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壽山石雕名藝人

曉晨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訊】壽山,位於福州市北郊,出產質地溫潤,色彩豐富,晶瑩剔透的壽山石,壽山石雕就取材於壽山石,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了。自南北朝起,就有了壽山石文化,「壽山石豬」就是從福州出土,是南朝隨葬品。到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福建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壽山石雕藝人,潘玉茂和林謙培就是其中之一。

潘玉茂
  
潘玉茂清代同治、光緒間福建壽山石雕名藝人。小名和尚。福建候官縣人。居福州西郊鳳尾鄉。善刻印紐。在繼續楊璇、周彬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和弟弟玉林、玉泉,共同創立了壽山石雕「西門流派」的藝術風格,被尊為西門派鼻祖。西門派主要分佈在福州西門總督後一帶,以刻製圖章為主。潘玉茂喜作深刀雕刻,刀法簡練,以尖、圓、推、半圓推刀綜合運用,線條垂直勻稱,寧靜端莊。擅雕印紐、博古、薄意及開絲、雕邊等,均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林謙培
  
林謙培清代同治、光緒間福建壽山石雕藝人。字繼梅。福建候官縣人。擅雕刻印紐、博古及圓雕人物,海獸尤為專長。喜以神話、仙佛作題材,具北魏遺風。人物體型微胖,頭大身短,衣褶流暢簡練,飾以線刻錦紋,鬚髮開絲染墨,畫眉點睛,刀路清晰,捲曲紋理,有條不紊,備極傳神。在繼承楊璇、周彬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和弟子林元珠開創了壽山石雕「東門流派」藝術風格。林謙培被尊為「東門流派」鼻祖。東門派主要分佈在福州東郊,都採石之自然形態雕作人物。晚年積平生得意之作,拓描成譜。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石雕季逛到下午,可得記得預留一點時間,好前往全台聞名的吉安黃昏市場。出了吉安菸廠向左走,沿著中山路步行約十分鐘,一過中華路就是了。
  • 秋高氣爽的十月來到台灣花蓮縣吉安鄉,可以探訪舊菸廠、漫步新興花園,從欣賞石雕藝術到遍嘗原住民食物,在這塊上天造就的好水好地,感染一種與大地共存共榮的原生活力。
  • 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今起連續三天舉行「壽山石雕專場拍賣」,吸引眾多收藏家前往尋寶。據中新社報導,兩百六十一件福建壽山石雕拍賣品,估計總值為兩千多萬元人民幣,其中一件極品「田黃秋韻」,市值達八百多萬元人民幣。
  • 具有徽派風格的磚雕、石雕、木雕、竹雕四種民間雕刻工藝的簡稱。徽派「四雕」以歙縣、黟縣、婺源縣最為典型,保存也相對較好。主要用於民居、祠堂、廟宇、園林等建築的裝飾,以及古式傢俱、屏聯、筆筒、果盤等工藝雕刻。「四雕」的歷史源於宋代,至明清而達極盛。明代雕刻粗礦、古樸,一般只有平雕和淺浮雕,藉助於線條造型,而缺乏透視變化,但強調對稱,富於裝飾趣味。清代雕刻細膩蘩復,構圖、佈局吸收了新安畫派的表現手法,講究藝術美,多用深浮雕和圓雕,提倡鏤空效果,有的鏤空層次多達十餘層,亭台樓謝,樹本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蟲魚集於同一畫面,玲現剔透,錯落有緻,層次分明,栩栩如生,顯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藝術才能。
  • 西元9-12世紀柬埔寨吳哥王朝在叢林中創建了輝煌璀燦的“吳哥窟”令人歎爲觀止的造形結構和石雕工藝,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瑪哈陵等,被列爲世界七大古迹之一。 而這些古廟沒有石灰水泥、沒有釘子也沒有梁柱這樣神奇的建築,真令人難以相信目前落後貧窮的柬埔寨祖先有這麽高度的文明。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評論