屁股)

  將鴨尾風干,蒸熟,切片即食。另外,也可以將五六只鴨尾用竹簽串好,入油鍋汆熟,直至發脆。吃起來更有意趣。

  人造海蜇皮

  白木耳受潮以后,如果在陽光下晒干,便很難再煮爛了。但可以在開水中略煮后,切碎,以蔥姜末加醬油、麻油拌食,澆一點點醋,味道有點儿像海蜇。但這种“人造海蜇”,絕對不會塞牙,也不會咬不動,“無齒之徒”盡可大嚼特嚼。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輔助及替代療法能否抗御癌癥嗎?
饮食调养:高血脂患者保健汤
老人饮食 注意四度
饮食“替身”害处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