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人 人造子宮 芯片人:倫理面對科技衝擊

人氣 1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3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科學技術的發展﹐往往伴隨社會﹑文化的巨大衝擊。睽諸歷史﹐工業革命引發資本主義﹐帶來帝國擴張的戰爭與剝削﹔核分裂的完成﹐帶來「恐怖平衡」及「寂靜春天」的反思。當我們進入2003年﹐面對著克隆人﹑人造子宮﹑芯片植入等生物醫學技術成果的衝擊時﹐人類的社會倫理﹑道德﹑法律卻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尷尬與困惑。在追求生物技術進展的同時﹐人們不禁懷疑﹐赫胥黎筆下的《美麗新世界》是否成真﹖人類會不會反而成為高科技的俘虜﹐喪失了一切的尊嚴與價值呢﹖

克隆人﹕我到底是誰﹖

1997年2月22日世界上第一頭用體細胞克隆的綿羊“多莉”在英國誕生﹐這一事件令全世界矚目。此後﹐科學家們又先後克隆出牛﹑老鼠﹑山羊﹑豬﹑兔子和貓等6種動物。

2002年12月27日﹐法國女科學家布瓦瑟利耶宣佈世界首個克隆嬰兒已經降臨人世。

事實上﹐從克隆技術問世之日起﹐克隆人就一直是人們爭論激烈的話題。克隆技術固然可以在搶救瀕危珍稀物種﹑利用相同基因背景的動物進行醫學研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克隆人對社會倫理道德的衝擊﹐克隆技術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克隆人的生理與心理健康問題﹐都是人類以前從未面對的生物技術挑戰。克隆技術一旦被濫用﹐所導致的各種混亂﹐將使人類無所適從。

科學家們紛紛指出﹐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克隆人胚胎流產或畸變的概率太高了。實驗表明﹐克隆動物的出生率極低﹐以克隆羊多利為例﹐科學家在克隆過程中總共用了277個卵子﹐但只獲得13個胚胎﹐最後只克隆出一個多利。反墮胎組織“生命”的主席杰克‧斯卡爾斯布裡克教授說﹕“在已經克隆成功的動物身上出現了加速衰老的現象﹐因此﹐這個克隆嬰兒即使能出生也無法擁有幸福的﹑甚至是正常的童年生活。”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的克隆技術已經證實存在著許多缺陷﹐成功率很低﹐被克隆的后代常常出現死亡或畸形﹑癌症﹑早衰等多種身體異常狀況。近年來﹐通過克隆鼠和其他動物證明﹐克隆動物存在著大量異常現象﹐如肥胖﹑肺炎﹑肝臟衰弱和夭折等。此外﹐由於與體細胞提供者的遺傳基因完全相同﹐克隆人必然會繼承前者的遺傳病史。

從倫理道德角度看﹐克隆人將對現有的家庭﹑婚姻﹑情感等社會基本準則帶來根本性的衝擊。即便克隆人發育正常﹐他(她)們與被複製者能否算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還是擁有相同的身份定位﹐分享生活﹑榮譽﹑財產或共同承擔犯罪過錯﹖克隆人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會被看做異類而遭受歧視﹖

人造子宮﹕沒有女人﹐人類照樣傳宗接代﹖

2002年初﹐美國研究人員宣稱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子宮﹐為人體胚胎在母體外生長髮育創造了可能。繼克隆技術後﹐人類的自然繁殖功能面臨又一次重大挑戰。

英國《觀察家報》報導﹐科學家們已經利用女人子宮內膜細胞製成子宮模型﹐將胎兒胚胎成功移植到人工子宮的內壁﹐讓其開始生長。由於新的子宮是用母體本身細胞製成的﹐所以不會存在排異反應。但是﹐這項試驗必須中斷幾天﹐以便等待“體外受精聯合胚胎移植技術”(IVF)獲得有關規定的通過。

人造子宮一旦研製成功﹐就會意味著﹐將來即使沒有女人﹐人類照樣傳宗接代。人造子宮可以使人類繁衍的過程從根本上改變﹐導致性與生殖從根本上分離﹐男女兩性結合目的何在﹖家庭的基礎會不會動搖﹖

如果說克隆人的誕生仍需要母親十月懷胎﹐而“人造子宮”技術將打破人類繁殖后代的男女性別分工﹐省略母親親自孕育生命的過程。人們擔心﹐在人造子宮裡生長起來的嬰兒無法像正常嬰兒一樣與母親進行感情交流並形成親密的關係﹐這可能會對其心理﹑智力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

更有甚者﹐如果將人造子宮與克隆技術相結合﹐那麼﹐人類生殖的全過程將大為簡化。只要從任何男人或女人身上取下一個體細胞克隆成人類胚胎﹐再放到人造子宮裡孕育就可以了。母親居然變得可有可無﹐嬰兒的孕育誕生會像訂購商品一樣簡單輕鬆。

芯片人﹕半人半機器﹖

大家也許都還記得電影《黑客帝國》中男主角體內被植入微型芯片的情節﹐現在這種只有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情節已經開始上演。2002年5月10日﹐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家庭3名成員﹐雅各布斯夫婦和他們14歲的兒子分別在體內植入包含著身份認證和藥物治療史信息的米粒大小的計算機芯片“VeriChip”﹐成為首批“芯片人”。VeriChip由位於佛羅裡達州的Applied Digital Solution公司生產﹐這種米粒狀IC長12mm﹐上面記錄著各種醫療資料。

儘管設計生產該芯片的美國公司稱﹐人體內植入芯片在急診和安全認證等領域將會非常有用﹐芯片中包含的醫療資料﹐對早老性痴獃症患者等無法自己提供有關信息的人﹐將尤其具有價值。但這一消息仍引發了人們對隱私的擔心。如果人人體內都有這種芯片﹐那麼人類還有什麼隱私可言﹖這種芯片一旦被犯罪集團利用來對芯片攜帶者的行蹤進行監控﹐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人質疑﹐如果高科技繼續向這樣的方向發展下去﹐也許有一天﹐人的記憶也將可以用芯片儲存的數據來代替﹐那麼人類固有的能力恐怕就只剩下“思考能力”了。美國未來研究學會的專家保羅‧薩福推測﹐照現在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很難說我們有一天不會變成半人半機器的“機器人”。

人畜細胞融合: 半人半畜?

2002年11月13日在紐約科學學會所召開了一場科學會議,生物學家針對人類胚胎干細胞實驗可能涉及製造出人鼠混種一事﹐展開激烈辯論。這項干細胞實驗的目的在於測試各系人類胚胎干細胞治療特定疾病的品質與適用性。部份生物學家認為﹐最佳的測試方法是進行活體動物實驗。不過﹐基於道德考量﹐此一實驗無法在人類身上進行﹔但若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則該實驗中所誕生的老鼠﹐就會變成是具有人鼠細胞混合體的變種怪物。儘管此一有機生物可能仍是老鼠﹐只不過具有人類細胞﹐但實驗的結果仍難事先預料。

洛杉磯時報2002年5月12日報導,紐約醫學院教授紐曼將其半人半鼠生物的構想和實驗計劃向美國聯邦專利局申請專利。以往﹐人們在實驗室中都是用小白鼠進行藥物試驗的。但老鼠畢竟不是人﹐其試驗效果不能完全等同于人體試驗。生物基因技術的發明使科學家想到了人鼠兩者的結合。紐約醫學院教授斯塔爾特‧紐曼在10年前就提出了製造“人鼠”的設想﹐即將老鼠的胚胎細胞注射到人的胚胎裡﹐或把人的胚胎細胞注射到老鼠的胚胎裡﹐製造出兼具人和老鼠細胞特性的生物。給這些“人鼠”注射某種人類疾病的蛋白質時﹐它的體內就會產生對抗這種疾病的抗體﹐利用這種抗體可以加快新藥的研製並製造出不受人體免疫系統排斥的新藥。

中國大陸中山醫科大學陳系古教授等2001年1月以來先後使用“核移植”技術將人類皮膚細胞核移植到家兔卵母細胞中﹐經過2000多次實驗﹐克隆出100多個人類胚胎﹐其中部份發育到“桑葚胚”階段。這些“桑葚胚”經過調整溫度和培養液的成份後﹐可繼續發育成“囊胚”﹐從中分離出胚胎干細胞﹐在體外誘導成人類所需的各種組織細胞﹐如神經細胞﹑胰腺細胞﹑造血細胞﹑肝細胞﹑心肌細胞等﹐進而克隆出人體全身所有的200多種組織和器官。這一在治療性克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公佈後立刻遭到許多專家的質疑,專家們認為該成果褻瀆了人類尊嚴﹐是對生命倫理的“突襲”。 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某些目前未知的兔子疾病將傳染給人類﹐就像艾滋病病毒可能是從非洲猩猩而來﹔二﹑儘管中山醫科大學把胚胎用于治療性克隆研究﹐但萬一被居心叵測者植入人類子宮﹐就可能產生一個人兔雜交種﹐這完全是褻瀆人類尊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克隆人可能導致种族清洗
意大利醫生聲稱下個月將有數名克隆嬰儿問世
"克隆人熱"中的冷觀察:生殖性克隆技術尚不成熟
意大利一醫生稱首個克隆人將於年底出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