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報導系列(二)產業化能否挽救文化?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訊】亞洲時報曾慧燕10月8日報導﹐中國官方《瞭望》周刊發表文章,一連指出中國在國有經濟、金融體制、投融資體制、”三農”問題、行政體制、社保改革、市場體系、教育體制、科技體制、文化體制以及分配制度等方面的障礙。在談及文化體制問題時,文章列舉了數個主要弊端:”中國的文化體制無論是在宏觀管理體制上,還是在微觀運行機制上,抑或是在文化市場體系上,都存在著一系列的體制性障礙……”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反映人民生活火平高低的恩格爾係數﹝食物佔個人支出比例﹞平均降到0.5以下,城市更降至0.4以下,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因此迅速增長。然而,中國在文化發展的困難在於,國家的文化資源大量閒置,未能利用資源盡力發展文化事業;另一方面,國內高水平的文化產品數目不多,在國外文化產品大量湧入的程況下,中國的文化事業只能處於捱打位置;國家的文化體制未完善,使地方文化事業各自為政,也使全國的文化事業未能融合起來,加強競爭。

文章指出,中國雖已初步實現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然而在很多方面、包括管文化、辦文化方面,仍習慣以計劃經濟的手段處理,政企、政事、管辦不分,結果是宏觀管理體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改革。現今中國文化市場競爭劇烈,然而國辦文化單位因被政府包攬經營,還沒有意識到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遊戲規則,更遑論進入市場。這些文化單位欠缺活力、競爭力,局限了文化發展。

另一方面,國內地區文化事業各自為政,地方政府採保護政策,也令國內文化事業競爭力下降。舉例來說,上海和浙江號稱國內經濟市場化程度最高,但兩地的衛星電視至今卻仍然互不落地,凸顯了兩地文化市場的條塊分割、相互封鎖。加上國內盜版猖獗,知識產權屢受侵犯,已經一再引起跨國官司,更被國外攻擊中國不遵守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

胡錦濤今年中提出”文化產業”一詞,跟從前的”文化事業”有明顯區分。中國向來的”文化事業”,實際上是非純行政行為的類政府行為。文化事業如宣傳、教育﹝尤指高校教育﹞、文藝等均跟隨黨的路線,不受市場規範。胡錦濤所說的”文化產業”,其實是指這些從前不受市場影響的文化單位要走出象牙塔,全面投入市場。從今年年中開始,政府規定中央一報一刊,各省亦只能擁有一報一刊,地級市一報,其他報刊將不再享有黨津貼,意味著他們必須轉為市場主導,不被市場接納的報刊會被淘汰。

胡錦濤提出”文化產業”概念,希望解決國內文化發展的障礙。然而,中國面對的文化事業發展問題,並不單源於體制上的不健全。文化事業面對重重難關,必須進行體制改革,銳氣引進市場文化產品競爭,才能提高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地方主義必須讓路,不能再劃地為牢,只顧保護地區的文化單位而忽略全國文化事業的融和及競爭。惟有加強中國內部文化事業的競爭力,才能令其在面對大量湧入的外國文化產品的衝擊時,不致一敗塗地。

創作自由對文化事業發展影響深遠,然而中國在此的難題文章卻並未觸及。由於政治文題,很多被官方視為敏感的資料和題材創作者均不能觸及,變相扼殺了創作自由。官方設立多重不能挑戰的禁區,也影響了文化創作。如果現今的言論,出版等自由不開放底線的話,相信國內文化產品要達國際水平仍有一定困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拼經濟但怯於政治改革
瀟湘浪人:寫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
凌鋒:胡錦濤又出招,依靠中委會對付老江
中共對台政策更趨陰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