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人 人造子宫 芯片人:伦理面对科技冲击

人气 1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3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伴随社会﹑文化的巨大冲击。睽诸历史﹐工业革命引发资本主义﹐带来帝国扩张的战争与剥削﹔核分裂的完成﹐带来“恐怖平衡”及“寂静春天”的反思。当我们进入2003年﹐面对着克隆人﹑人造子宫﹑芯片植入等生物医学技术成果的冲击时﹐人类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却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困惑。在追求生物技术进展的同时﹐人们不禁怀疑﹐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是否成真﹖人类会不会反而成为高科技的俘虏﹐丧失了一切的尊严与价值呢﹖

克隆人﹕我到底是谁﹖

1997年2月22日世界上第一头用体细胞克隆的绵羊“多莉”在英国诞生﹐这一事件令全世界瞩目。此后﹐科学家们又先后克隆出牛﹑老鼠﹑山羊﹑猪﹑兔子和猫等6种动物。

2002年12月27日﹐法国女科学家布瓦瑟利耶宣布世界首个克隆婴儿已经降临人世。

事实上﹐从克隆技术问世之日起﹐克隆人就一直是人们争论激烈的话题。克隆技术固然可以在抢救濒危珍稀物种﹑利用相同基因背景的动物进行医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克隆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克隆技术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克隆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问题﹐都是人类以前从未面对的生物技术挑战。克隆技术一旦被滥用﹐所导致的各种混乱﹐将使人类无所适从。

科学家们纷纷指出﹐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克隆人胚胎流产或畸变的概率太高了。实验表明﹐克隆动物的出生率极低﹐以克隆羊多利为例﹐科学家在克隆过程中总共用了277个卵子﹐但只获得13个胚胎﹐最后只克隆出一个多利。反堕胎组织“生命”的主席杰克‧斯卡尔斯布里克教授说﹕“在已经克隆成功的动物身上出现了加速衰老的现象﹐因此﹐这个克隆婴儿即使能出生也无法拥有幸福的﹑甚至是正常的童年生活。”

从技术角度看﹐目前的克隆技术已经证实存在着许多缺陷﹐成功率很低﹐被克隆的后代常常出现死亡或畸形﹑癌症﹑早衰等多种身体异常状况。近年来﹐通过克隆鼠和其他动物证明﹐克隆动物存在着大量异常现象﹐如肥胖﹑肺炎﹑肝脏衰弱和夭折等。此外﹐由于与体细胞提供者的遗传基因完全相同﹐克隆人必然会继承前者的遗传病史。

从伦理道德角度看﹐克隆人将对现有的家庭﹑婚姻﹑情感等社会基本准则带来根本性的冲击。即便克隆人发育正常﹐他(她)们与被复制者能否算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还是拥有相同的身份定位﹐分享生活﹑荣誉﹑财产或共同承担犯罪过错﹖克隆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会被看做异类而遭受歧视﹖

人造子宫﹕没有女人﹐人类照样传宗接代﹖

2002年初﹐美国研究人员宣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子宫﹐为人体胚胎在母体外生长发育创造了可能。继克隆技术后﹐人类的自然繁殖功能面临又一次重大挑战。

英国《观察家报》报导﹐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女人子宫内膜细胞制成子宫模型﹐将胎儿胚胎成功移植到人工子宫的内壁﹐让其开始生长。由于新的子宫是用母体本身细胞制成的﹐所以不会存在排异反应。但是﹐这项试验必须中断几天﹐以便等待“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获得有关规定的通过。

人造子宫一旦研制成功﹐就会意味着﹐将来即使没有女人﹐人类照样传宗接代。人造子宫可以使人类繁衍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导致性与生殖从根本上分离﹐男女两性结合目的何在﹖家庭的基础会不会动摇﹖

如果说克隆人的诞生仍需要母亲十月怀胎﹐而“人造子宫”技术将打破人类繁殖后代的男女性别分工﹐省略母亲亲自孕育生命的过程。人们担心﹐在人造子宫里生长起来的婴儿无法像正常婴儿一样与母亲进行感情交流并形成亲密的关系﹐这可能会对其心理﹑智力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更有甚者﹐如果将人造子宫与克隆技术相结合﹐那么﹐人类生殖的全过程将大为简化。只要从任何男人或女人身上取下一个体细胞克隆成人类胚胎﹐再放到人造子宫里孕育就可以了。母亲居然变得可有可无﹐婴儿的孕育诞生会像订购商品一样简单轻松。

芯片人﹕半人半机器﹖

大家也许都还记得电影《黑客帝国》中男主角体内被植入微型芯片的情节﹐现在这种只有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情节已经开始上演。2002年5月10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庭3名成员﹐雅各布斯夫妇和他们14岁的儿子分别在体内植入包含着身份认证和药物治疗史信息的米粒大小的计算机芯片“VeriChip”﹐成为首批“芯片人”。VeriChip由位于佛罗里达州的Applied Digital Solution公司生产﹐这种米粒状IC长12mm﹐上面记录着各种医疗资料。

尽管设计生产该芯片的美国公司称﹐人体内植入芯片在急诊和安全认证等领域将会非常有用﹐芯片中包含的医疗资料﹐对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等无法自己提供有关信息的人﹐将尤其具有价值。但这一消息仍引发了人们对隐私的担心。如果人人体内都有这种芯片﹐那么人类还有什么隐私可言﹖这种芯片一旦被犯罪集团利用来对芯片携带者的行踪进行监控﹐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人质疑﹐如果高科技继续向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也许有一天﹐人的记忆也将可以用芯片储存的数据来代替﹐那么人类固有的能力恐怕就只剩下“思考能力”了。美国未来研究学会的专家保罗‧萨福推测﹐照现在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很难说我们有一天不会变成半人半机器的“机器人”。

人畜细胞融合: 半人半畜?

2002年11月13日在纽约科学学会所召开了一场科学会议,生物学家针对人类胚胎干细胞实验可能涉及制造出人鼠混种一事﹐展开激烈辩论。这项干细胞实验的目的在于测试各系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特定疾病的品质与适用性。部分生物学家认为﹐最佳的测试方法是进行活体动物实验。不过﹐基于道德考量﹐此一实验无法在人类身上进行﹔但若在老鼠身上进行实验﹐则该实验中所诞生的老鼠﹐就会变成是具有人鼠细胞混合体的变种怪物。尽管此一有机生物可能仍是老鼠﹐只不过具有人类细胞﹐但实验的结果仍难事先预料。

洛杉矶时报2002年5月12日报导,纽约医学院教授纽曼将其半人半鼠生物的构想和实验计划向美国联邦专利局申请专利。以往﹐人们在实验室中都是用小白鼠进行药物试验的。但老鼠毕竟不是人﹐其试验效果不能完全等同于人体试验。生物基因技术的发明使科学家想到了人鼠两者的结合。纽约医学院教授斯塔尔特‧纽曼在10年前就提出了制造“人鼠”的设想﹐即将老鼠的胚胎细胞注射到人的胚胎里﹐或把人的胚胎细胞注射到老鼠的胚胎里﹐制造出兼具人和老鼠细胞特性的生物。给这些“人鼠”注射某种人类疾病的蛋白质时﹐它的体内就会产生对抗这种疾病的抗体﹐利用这种抗体可以加快新药的研制并制造出不受人体免疫系统排斥的新药。

中国大陆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2001年1月以来先后使用“核移植”技术将人类皮肤细胞核移植到家兔卵母细胞中﹐经过2000多次实验﹐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其中部分发育到“桑葚胚”阶段。这些“桑葚胚”经过调整温度和培养液的成分后﹐可继续发育成“囊胚”﹐从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诱导成人类所需的各种组织细胞﹐如神经细胞﹑胰腺细胞﹑造血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等﹐进而克隆出人体全身所有的200多种组织和器官。这一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公布后立刻遭到许多专家的质疑,专家们认为该成果亵渎了人类尊严﹐是对生命伦理的“突袭”。 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某些目前未知的兔子疾病将传染给人类﹐就像艾滋病病毒可能是从非洲猩猩而来﹔二﹑尽管中山医科大学把胚胎用于治疗性克隆研究﹐但万一被居心叵测者植入人类子宫﹐就可能产生一个人兔杂交种﹐这完全是亵渎人类尊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克隆人可能导致种族清洗
意大利医生声称下个月将有数名克隆婴儿问世
"克隆人热"中的冷观察:生殖性克隆技术尚不成熟
意大利一医生称首个克隆人将于年底出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