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老菸廠 揭開神秘面紗

人氣 24
標籤:

【大紀元10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肇麟╱花蓮報導.攝影

秋高氣爽的十月來到台灣花蓮縣吉安鄉,可以探訪舊菸廠、漫步新興花園,從欣賞石雕藝術到遍嘗原住民食物,在這塊上天造就的好水好地,感染一種與大地共存共榮的原生活力。

  台灣花蓮菸廠位於吉安鄉中山路上,廠區比鄰吉安車站,與鐵道只有一牆之隔。菸廠過去是由公賣局經營管理,戒備有如軍營一樣森嚴。現在進大門右側的一座圓形崗哨,還可以看到牆上有一道開口,這正是過去菸廠的駐衛人員架槍的地方,可見當時管制有多嚴格。

 據老員工表示,以前在非上下班時間進出廠區都必須簽報,任何人離開時都得確認沒有夾帶香菸,一般民眾更是無法一探究竟。西元二○○○年花蓮菸廠與屏東菸廠合併後,廠務和生產作業也全數轉移到屏東,花蓮廠區整個閒置下來,只見日治時期所建造的廠房倉庫日漸隱沒在荒煙蔓草間。

 十月份舉辦的二○○三年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便選定花蓮菸廠作為活動地點,揭開了這塊禁區的神秘面紗,不只讓外地人得以發掘吉安的產業人文舊貌,也讓當地居民終於有機會拜訪這個陌生的老厝邊。

漸漸淡去的「菸味」:花蓮菸廠看石雕
 走入花蓮菸廠,左手邊就是一連五棟的倉庫,前三座為木造建築,一見到深褐色的木板外牆上,開著漆成藍綠色的百葉窗櫺,樸實的質感,讓人彷彿回到往日時光。

 石雕季活動中,這五座倉庫會分別改成「義大利風情館」,展出受邀的義籍石雕家作品,「林聰惠紀念館」展出花蓮在地石雕家林聰惠生前創作的石雕,以及「石石刻刻館」,展出目前花蓮縣石雕協會的會員作品。在紀念館和石石刻刻館之間的空間,則是提供民眾體驗石材製作手工藝品的「石頭族樂園」。至於最裡面的兩座倉庫,會改成展出石材的花器和奇石、美石的洄瀾石采館和居家生活石材應用館。

 菸廠中木造建築的一大特色就是兩側外牆的「尾翼」。支撐柱從內部的梁下延伸斜切到牆外,固定在水泥底座上,柱子與外牆間再用木板層層包被修飾,形成一道道帶有弧線的三角形木牆,不僅加強了結構強度,也為建築物的外觀增添了視覺上的律動感。
 值得注意的是,廠區所有木造建築的牆面,都是由「竹筋混泥土」築成的,就是把長竹片編成支架,兩側再填補上泥土而三棟木造倉庫中的第二、三座,從柱子到橫梁桁架全是原木構成,一走入,檜木的氣味撲鼻而來。

 另外,原來的菸葉加工廠,廠房不但內部挑高,還占地七百坪,不難想像當初菸業蓬勃發展的全盛景況。在石雕季活動期間,會設置「文化市集」,展售原住民手工藝品,和地方美食、農特產等上百個攤位。菸葉的加工廠,廠房改成「洄瀾鄉遊藝鋪」,展示泰雅族編織、漂流木等地方藝術創作。過去的辦公室則改成「石藝嘉年華」的場地,這裡展示花蓮特有的玫瑰石和東海岸玉石。

 至於石雕季還有一項「E化石雕創作營」,是唯一一項不用到花蓮、也看得到石雕季內容的活動。主辦單位在菸廠最內側的空地上,搭起草棚,作為國內外十位石雕家的現場創作場地。在一個月的活動期間,現場會架設攝影機,全天候將石雕家的創作情形,同步在網站上播出。不過既然已經來到現場,何妨去捧個人場,給藝術工作者們最直接的鼓勵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  今天完成兩例骨髓捐贈
二○○三中正盃帆船錦標賽在花蓮揭幕
IDF掛載雄二飛彈 台灣近日首度試射
IDF掛載雄二飛彈 近日首度試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